2015年盛夏,深圳的阳光烈得晃眼,公益组织办公室的空调嗡嗡运转,却压不住空气里的喜悦——“星光讲堂”第十期刚结束,后台就涌来上百条留言,甘肃的赵晓燕说“这次期末考进了年级前十”,云南的周小燕说“英语终于及格了”,一条条带着稚气的文字,像夏日里的冰镇西瓜,甜得人心尖发颤。
林晚星刚把孩子们的好消息整理成表格,收发室的老张就顶着一头汗跑进来,手里举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边角被磨得有些毛糙,上面贴着一张泛黄的邮票,收件地址写得工工整整:“深圳市xx区xx公益组织 林晚星老师收”,落款是“青川乡小学 小雅”。
“晚星啊,你的信,看地址像是从偏远乡村寄来的,走了不少日子吧?”老张把信封递过来,“上面还画了小太阳,这孩子真有心。”
林晚星接过信封,指尖触到粗糙的纸页,心里突然泛起一阵熟悉的悸动。她认得这个字迹——去年冬天,小雅在“星光互助群”里分享学习笔记,就是这样一笔一画,带着点用力过猛的认真。信封正面,果然画着一个歪歪扭扭的小太阳,旁边用铅笔写着“祝林老师天天开心”,笔画里满是孩子气的真诚。
“谢谢张叔,这是我资助的孩子寄来的。”林晚星笑着道谢,指尖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生怕弄坏里面的东西。信封里没装信纸,只有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展开一看,竟是一张县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红色的印章在纸上格外醒目,“青川县第一中学 录取学生:小雅”的字样,像一束光,瞬间照亮了她的眼睛。
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的边角,被人用透明胶带仔细粘过,显然是怕邮寄过程中损坏。旁边还夹着一张小纸条,是小雅的笔迹:“林老师,我考上县重点高中啦!分数线是586分,我考了598分,全班第一!这张是复印件,原件我要好好珍藏,等您下次来青川乡,我拿给您看!”
纸条下面,还写着几行密密麻麻的字,像是怕遗漏什么:“林老师,您还记得去年您跟我说‘读书能看到更远的世界’吗?我一直记在笔记本上,每天早读前都读一遍。这次中考前,我有点紧张,就把您发表的《掌心的刺》放在书包里,累了就看几页,想起您当年那么难都没放弃,我就有勇气了。”
林晚星握着纸条,眼眶一下子就热了。她想起2013年第一次去青川乡小学的情景——土坯墙教室里,小雅坐在最后一排,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手里攥着半截铅笔,头埋得低低的,眼神里满是怯生生的光。那时候校长说,小雅的父亲在工地摔断了腿,母亲要养三个孩子,已经打算让她读完小学就去打工。
谁能想到,短短两年,这个曾经差点辍学的女孩,不仅坚持读完了初中,还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林晚星仿佛能看到小雅收到录取通知书时的样子——或许是在村口的小卖部,接到邮递员的电话,一路跑着回家,举着通知书跟父母大喊“我考上啦”;或许是在灯下,小心翼翼地把通知书复印,又一笔一画地写纸条,想着要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那个改变她命运的人。
“晚星,怎么了?是不是有好消息?”李姐端着一杯冰咖啡走过来,看到她红着眼眶,又看了看桌上的录取通知书,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小雅寄来的?她考上高中了?”
“嗯,县重点高中!”林晚星笑着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你看,她考了598分,比分数线高12分,全班第一!”
李姐凑过来,看着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也跟着笑起来:“这孩子真争气!咱们没白帮她,‘星光讲堂’没白开,你写的文章也没白发表。你看,这就是咱们做公益的意义啊——帮一个孩子,就是帮她点亮一辈子的路。”
办公室里的同事们听说小雅考上了县重点高中,都围过来看。小陈拿着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兴奋地说:“晚星姐,这可是大好事!咱们得把这个好消息分享到‘星光讲堂’的公众号上,让更多孩子知道,坚持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
“对,还要告诉合作的企业和志愿者,让他们也高兴高兴!”负责对接赞助的同事也说,“上次那家儿童用品公司的总监还问起小雅的情况,说这孩子有韧劲,现在看到她考上重点高中,肯定更愿意支持咱们的助学计划了。”
林晚星点点头,心里满是欣慰。她拿起手机,先给江哲发了条消息,附上录取通知书复印件的照片:“老公,小雅考上县重点高中了,考了598分,全班第一!”
