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念初在医院的第三天清晨,是被监护室方向传来的细微脚步声唤醒的。她偏过头,视线越过病房门的缝隙,仿佛能穿透墙壁,落在那两个并排躺在保温箱里的小小身影上——左边的小家伙蜷缩着,小拳头攥得紧紧的,右边的则微张着嘴巴,像是还在寻找熟悉的心跳。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床单,那柔软的触感让她想起生产时护士递来的婴儿襁褓,心头瞬间被温水浸过,软得一塌糊涂:原来这就是她拼尽全力生下的两个女儿,是她和陈屿盼了许久的宝贝,也是大儿子陈志鹏念叨了好几个月的“妹妹”。
“醒了?”陈屿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刚从监护室回来的轻浅凉意。他手里端着护士准备好的温水,身后还推着一把铺了软垫的折叠轮椅,金属轮轴在地板上轻轻划过,没发出半点声响。“刚去看了咱们的两个小公主,护士说她们昨晚特别乖,体温和心跳都稳得很。医生也来过了,说你顺产恢复得比预期还好,今天就能出院回家坐月子。我怕你走路累着,特意跟护士借了轮椅,可不能让你受一点委屈。对了,爸在家带着志鹏呢,刚才打电话说志鹏还在问‘妈妈和妹妹什么时候回来’。”
江念初接过水杯,指尖碰到他的手背,还能感受到残留的、监护室外走廊的微凉。她看着那把轮椅,又看向陈屿眼底未消的红血丝——这三天他几乎没怎么合眼,夜里总守在病房外,时不时进来帮她掖被子,心里又暖又疼:“你这几天都没好好睡,回家可得补补觉。我顺产恢复得快,慢慢走也能行的,不用这么麻烦。志鹏没闹吧?爸一个人带他,肯定累坏了。”
“志鹏乖着呢,知道爷爷辛苦,自己玩积木还会给爷爷递水。”陈屿蹲在床边,语气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爸说没事,他在家能应付,让咱们安心带你出院。等会儿让爸妈帮你穿好月子服和帽子,我抱你去轮椅上,咱们慢慢走,不急。”
正说着,病房门被轻轻推开,江念初的母亲林晚星提着一个印着碎花的保温桶走进来,身后跟着拎着大包行李的父亲江哲。“念念醒啦?”林晚星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手里还攥着一套厚实的月子服和一顶米白色针织月子帽,“快把帽子戴上,这是我特意找裁缝做的加绒款,软和得很,你戴着不硌头。你婆婆苏敏刚才还发消息问,说已经在家把你的房间通风好了,连志鹏的小被子都给叠好了,就等你回去。”
江哲则把行李放在沙发上,一一展开:叠得整齐的厚袜子、婴儿专用柔湿巾、两包小码纸尿裤,甚至还有两个绣着小草莓的婴儿发带。他一边整理一边念叨:“昨天跟你妈去母婴店,她非说这发带好看,说等两个小家伙从监护室出来,给她们扎小啾啾。我跟她说孩子太小,她还不乐意,非要买。对了,志鹏的玩具我也带了两个,回去让他玩,别总缠着你。”
“你懂什么?女孩子就得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林晚星白了江哲一眼,转身坐在床边帮江念初换月子服。她动作轻得像碰棉花,生怕碰到女儿还没完全恢复的腰腹,一边拉袖子一边叮嘱:“慢点抬胳膊,别使劲……对,这样正好,这月子服是宽松版型的,不勒肚子,你穿着舒服。等你恢复好了,咱们再给两个外孙女做同款小裙子,到时候你带着志鹏和两个妹妹,穿得整整齐齐的,多好看。”换好衣服,她又仔细帮江念初把月子帽戴好,把耳边的碎发都捋进去,笑着打趣:“咱们念念戴这帽子真精神,跟两个外孙女以后戴的样子肯定像。”
“好了,咱们去轮椅上坐着。”陈屿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托住江念初的后背和腿弯,将她轻轻抱起。江念初下意识地搂住他的脖子,能感受到他手臂的力量,还有他刻意放轻的呼吸——他总怕自己力气太大,碰疼了她。陈屿慢慢走到轮椅旁,将她稳稳放在软垫上,又调整了靠背角度,把小毯子拉过来盖在她腿上:“这样暖和,别冻着。妈说苏敏已经在小区门口等着了,怕咱们拿东西不方便。”
话音刚落,病房门再次被推开,陈屿的母亲苏敏提着一个保温袋走进来,脸上带着急切的笑:“念念,可算能出院了!我在家把鸡汤热了又热,就等你回去喝。手续办得怎么样了?我去交费,你们收拾好东西直接下楼,车就在门口等着。”
“妈,您怎么过来了?不是让您在家带志鹏吗?”陈屿有些惊讶。
“志鹏跟你爸在玩拼图呢,乖得很,我让你爸看着,先过来接你们。”苏敏摆摆手,接过江哲手里的单据,“我熟,交费快,你们慢慢收拾,我去去就回。”说着,又看向江念初,满眼心疼:“念念啊,顺产两个孩子辛苦你了,回家可得好好歇着,啥活都别干,有我和你爸妈呢。”
“谢谢妈。”江念初感激地说。苏敏这几天虽然没在医院守着,但每天都打电话问情况,还在家帮着照顾志鹏,让她少了不少牵挂。
苏敏很快交完费回来,几人分工收拾好东西:陈屿推着轮椅,林晚星提着保温桶,江哲拎着行李,苏敏则跟在江念初身边,时不时帮她拂掉肩上的绒毛。走到监护室门口时,江念初忍不住让陈屿停下:“两个宝贝,妈妈先回家等你们,等你们体重达标、各项指标都好起来,妈妈就来接你们,到时候让哥哥也来看你们。”
陈屿轻轻拍她的肩膀,声音柔得能掐出水:“医生说双胞胎宝宝前期体重轻,在监护室多养几天更稳妥,等她们长点肉、适应了外界环境,一个月左右就能出院。咱们以后隔两天就来看看,志鹏要是想妹妹了,也能带着他来。”
江念初点点头,吸了吸鼻子,才让陈屿继续推轮椅往前走。坐上车后,她靠在陈屿肩膀上,看着窗外倒退的街景,心里既有回家的安稳,又有对女儿的牵挂。苏敏坐在旁边,絮絮叨叨说家里的安排:“你的房间换了厚窗帘,晚上睡觉不刺眼;志鹏的小床挪到了咱们卧室隔壁,他要是半夜找你,我就能直接抱过来;厨房还炖着银耳莲子汤,你回家喝一碗,润润嗓子。”
半个多小时后,车子停在小区楼下。陈屿先下车,绕到另一侧把江念初抱下来,稳稳放在轮椅上,推着她走进单元楼。刚进家门,就听到一阵小跑的脚步声,大儿子陈志鹏举着一个画满爱心的纸飞机跑过来,仰着小脸喊:“妈妈!你回来啦!妹妹呢?”
