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车门,刘新梅让她坐在后排,自己也坐了进去。
报了手机尾号之后汽车就缓缓驶动,还是熟悉头后仰,后背被推动了一下的感觉。
这是赵石榴第二次坐汽车,已经没有第一次的紧张感,反而喜欢上这种汽车以外的画面纷纷倒退的景象。
“刘奶奶,这种汽车驾起来难吗?”赵石榴觉得未来有机会的话她也要自己驾汽车,就像她已经学会了如何驾牛车那样。
“不难,现在汽车都是自动挡的,跟玩具车没啥区别,手动挡的可能操作上有点难度,但手熟了就好了,问这干啥?”
赵石榴有些不好意思,“嘿嘿,我觉得这车驾起来还挺有意思的,我想着要是有机会的话我也想试试。”
这时候刘新梅还没说话,前排的正在开车的司机师傅说话了,“喔唷小姑娘,这车子可不能随便开啊,得去驾校学本,咱们这前段时间就有个男孩儿不是上新闻了吗,十六岁偷他老爹的车开结果撞伤人了,哦哟你看看多吓人,小姑娘你可不能这样啊。”
“啊对对,我也在手机上刷到这个视频了,小石榴你要是想学车那可一定得等到十八岁了,去专门的驾校考驾驶证才能开车,知道了吗?”
“嗯,我知道了刘奶奶,我就是问问。”赵石榴不知道什么驾校什么本的,不过刘新梅既然说得等到十八岁那她还得好几年呢,也不急。
等十八岁了再说。
车子一会儿就停到了刘新梅水果店的市场大门口,赵石榴和刘新梅下了车。
“石榴,我得回店了,你一会儿干啥去?”刘新梅站在市场门口拿着手机点击付款问赵石榴。
“啊?我,我一会儿给村里人带点东西就回去了。”其实赵石榴是打算来看看这边卖的海鲜的,挑一些合适的海鲜带回家那边去卖,但她总不能告诉刘新梅自己要去买海鲜吧,多奇怪,自己本身就是卖海鲜的,哪里还需要买海鲜。
“行,那你把东西先放到车库再去买,尤其是给你妈和嫂子带的首饰千万别弄丢了。”刘新梅把手上的东西除了给盛诞杰和苏蒂的首饰都给了赵石榴。
赵石榴看着递给自己的满满两大袋子的零食袋子有些发懵,“这不是刘奶奶你自己的吗?”
“我一老婆子吃那么多零食干啥?给你,快拿着,我得回店里了。”刘新梅二话不说把装满零食的袋子交给他。
“哦哦,好的谢谢刘奶奶。”赵石榴赶紧接住。
“行了,路上注意安全啊,我先走了。那个车库里面的货如果有人买我就直接卖了啊,到时候你来店里找我的时候我们再对账就行,好吧?”刘新梅挥手跟赵石榴告别。
“好,可以的刘奶奶。”
看着刘新梅的身影消失在拐角,赵石榴快速的回了梧桐苑的车库,把买的首饰和零食放到车库她又返回市场从另一边直接去了卖海鲜的地方。
卖海鲜的地方她来过几次,除了第一次来的时候稍微看了看,其他都是在买别的东西的时候匆匆路过。
今天不一样,今天她是专门来挑选海鲜回去卖的,赵石榴认认真真的从第一家卖海鲜的地方看起——
鲈鱼、鲅鱼、黄花鱼、鳕鱼、鲳鱼、石斑鱼、小黄鱼、基围虾、竹节虾、皮皮虾、鲍鱼、花蛤、海螺、蛏子、青口贝、梭子蟹、花蟹、青蟹、石蟹、裙带菜、发菜、海带、海木耳、麒麟菜、章鱼、鱿鱼......(注:古代与现代对于同一种海鲜品种有不同的叫法,为了大家更好的代入,后续内容中将以现代叫法呈现,如遇带有标志性或地理位置性海鲜如北极甜虾,波士顿龙虾,美国红鱼等则进行模糊性处理)
赵石榴能认出来的就这些了,还有一些她实在不知道这种海鲜是什么品种,感觉这里的海鲜品类比家里的更丰富一些。
“咦,这是剑鱼?”赵石榴看着面前银色的,体型侧扁长长的一条,不是剑鱼是什么?只是这剑鱼不但比家里捕获的剑鱼要长而且感觉肉更厚。
她是见过剑鱼的,因为没有鱼鳞,且身体表面光滑还带有一层银粉,被很多人喜欢,因为剑鱼的肉质鲜嫩,口感细腻,鱼刺分布均匀也方便人吃,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银色的剑鱼和银子的颜色很像,又因为剑鱼是长长的一条所以有时候也被人称为银腰带。
因为有着很好的寓意和很美味的味道,所以剑鱼的在市面上的价格还不错,可以排的上是有点儿家底的人家买海鲜的前几名了。
卖海鲜的老板看赵石榴一直盯着带鱼看,便询问她,“小姑娘买点带鱼吗?各个都有一米哈,肉肥得很。”
带鱼?
原来在这边剑鱼叫做带鱼啊。
赵石榴心里默默记下。
“怎么卖的?”
“价格不一样,你面前的这个是冷冻里面最好的,八十一斤,旁边的有四十的,二十多,十五的都不一样,然后那边是冷鲜的一百一一斤。”
赵石榴眼睛跟着老板的介绍一一在这些剑鱼,啊不,带鱼上划过,这价格其实和家那边的差不多,三十到五十文一斤,但那些带鱼的品相就不如这里的,更像是刚才老板说的十五一斤的带鱼的品相。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就算是最便宜的带鱼看起来也比他们在码头上卖的要新鲜的多,众所周知带鱼是一种非常容易死的鱼类,基本上离开了水它就很快就会死了,等渔民们捕捞上来之后再划船运回到岸上再去码头去卖,也已经死了很长时间了,即使它的口感非常鲜嫩但死了那么长时间味道肯定不太行了。
而带鱼是每年的九月到第二年三月最多,可是在冬季最冷的时候如果船只不是很好,或者装备不齐全的渔民是不会出海去捕捞的,只能等到天暖和了才会出海,但这就意味着捕捞上来的鱼带回陆地上之后就是会不新鲜。
所以会有不少有钱、有能力的人会租一条很大的船,带着厨子再雇一些渔民老手出海,等到渔民把鱼捕捞上来的那一刻立马让厨子烹饪出来,他们就在船上一边欣赏海上的景色一边吃最新鲜的鱼肉。
但能这么做的也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数的人还是只会从码头,集市,饭馆这种地方吃海鲜。
赵石榴有理由怀疑像带鱼这么好吃的食材,如果能够保持它的新鲜度的话价格绝对不会像现在卖的三五十文那么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