没过多久,江哲就回复了,还发了个欢呼的表情包:“太好了!这孩子真厉害!晚上咱们出去吃顿好的,庆祝一下!对了,妈昨天还问起小雅,说‘那个爱读书的姑娘怎么样了’,我把好消息告诉她,她肯定也高兴。”
看到“妈”这个字,林晚星心里又暖了几分。自从去年王秀兰生病道歉后,江哲就跟着她一起喊“妈”,每次打电话,王秀兰都会问起小雅的情况,还说“等小雅考上高中,我给她织件毛衣”。现在小雅真的考上了,她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家。
林晚星先给林建国打了电话,刚说完小雅考上县重点高中,电话那头就传来林建国的笑声:“好啊!这姑娘有出息!你妈要是知道了,肯定得高兴坏了,她前几天还跟我念叨,说要给小雅织件新毛衣,让她冬天穿。”
挂了林建国的电话,林晚星又给王秀兰打了过去。王秀兰听说小雅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声音一下子提高了不少:“真的?小雅这孩子真厉害!我就知道她能行!晚星啊,你可得好好鼓励她,让她在高中继续努力,将来考上好大学!”
“妈,我知道,我已经给小雅准备了礼物,打算寄点文具和课外书过去。”林晚星笑着说,“您要是想给小雅织毛衣,我把她的尺码告诉您。”
“好啊好啊,你赶紧告诉我,我这就去买毛线。”王秀兰的声音里满是期待,“我要织件红色的,喜庆,也让小雅知道,咱们都为她高兴。”
挂了电话,林晚星看着桌上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她想给小雅打个电话,亲口跟她说声“恭喜”。她翻出“星光互助群”的通讯录,找到小雅的电话,指尖悬在拨号键上,却又有些犹豫——现在是下午,说不定小雅正在帮家里干农活,或者在预习高中的课程,会不会打扰到她?
正犹豫着,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小雅”。林晚星赶紧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小雅清脆的声音,带着点抑制不住的兴奋:“林老师,您收到我的信了吗?我考上县重点高中啦!”
“收到了,小雅,恭喜你!”林晚星的声音也跟着轻快起来,“你太厉害了,考了598分,比分数线高12分,全班第一,老师真为你高兴!”
“谢谢林老师!”小雅的声音里带着哭腔,“要是没有您的助学金,没有‘星光讲堂’,我早就去打工了。上次陈雪老师讲她考大学的故事,我特别感动,就想着我也要像她一样,考上好高中,再考上好大学,回来教村里的孩子。”
林晚星听着,心里满是感慨。她想起陈雪在“星光讲堂”上说的话:“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农村,而是为了有能力回来,帮助更多像你们一样的人。”现在,小雅也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这比任何成绩都让她欣慰。
“小雅,你有这样的想法,老师特别开心。”林晚星轻声说,“高中的学习会比初中更难,你要是遇到困难,随时可以给我打电话,也可以在‘星光互助群’里跟大家交流。我还会帮你联系高中的志愿者,让他们给你辅导功课,你放心,老师会一直支持你的。”
“嗯,我知道,林老师。”小雅的声音稳定了些,“我已经跟村里的莉莉约好了,开学后一起去学校,我们还要一起考大学。莉莉也考上高中了,虽然不是重点高中,但她也很努力,说以后要跟我一起做公益,帮助更多像我们一样的女生。”
林晚星心里一暖。她想起莉莉——那个曾经因为家里穷,差点辍学的女孩,现在也考上了高中,还跟小雅一起立下了做公益的志向。这就是“星光讲堂”和助学计划的意义吧——不仅帮助一个孩子,还能让这份善意传递下去,像蒲公英的种子,飘到更多地方,开出更多希望的花。
挂了电话,林晚星立刻召集团队开了会,把小雅的好消息告诉大家,还制定了新的帮扶计划:给小雅和莉莉寄去高中所需的文具、课外书和助学金;联系青川县第一中学的志愿者,为小雅提供一对一的学习辅导;在“星光讲堂”的下一期讲座中,邀请小雅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鼓励更多乡村女生坚持读书。
同事们都特别支持,小陈说:“我这就去采购文具,要选最好的笔记本和钢笔,让小雅知道咱们都为她骄傲。”负责对接志愿者的同事也说:“我明天就联系青川县第一中学的志愿者协会,尽快给小雅安排辅导老师。”
下午,林晚星带着念念去书店,给小雅和莉莉挑选课外书。念念抱着一本《小王子》,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要把这本书送给小雅姐姐,让她知道,只要有梦想,就能看到星星。”
林晚星笑着点头,又选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几本书,都是她当年在电子厂宿舍里反复读过的,她希望这些书能给小雅和莉莉力量,让她们在遇到困难时,能想起书中那些不屈不挠的人物。
回到家,江哲已经下班了,手里提着一个崭新的书包,书包上印着“努力加油”的字样。“我今天路过文具店,看到这个书包,觉得特别适合小雅,就买下来了。”江哲笑着说,“里面还放了几本高中的辅导资料,是我托朋友找的,都是重点高中老师推荐的。”
