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是。”清禾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划出尖锐的响,“我祖父在上海四行仓库守过阵地,他的战友被你们所谓的‘共荣’炮弹炸得连全尸都没留下!”她指着远山的t恤,声音因为激动劈了叉,“你们的‘武运’,是用我们的骨头铺的路!你们的‘资源’,是抢我们的血汗!”

“你懂什么!”河合的拐杖重重砸在地上,“战争哪有不流血的?我们也死了两百多万人!”

“那是你们咎由自取!”我攥住清禾的手,她的指尖冰凉却抖得厉害,“发动战争的是你们,挨原子弹的是你们的平民——这不是因果报应是什么?现在还敢说‘英灵’?那些战犯的牌位放在神社里,就是对所有受害者的亵渎!”

小林突然伸手想推我,被松本死死拦住。“够了!”老教授的眼镜滑到鼻尖,露出通红的眼睛,“远山,河合,你们的话已经越界了!”

远山甩开松本的手,军靴往门口走:“跟支那人没什么好说的!”

“你再说一遍?”清禾往前跨了一步,我能感觉到她浑身都在抖,却死死盯着远山的背影,“记住,我们不是支那人,我们是中国人。你们欠我们的,永远也还不清!”

暖炉里的木炭彻底熄灭时,我们摔门而出。雨不知何时停了,月亮从云缝里钻出来,把居酒屋的暖帘照得发白。清禾的眼泪突然掉下来,砸在人行道的水洼里,荡开一圈圈碎银似的光。“你听见了吗?”她哽咽着抓住我的胳膊,“他们到现在还这么想……”

我望着居酒屋透出的昏黄灯光,里面的争吵声隐约传出来,像被捂住的闷雷。夜风卷起樱花花瓣,粘在清禾潮湿的睫毛上,像给眼泪镶了层碎边。“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记住,”我替她擦掉眼泪,指尖触到一片滚烫,“不是为了恨,是为了不让他们的偏执,再变成下一场灾难。”

电车驶来的灯光刺破夜色时,清禾突然抓紧我的手。“回去吧,”她的声音还有点哑,却带着股韧劲,“明天去上野公园,给那座无名战士纪念碑献束花——不是给他们,是给所有被战争吞噬的无辜者。”

电车驶离站台时,车厢里的灯光在清禾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斑。她望着窗外掠过的夜色,许久才开口,声音里还带着未散的颤抖:“以前总听人说,日本年轻人大多不关心历史,可刚才那些话,不只是老人才会说。”

我攥紧她微凉的手,指尖能摸到她掌心的汗痕,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东京大学的交流展。那天我展出的《四行仓库》系列画作前,围了不少学生,其中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指着画里的断壁残垣问:“这些弹孔是真的吗?书上说那只是场小规模冲突。”他身后的女生赶紧拽他的袖子,小声说:“别乱说,曹先生是中国人。”可他们转身离开时,我听见男生嘀咕:“肯定是夸张了,不然怎么会输。”那种轻慢的语气,像针一样扎在心上——他们不是不知道,是打心底里不信,或者说,不愿信我们曾有过那样的坚韧。

“不是所有日本人都这样,但有这样的声音存在,就说明他们的历史教育里,藏着没被铲掉的毒根。”清禾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她正望着窗外闪过的“中国物产店”招牌,“上周我去区役所办手续,负责的职员看我是中国人,特意把‘外国人登记表’放在最上面,明明前面还有三个东南亚人。他笑着说‘你们中国人总是很着急’,可我看见他给日本人盖章时,笔尖都带着客气的弧度。”

我想起公寓楼下的佐藤太太,每天早上都会把自家种的梅子分给邻居,唯独跳过我们门口。有次清禾主动去借酱油,她隔着门递出来,玻璃门上映出她攥着门把手的指节,直到我们关上门,才听见屋里传来“咔嗒”的反锁声。可她会对着电视里的中国功夫片拍手,会在中元节前问清禾“你们也祭祖吗”,这种矛盾像一层薄冰,看着透明,踩上去却硌得慌。

“他们谈‘资源’‘发展’时,从来绕不开掠夺;谈‘牺牲’‘荣耀’时,从来不敢直面受害者的眼睛。”清禾的指尖在我手背上轻轻划着,“前阵子学校组织去奈良看鹿,有个家长指着鹿群跟孩子说‘这些鹿是从中国传来的,以前只有贵族能喂’,语气里的得意,像在说一件自家的藏品。可当我说起现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区时,他立刻转了话题,说‘人多的地方,动物怎么活得好’。”

