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疫医”的威胁以一种近乎哲学层面的方式消弭,留给“平衡议会”的,除了一个需要持续观察的“逻辑观察者”新生儿外,更多是对秩序与变量、纯粹与包容的深层思考。然而,宇宙从不给予文明太多沉思的时间。
那来自遥远彼岸的新信号,以其稳定、强大且充满目的性的特征,迅速成为了议会关注的焦点。与“初始低语”的急迫、“收割者”的冰冷吞噬感、“逻辑疫医”的阴险扭曲都不同,这道信号……过于规整了。
它并非广播,更像是一种持续不断的、覆盖极大范围的 “标准时空基准通告” 。其内容并非语言或图像,而是由极其复杂的多维几何结构、基础物理常数的精确比值、以及某种描述时空曲率的统一方程片段循环构成。它不携带明显的情感或意图,只是冷静地、一遍又一遍地“陈述”着某种宇宙尺度的“客观事实”。
艾莉调动了“万律之眼”数据库和星环锻造者的全部知识储备进行解析,最终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推论:这信号,很可能是一种用于 “校准” 的工具。就像是木匠的墨线,或者导航系统的信标,其目的是为了在广袤而可能存在细微规则漂移的宇宙中,建立一个绝对精准的“参考坐标系”。
“谁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地建立跨星系的校准信标?”铸星者-阿尔法感到不可思议,“而且,从其覆盖范围和能量等级来看,这信标的建立者,其科技水平和对宇宙规则的理解,可能远超我们,甚至……远超‘守护者’文明鼎盛时期。”
信号的来源方向,指向了本超星系团之外,一片在现有星图中几乎完全是空白的、被称为 “永恒静默带” 的未知区域。那里几乎没有已知的星系,宇宙背景辐射也异常微弱,仿佛是宇宙中的一个“空洞”。
“他们是在校准自己,还是在……校准整个宇宙?”林晓提出了一个更令人不安的假设。
正当议会高层为如何应对这新的、充满未知的“几何诗篇”而争论不休时,混沌光海再次产生了异动。这一次,并非洛璃主动引导,而是光海自身对那些规则基准信号产生了强烈的、自发的 “共振” !
光海内部,那些原本无序流淌的规则乱流,开始自发地按照信号中蕴含的几何结构和常数比例进行排列、重组,在光海表面形成了短暂而清晰的、与信号同源的巨大规则图腾!仿佛光海本身的底层规则,与这信号存在着某种深刻的、本源的联系。
“熟悉……又……陌生……” 洛璃的意念带着巨大的困惑传来,“光海的‘记忆’在沸腾……有些碎片……指向那里……但更多的……是排斥……和……警告……”
光海的反应,让议会的决策天平发生了倾斜。这信号不仅关乎外部未知,更可能触及变量之力和宇宙规则本身的核心秘密。
经过激烈的辩论,议会最终决定,派遣一支代号为 “彼岸之问” 的特遣舰队,前往信号源方向进行探索。这支舰队规模不大,但集结了议会最顶尖的技术:以“深空协奏曲”号升级版为旗舰,搭载了最新研制的、基于“平衡之弦”理论的 “规则适应型” 引擎和护盾;星环锻造者提供了能够抵御高强度规则干扰的 “现实稳定舱” ;同时,舰队还携带了一块与洛璃意识深度绑定的、体积更大的规则共鸣水晶,作为与光海保持联系和在未知环境中引导变量之力的关键节点。
林晓再次肩负起领航的重任。临行前,他站在世界树之巅,与我一同眺望那片似乎蕴含着终极答案的深邃黑暗。
“这次航行,可能比我们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危险,”我看着他,语气凝重,“我们面对的不再是理念不同的敌人,甚至可能不是敌人,而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宇宙本身的‘基础设施’或者其管理者。保持警惕,但更要保持敬畏与开放的心态。”
“明白,”林晓点头,眼神坚定而清澈,“我们会带着问题而去,希望能带回答案,或者……至少是更接近真相的碎片。”
“彼岸之问”舰队缓缓驶出世界树港口,调整方向,引擎喷射出幽蓝色的光芒,义无反顾地扎进了超空间航道,向着那片连星光都吝啬的“永恒静默带”进发。
在他们身后,新生界域、混沌光海、以及整个“平衡议会”的疆域,如同风浪中逐渐远去的灯火,温暖而脆弱。所有知晓这次远征的人,心中都悬着一块巨石。这次探索的结果,可能会彻底改变他们对宇宙的认知,甚至可能动摇“平衡之弦”理论本身的基础。
是福是祸?是机遇还是陷阱?
那不断吟唱着几何诗篇的彼岸,等待着“变量之火”的到访,将会奏响怎样的乐章?
无人知晓。
唯有那穿越无尽虚空的校准信号,依旧冰冷、精确、不带丝毫情感地回荡着,如同宇宙亘古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