林晚星靠在江哲肩上,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小雅能有今天的成绩,不仅是她一个人的努力,还有公益团队的支持、志愿者的帮助,以及身边每一个关心她的人。这份沉甸甸的爱,像一束束微光,汇聚成了照亮小雅求学路的星河。
第二天,林晚星把文具、课外书、辅导资料和新书包打包好,寄往青川乡小雅家。包裹里,她还放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雅,恭喜你考上县重点高中!高中是新的开始,会有挑战,也会有收获。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老师和‘星光讲堂’的所有人,都会是你最坚实的后盾。期待你三年后考上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
一周后,林晚星收到了小雅的回信。小雅在信里说,包裹已经收到了,新书包特别好看,她舍不得用,要等到开学那天再背;课外书她已经开始看了,《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让她想起自己的经历,也让她更坚定了读书的决心。
信的最后,小雅画了一幅画:画里有一栋红色的高中教学楼,楼前站着两个扎马尾的女孩,一个是她,一个是莉莉,她们手里都拿着书本,天空上画着两个小太阳,旁边写着“小雅和莉莉的梦想”,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谢谢林老师,谢谢‘星光讲堂’,是你们让我们的梦想有了翅膀。”
林晚星握着信,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她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深圳,阳光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办公桌上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上,也落在“乡村女童助学计划”的名单上。名单上,已经有23个女孩被高中录取,还有5个女孩正在准备中考,她们的名字后面,都画着一个小小的太阳,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正在慢慢发芽。
江哲下班回家,看到林晚星坐在沙发上看信,便走过去坐在她身边,轻轻揉了揉她的肩膀:“又在看小雅的信?”
林晚星点点头,把信递给江哲:“你看,小雅和莉莉都有梦想,她们想考上大学,回来教村里的孩子。咱们做的事,真的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江哲接过信,看完后把林晚星搂进怀里:“老婆,你真棒。你不仅自己从苦难里走了出来,还带着这么多孩子一起走向光明。以后,我会一直支持你,咱们一起把‘星光讲堂’和助学计划做得更好,帮更多孩子实现梦想。”
林晚星靠在江哲的怀里,心里满是温暖。她知道,小雅的好消息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像小雅一样的乡村女生,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通过“星光讲堂”看到更远的世界。而她和她的团队,会一直带着这份初心,在乡村女童教育的路上走下去,用微光聚成星河,照亮孩子们的求学路,也照亮她们充满希望的未来。
那天晚上,林晚星在“星光讲堂”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小雅的录取通知书:一束光,照亮更多路》的文章,附上了小雅的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和画作。文章很快就被转发了上千次,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看到小雅的故事,我也想加入公益,帮助乡村女生”“原来我们的一点帮助,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林晚星看着这些留言,心里满是感慨。她想起自己15岁那年,躲在柴房里捡烧焦的课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可现在,她不仅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还能帮助更多像当年一样的孩子。这大概就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吧——把自己吃过的苦,变成照亮别人的光;把自己得到的爱,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
窗外的深圳灯火通明,林晚星知道,属于小雅的故事,才刚刚开始;属于“星光讲堂”和乡村女童助学计划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有这些孩子的笑容,有这么多人的支持,她就有勇气一直走下去,让更多乡村女生知道,她们的未来,不止打工和嫁人,还能有梦想,还能去更远的地方,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