车窗外的广告牌闪过“和平”字样,霓虹的光在雨痕里晕成模糊的色块。我忽然想起松本教授上次递给我的那本《朝日新闻》旧刊,1972年的头版印着中日建交的消息,旁边配着民众举着“日中友好”横幅的照片。可上个月在便利店,我听见两个上班族议论:“中国现在倒是富了,可产品质量还是不行。”另一个接话:“毕竟底子差,想追上我们,再等五十年吧。”他们说这话时,手里捏着的马克杯,杯底印着模糊的“made in china”。

“所以才要警惕,”我望着她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警惕他们把侵略包装成‘开拓’,把战犯粉饰成‘英灵’,更要警惕这种藏在日常里的轻视——它不像居酒屋里的争吵那样尖锐,却像梅雨季节的湿气,一点点渗进骨头缝里。”

清禾忽然笑了,眼里的光比月光还亮:“爷爷总说,当年他们拼了命守四行仓库,不是为了记恨,是为了让后代不用再经历那种日子。可现在看来,光是记住还不够——得让我们的国家足够强,强到他们提起‘中国’时,语气里的轻视能变成真正的尊重。”

到站的提示音响起时,我们并肩走出车厢。夜风带着樱花的湿香,吹在脸上却不觉得软。站台的电子屏正在播放中国游客在大阪购物的新闻,配的字幕是“爆买热潮再现”,画面里的导游举着小旗喊“快点快点”,镜头扫过日本店员弯腰鞠躬的脸,眼底却没什么笑意。

“你说,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扛着点什么?”清禾抬头看我,月光刚好落在她眼底。

我想起刚才在居酒屋,远山那身没换的制服,河合拐杖下的泥点,小林徽章上刺眼的红。再想起祖父留下的那枚弹壳,锈迹里还能看出当年的灼痕。“是责任,”我握紧她的手,脚步踏在湿漉漉的台阶上,发出坚定的响,“是让真相不被掩埋的责任,是让国家站稳脚跟的责任,更是让他们终有一天明白——我们不是他们记忆里的样子,更不是他们可以随意轻慢的存在。”

路灯把我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道并肩而立的墙。远处的高楼亮着零星的灯,像未眠的眼睛。我们沿着人行道慢慢走,脚下的水洼里,月亮碎成一片银,却在每一步的踏响里,慢慢聚成完整的圆。那些藏在礼貌背后的偏见,那些裹在历史里的轻视,或许还要存在很久,但只要我们往前走,走得够直,够稳,总有一天,水洼里的月光会真正清亮起来,亮得能照见彼此心里最真实的模样。

转过街角时,清禾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巷口那家亮着暖黄灯光的旧书店:“你还记得宫本先生吗?上次我们来买《雪国》,他非要送我们一本《鲁迅杂文集》的日文版。”

我自然记得。那位头发花白的店主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和服,书架第三层永远摆着一排中国现当代文学,书脊上的烫金汉字被摸得发亮。有次他指着《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日文译本,指尖在泛黄的纸页上轻轻敲着:“这些字比樱花落得还轻,可底下压着的血,比富士山的雪还重。”他说这话时,眼镜片后的目光像结了冰的湖,“我父亲是关东军的军医,1945年在牡丹江自尽的,他的日记里记着‘每日解剖的中国人,比手术台上的伤员还多’——这些,我孙子的教科书里一个字都没有。”

“他算是少数愿意把伤口撕开来看的人。”清禾的声音轻下来,“可上周我去还书,听见他跟一个老主顾吵架。那人说‘宫本你就是老糊涂了,总替支那人说话’,他把手里的算盘往柜台上一拍,算珠弹起来的脆响里,我听见他喊‘我是替我父亲欠的债说话’。”

夜风卷着樱花往巷子里钻,书店的木门被吹得“吱呀”响,像谁在低声叹息。我想起前阵子在区立美术馆遇到的吉田姐妹,姐姐在东京大学读东洋史,妹妹是高中生,胸前别着“日中友好协会”的徽章。那天她们正在看徐悲鸿的《奔马图》,姐姐忽然指着画说:“你看这马的筋骨,多像1938年台儿庄战场上的中国士兵。”妹妹却皱着眉:“老师说那时候他们快投降了呀。”姐姐没接话,只是从背包里掏出本旧相册,里面夹着张泛黄的明信片,是1940年她祖父从南京寄来的,上面用铅笔写着“此处街市皆烬,唯见白骨成堆”,字迹被水洇得发皱,像谁的泪痕。