“妹妹还在医院呢,等她们好一点,爸爸妈妈就接她们回家。”江念初笑着摸了摸志鹏的头,“志鹏在家乖不乖?有没有听爷爷的话?”
“乖!我还帮爷爷摆碗筷呢!”志鹏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又凑到江念初身边,小声说,“妈妈,你别担心妹妹,我画了纸飞机,等妹妹回来,我送给她们。”
陈斌从客厅走出来,手里还拿着志鹏的拼图:“回来啦?念念快坐,我去把汤端出来。志鹏刚才还在问,妈妈什么时候能抱他,现在可算盼着你了。”
江念初被陈屿推着走进客厅,温暖的气息瞬间裹住她。客厅铺着厚羊绒地毯,沙发上放着她常用的靠垫,阳光透过纱帘洒在地板上,斑驳又温柔。婴儿房的门虚掩着,她让陈屿推轮椅过去,轻轻推开——两张小婴儿床擦得干干净净,铺着浅粉色床单,衣柜里叠满小衣服、小袜子,还有两顶绣着小兔子的针织帽,一看就是林晚星的手笔。
“满意不?”林晚星跟在后面,笑着说,“我跟你爸昨天收拾了一下午,婴儿房的玩具都消了毒,小毛巾按颜色分好,连宝宝用的小盆都买好了,就等咱们的小公主回家。你婆婆还特意买了两个小摇篮,说等宝宝回来,能推着她们晒太阳。”
江念初点点头,眼眶发热:“谢谢爸,谢谢妈,也谢谢婆婆,你们费心了。”
“跟我们客气啥。”苏敏端着一碗鸡汤走过来,递到江念初手里,“先喝碗鸡汤,补补气血。对了,念念,我昨天托朋友找了个营养师,姓周,专门给顺产产妇做月子餐的。我跟她约好了,明天她就来,负责你的一日三餐,你想吃什么、有什么忌口,都跟她说,她会按你顺产恢复的情况调食谱,帮你补气血,还不影响以后喂奶。”
江念初接过鸡汤,看着苏敏递来的名片——上面印着“周敏 高级产后营养师”,有些惊讶:“妈,不用这么麻烦吧?有你们照顾就够了。”
“你这刚生完两个孩子,营养可得跟上,我们做的饭哪有专业的好。”苏敏坐在她身边,语气认真,“等一个月后宝贝们从监护室出来,家里事肯定多,我还请了两个月嫂,专门照顾孩子,你就安心坐月子,啥都不用管,把身体养好比啥都强。你爸妈也能轻松点,偶尔还能帮着带带志鹏。”
江哲听到这话,走过来点点头:“你婆婆说得对,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你就好好休息。我跟你妈白天过来帮忙,晚上让你婆婆和月嫂照看着,保证你能睡好。”
陈屿也附和:“妈考虑得周全,我跟周营养师沟通过了,她知道你是顺产,会多准备帮助子宫恢复、补气血的餐食,比如红豆汤、清蒸鱼。月嫂也是老资历,照顾过双胞胎,到时候住家里24小时照看,你放心休息。”
江念初看着眼前的家人——满眼疼惜的父母、细心周到的婆婆、温柔体贴的丈夫,还有围着她打转的大儿子,心里满是安稳。她喝了一口温热的鸡汤,暖意从喉咙一直传到心底:“那谢谢大家,有你们在,我真的特别放心。”
“跟我们还客气?”林晚星帮她理了理月子帽,“你刚回来肯定累,先回卧室躺下歇会儿,志鹏我带着玩,等你醒了再让他跟你亲近。”
陈屿推着轮椅送江念初进卧室,帮她调整好靠枕,盖好被子:“困了就睡,我在这儿陪着,志鹏要是闹,我就带他去客厅玩。醒了咱们看护士发的宝贝照片,今天会有她们喝奶的视频。”
江念初点点头,闭上眼睛,听着客厅里志鹏的笑声、家人的聊天声,心里满是幸福。她知道,虽然两个小女儿还在监护室,但有这么多爱她的人陪着,有专业的营养师和月嫂帮忙,她一定能好好恢复身体。等一个月后,就能抱着两个小小的宝贝,看着大儿子志鹏给妹妹们递纸飞机,开启一家五口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