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严律整军行正道 民心所向路路通
虎符交予萧赛红手中,帅印亦由她执掌,三军士气大振。火葫芦王站在高台上,望着整装待发的六十万大军,朗声道:“本王便随你们同去,只在旁看着,等你们为呼家报了仇,我便领幽州兵马回来,守好这根基。”
三日后,校场点兵。呼延庆勒马立于阵前,身后大军旌旗如林,甲胄鲜明。他看向身旁的萧赛红,低声道:“四娘,此次出征,名为报仇,实为正道。沿途百姓早已被庞文党羽祸害够了,咱们切不可再扰了他们。”
萧赛红点头:“大哥想说什么,尽管吩咐。”
呼延庆朗声道:“传我将令——大军所过之处,一不准损害百姓财物,二不准欺男霸女,三不准强买强卖,四不准践踏田苗。若有违抗,不论官职高低,立斩不赦!”
萧赛红当即重复号令,声音传遍校场:“违令者,杀!”
“谨遵元帅令!”六十万将士齐声应和,声浪直冲云霄。
大军开拔,呼延庆亲率两千精兵为先锋,特意将呼延平带在身边。临行前,萧赛红本想封呼延平为副先锋,呼延庆连忙拦住:“四娘,我这二弟性子鲁莽,怕是管不住自己,让他跟着我,需用兵时再让他上阵便好,免得惹出祸端。”
萧赛红知他用意,笑着应允:“也好,有你看着,我放心。”
一路行来,果然如呼延庆所令。大军穿街过巷时,脚步轻缓,生怕踏坏了百姓门前的石板;路过田埂,军兵们自动绕开禾苗,哪怕多走几步泥泞路也绝不踩踏;遇上市集,买东西必按市价付钱,店家多给一文也定要退回。
一日,队伍经过一片麦田,一名年轻军兵不慎踩倒了几株麦苗,呼延庆当即勒马停下,让那军兵跪在田边,向田主赔罪。田主是个老农,见军兵诚恳,又看呼延庆亲自过问,连忙摆手:“不妨事,不妨事,几株苗而已。”
呼延庆却坚持让军兵赔偿了十文钱,又亲自向老农致歉,这才带队离开。老农望着大军远去的背影,抹着眼泪对旁人说:“这才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啊!难怪要去杀庞文那狗官!”
因着军纪严明,又打着“除暴安良、捉拿庞文、诛杀妖妃”的旗号,沿途城池无不闻风开城门相迎。守将们要么是早就不满庞党专权,要么是被大军的正气打动,纷纷献上粮草,有的甚至愿派兵助战。
呼延平跟在呼延庆身边,起初还觉得大哥太过严苛,见百姓们夹道欢迎,送水送粮,心中渐渐明白:“大哥,原来咱们不欺负人,他们真会把咱们当自家人啊。”
呼延庆拍了拍他的肩膀:“咱们是去报仇,更是去为百姓除害。若失了民心,就算杀了庞文,也站不住脚。”
萧赛红坐镇中军,每日听闻先锋营的消息,对呼延庆的敬佩又深了几分。他不仅武艺高强、善谋略,更懂民心可贵,这份远见,绝非寻常武将可比。
金头王、银头王等人押运粮草紧随其后,见沿途百姓对呼家大军如此拥戴,心中感慨不已。金头王叹道:“呼延先锋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胸襟,难怪能成大事。”
一月时光转瞬即逝,大军一路无阻,已逼近京城外围的重镇——保定府。此地是通往京城的咽喉要道,由庞文的亲信镇守,城防坚固,兵力雄厚,显然是块难啃的骨头。
呼延庆在帐中铺开地图,对萧赛红与众人道:“保定府是京城屏障,拿下这里,便可直逼皇城。只是守将李虎是庞文的心腹,生性残暴,城中百姓怕是早已受苦。”
萧赛红点头:“强攻怕是会伤及无辜,需想个两全之策。”
呼延平嚷嚷道:“管他什么李虎,让我带一队人杀进去,一棍子敲晕他!”
呼延明连忙拉住他:“二哥,保定府城高墙厚,硬闯不行。”
众人正商议间,帐外传来通报:“启禀元帅、先锋,保定府有百姓求见,说有要事相告!”
呼延庆与萧赛红对视一眼,心中一动:“快请进来。”
不多时,一个衣衫褴褛的老者被带了进来,他一见呼延庆便跪倒在地:“将军!救救保定府的百姓吧!李虎那狗官不仅搜刮民脂民膏,还抓了咱们的子弟当壮丁,再不除他,城就要被他祸祸空了!”
呼延庆扶起老者:“老丈请放心,我等正是为除奸而来。不知城中可有内应?”
老者眼中一亮:“有!李虎的副将张勇,原是个好官,被李虎胁迫才屈从,他早就想反了!只是苦于没有机会……”
众人闻言,皆是一喜。呼延庆道:“太好了!这保定府,或许不用强攻便能拿下!”
帐中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众人围着地图,开始商议里应外合之策。窗外,月光洒满营地,六十万大军静静蛰伏,只待一声令下,便将向着京城的方向,发起新的冲锋。而这一路积攒的民心,终将化为最锋利的剑,刺破那笼罩在皇城之上的阴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