“你发现没有,”清禾的指尖在我手背上划了个圈,“清醒的人总在跟自己较劲。就像宫本先生守着那堆‘禁书’,吉田姐姐偷偷给学生讲真实的历史,他们像在冬天里点炭火,明明知道风大,还是要护着那点火星。”

路过便利店时,玻璃门“叮咚”一声开了,出来的是住在隔壁栋的田中夫妇。他们在中华街开了家拉面店,招牌上写着“味噌汤底源自重庆”,每次我们去吃面,田中太太总会多放半勺四川花椒。可上次清禾在店里提起“731部队”,正在擦桌子的田中先生忽然把抹布往盆里一摔:“那些都是美国人编的谎言!”田中太太赶紧打圆场,往我们碗里加叉烧,可她的手在抖,肉片落在汤里溅起的油星,烫红了她的手背。

“他们就像那碗拉面,”我望着便利店亮堂堂的橱窗,“汤底里掺着真心,可面底下沉着不敢碰的石头。”

清禾忽然笑了,眼角的泪还没干透:“前几天教学生写‘和平’两个汉字,有个男孩问‘中国也有和平吗’。我把他带到电脑前,给他看北京胡同里下棋的老人,看上海外滩的夜景,看新疆草原上的羊群。他盯着屏幕看了半晌,说‘原来中国不是只有战争和贫困’——你看,孩子的眼睛是干净的,偏见就像蒙尘的玻璃,擦一擦总能亮起来。”

我们走到公寓楼下时,撞见邮差正在往信箱里塞报纸。他弯腰时,我瞥见报纸头版的标题:“日中贸易额再创新高”,旁边配着中国工人在福冈工厂工作的照片,照片下的小字写着“技术仍需向日方学习”。清禾伸手去拿报纸,指尖触到信箱冰冷的铁皮,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就是这个邮差,把我们的《人民日报》扔进了垃圾桶,理由是“外国报纸不能进小区”。

“变化总比想象中慢。”我替她推开单元门,楼道里的声控灯应声亮起,暖黄的光裹着我们的影子,“但你看这灯,按一下总会亮的。”

电梯上升时,清禾靠在轿厢壁上,看着数字一层层跳。“明天去上野公园,”她忽然说,“除了献花,还要带本《拉贝日记》。就放在纪念碑前,说不定会有人看见。”

电梯门开时,我看见对门的高桥老太太正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个小陶罐。她看见我们,鞠了一躬,把陶罐递过来:“这是我母亲腌的梅子,她说1937年在南京,是个中国妇人给了她一袋梅子,才没饿死。”老人的手抖得厉害,罐口的红布绳松松垮垮,“她到死都在说‘欠着的,总要还’。”

清禾接过陶罐,指尖触到冰凉的陶土,忽然想起居酒屋里佐伯奶奶擦眼镜的动作——原来有些记忆,不管被埋得多深,总会在某个瞬间,像破土的芽,带着点涩,却透着光。

关上门的刹那,窗外的樱花又落了一阵,像谁在轻轻叩门。清禾把陶罐放在玄关的柜子上,月光透过纱窗落在上面,罐口的红布绳在地上投下细细的影子,像根没断的线。

我走到窗边,望着楼下空荡荡的街道。不远处的十字路口,一个醉汉正对着路灯鞠躬,嘴里含糊地念着什么,声音被夜风吹得七零八落。忽然想起白天在恩赐公园遇到的那个喂鸽子的老人,他口袋里露出半张黑白照片,边角卷得厉害,照片上的士兵穿着昭和年间的军装,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当时我以为是他的儿子,后来才听见他对着鸽子喃喃:“当年要是没去中国,你是不是还能活着……”

“在想什么?”清禾走过来,从身后轻轻抱住我。

“在想,这世上到底有多少人,活在自己编织的历史里。”我转过身,看见她鬓角别着片樱花,花瓣边缘已经发皱,“就像刚才那个醉汉,还有公园里的老人,他们心里都装着个没说出口的故事,有的是愧疚,有的是自欺。”

UU阅书推荐阅读:隐姓埋名二十年,崛起先杀白月光捡回家的班花太黏人,我遭老罪了全能少女UP主人在家中坐,萝莉天上来重生后,我只想混娱乐圈桃运修真者漫漫修真路,一人独登仙陌上花开为君归前男友爆红后我被迫官宣了深山林场:重返83打猎发家妖女满堂?明明是仙子忠诚!重生之学霸无双头顶青青草原,老实人的憋屈重生爆宠甜妻:总裁,坏死了!让你带娃,你给我科技整活?这个残王我罩了都市重生:我在七日世界刷神宠绝品高手混花都四合院:开局先打断何雨柱的手直播科普帝皇铠甲,国家疯狂打榜夭寿啦!怎么友谊又变质了?邻家姐妹竟是情敌开局挖到尸体,直接觉醒系统封少的掌上娇妻重生高中时代:许你人间繁华带着房子穿女尊最强兵王重出江湖我的功法来自一万年后名门俏医妃光之巨人:我就是旧日支配者爱情公寓之顶层精英疯了吧!你管这叫务农?诸天影视:从照顾战友遗孀开始农家有儿要养成难道你还想建国开局获得系统,我被美女们盯上了超级至尊吹牛系统狐妖:再续前缘神秘复苏:只有我知道剧情异能狱警,不稳绝不出手开局成为世界之主穿越诸天开局签到厨神秘制灌汤包穿越到古代双修无敌归来我只想过的平静一些啊!扑倒小甜妻:老公,请亲亲!边境风云:林浩的荣耀之路开局救下女总裁,她竟然非我不嫁神尊豪婿冷王的独宠医妃四合院:我,街溜子,不讲武德
UU阅书搜藏榜:小楼大厦大国中医潇洒离婚后,她藏起孕肚成首富!予你熠熠星光小祖宗她是顶流大佬的心尖宠平淡的水乡生活绑定慈母系统后,我摆烂了凰妃逆天下玄学大佬被乖兮兮的奶狗缠疯了林域守从长征开始:十军团的绝境血路接单相亲,美女总裁赖上我直播打假,开局800页保险护体我和我姐一起穿越了魔族少年闯人间四合院:从逃荒开始逆天十八线艺人搞副业,天天跑警局穿书:我被疯批反派夜夜盯到腿软小市场住手!这不是游戏世界!才女清照权斗觉醒时代:我的队友全是觉醒女神神豪花钱系统!医品嫡妃:娇宠偏执摄政王重生之寒门吝啬媳八零后少林方丈史上最强斩妖师道吟重生黑客女王:冷少追妻忙第99次心动娘亲有点拽我家有只九尾狐腹黑竹马:小青梅,吃不够!被团宠成顶流后,她掉马了最强老公:独宠软萌小甜妻圣灵魔法师绝品医妃:误惹腹黑王爷顶流宠妃倾天下总裁老公惹不得我是修士,你们怎么跟我玩修真到异世求求你出道吧穿越后我靠混吃等死苟成了终极大佬慢穿之璀璨人生蚀骨婚情:前夫,请止步人在终极,开局时空之子美人犹记总裁三观不太正五行天
UU阅书最新小说:国运:我败光家产,龙国科技狂飙蘑菇屋:德云少主被女嘉宾围猎我在校园靠系统一证永证成为学神净身分家,我靠着灵泉空间当首富你是魔法师,求你好好用魔杖重生83:带兄弟赶山最强老公,打遍天下无敌手大厦求生:开局拯救大蜜蜜上学不累?那老爹你咋被劝退了!出马仙清玄从窑洞到省府官场:世家子弟的仕途风云震惊!我签到领修为吊打苦修天骄摆摊算命,竟成了冷艳女总裁老公神级外科:从边境医生开始血月鬼节:我在都市练妖修仙咒魂日记都市小事事务所觉醒传说风系,一路无敌横推股市悟道:十年投资路系统首富全民觉醒我战舰上的船员都是女神重生大涅盘,我的2011!洪荒签到亿万年我回现代当咸鱼都市之我的灵田奶爸医道狂徒:校花的贴身神医开局获得永生,我在都市低调生活赘婿也抢手退役后当雇佣兵,开局去缅北救人开局被绿,我盗墓成地球仙人龙魂穿越系统在手抗倭无敌开局古董店,咋成了人形核弹?灵气复苏:文鼠扶苏,柳神朱标蒙冤入狱服刑,一月作案三百次灶王爷的作业:双宝寻味记重生继妹怀中,好女孩不错过碧蓝之海:开局崩坏的现充生活我的手术刀,斩断基因锁山里那点破事星穹修炼者重生1982工业黑科技制霸全球为了赚钱,我认张导为义父我的黑科技无人机横扫全球天道碑我的林中姑娘狂少游龙远征军之我在缅甸打游击斗天路我开天眼搜你因果轮回亏成首富从继承一家电视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