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很深了。
苏府的客房被临时改造成了一个简易的“实验室”,灯火通明,气氛紧张得几乎让人窒息。
从福安坊带回来的那瓶浑浊的井水,此刻正静静地摆放在桌案中央,仿佛潘多拉的魔盒,充满了未知的凶险。
潘金莲已经换下了一身劲装,穿上了一件方便活动的素色长裙,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簪子挽起,露出了光洁的额头和专注的侧脸。此刻的她,没有了平日里的妩媚与风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科研人员的、严谨而又迷人的魅力。
她的面前,摆放着一排奇特的琉璃器皿,有试管、烧杯、滴管,甚至还有一个结构精巧的酒精灯。这些,都是她根据“百宝箱”里的图纸,软磨硬泡,花费重金请京城最好的琉璃匠人秘密打造的。
萧明和林冲站在一旁,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扰到她。
只见潘金莲先是小心翼翼地用滴管吸取了少量水样,滴在一块干净的琉璃片上,放在酒精灯上缓缓加热。水分蒸发后,琉璃片上留下了一层淡黄色的、带着腥臭味的粉末。
“有杂质,而且是有机物。”潘金莲的眉头微微蹙起。
紧接着,她又取出一个小瓷瓶,从里面倒出一种无色的液体,滴在那粉末之上。只听“滋啦”一声轻响,粉末瞬间沸腾起来,冒出一股带着刺鼻酸味的白烟。
“这是……强酸反应?”萧明虽然化学知识忘得差不多了,但这点基本常识还是有的。
潘金莲点了点头,神色愈发凝重:“这水里,被人投了东西。而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经过特殊处理的毒物。”
她没有停下,继续进行着一项又一项在这个时代看来匪夷所思的“实验”。她用不同的试剂,测试着水样的酸碱度、沉淀反应,甚至还利用简易的过滤和蒸馏装置,试图将里面的成分分离出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酒精灯上的火焰,映着潘金莲专注而美丽的脸庞,也映着萧明和林冲紧张而期待的眼神。
终于,在经过近一个时辰的反复试验后,潘金莲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疲惫的脸上,却带着一丝揭开谜底的释然。
“我大概知道了。”她拿起一张白纸,用炭笔在上面画出了一个复杂的分子结构式,当然,这个结构式只有她和萧明能看懂个大概。
“这是一种混合毒素。”潘金莲指着纸上的图样,解释道,“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从腐烂的动物尸体上提取的‘尸毒’,经过了特殊的提纯和浓缩。这种毒素本身,就能引起败血症,导致高烧、昏迷。”
“但更歹毒的是,”她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寒意,“投毒的人,在里面还加入了一种从‘断肠草’中提取的生物碱。这种生物碱,会麻痹人的神经,破坏呼吸系统,这也是为什么病人会呼吸困难,最终窒息而亡。”
“最可怕的是,这两种毒素,被一种特殊的、由动物油脂和植物浆液混合而成的胶状物包裹着。这种胶状物,入水后会缓慢溶解,持续不断地释放毒素。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瘟疫会持续蔓延,而且越来越严重!”
听完潘金莲的分析,萧明和林冲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投毒,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精准的生化攻击!
“能解吗?”萧明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难,但不是无解。”潘金莲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既然知道了成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尸毒,需要用大蒜、艾草等至阳之物来克制;断肠草的生物碱,可以用绿豆、金银花来中和。至于那种胶状物,用生石灰可以有效分解和沉淀。”
她迅速地在纸上写下了一个药方,以及一套完整的防疫和水源净化方案。
“夫君,药方好办,但防疫和净化水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光靠我们几个人,根本不够。”潘金莲看向萧明。
萧明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他必须与时间赛跑,与那个隐藏在幕后的黑手赛跑!
第二天一早,整个汴京城都被一个消息引爆了。
城南福安坊爆发的“恶鬼索命”事件,并非鬼神作祟,而是有人在水源中投毒!而揭开这个惊天阴谋的,正是前段时间名声大噪的“济世堂”神医,萧明!
这个消息,正是通过“蜂巢”网络,在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蜂巢”的成员们,那些说书先生、茶馆小二、脚夫走卒,用最朴实、最接地气的方式,将这个故事加工、传播。
“听说了吗?福安坊那事儿,是有人投毒害人啊!”
“可不是嘛!听说那水,毒得很,喝了就发高烧说胡话,跟中了邪一样!”
“幸亏有‘济世堂’的萧神医啊!人家神医,不仅一眼就看出了是中毒,还连夜配制了解药和方子呢!”
与此同时,一张张由“济世堂”发布的告示,贴满了京城各处。告示上,不仅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瘟疫”的成因和预防方法(如戴口罩、勤洗手、喝开水、注意环境卫生),还公布了潘金莲开出的那个解毒汤药的药方,并声明,“济世堂”将免费为所有福安坊的百姓提供诊疗和汤药。
这一系列组合拳下来,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一方面,百姓的恐慌情绪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原来不是恶鬼索命,是有人下毒,而且神医已经有了法子!这给了在绝望中挣扎的福安坊百姓,一剂强心针。
另一方面,舆论的矛头,开始齐齐指向了官府的不作为。
“神医都把方子公布出来了,官府在干嘛?”
“还能干嘛?开封府的官老爷们,正忙着捞钱呢!哪有空管我们这些穷鬼的死活!”
“高太尉不是掌管禁军吗?这么大的事,他怎么不出兵封锁疫区,净化水源?”
一时间,民怨沸腾。
萧明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用民意,来倒逼官府,逼高俅做出反应。
“济世堂”门口,很快就排起了长龙。有来求医问药的,有来求取解毒汤药的,更多的,是自发前来帮忙的义工。
萧明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临时的“防疫队”。在他的指挥下,众人分工合作,有的负责熬制汤药,有的负责向百姓分发宣传单,讲解防疫知识,有的则在林冲和燕青的带领下,带着大量的生石灰和工具,浩浩荡荡地开赴福安坊,准备净化水源,清理环境。
整个“济世堂”,乃至整个京城的正义力量,都被调动了起来,形成了一股对抗瘟疫和黑恶势力的洪流。
萧明站在“济世堂”的二楼,看着楼下那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
潘金莲和林冲,一左一右,站在他的身边。
潘金莲的脸上,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她看着那些因为她的知识而得到救助的百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她挽着萧明的手臂,将头轻轻地靠在他的肩膀上,低声说道:“夫君,你看,我们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萧明能感受到她身体的柔软和内心的激动,他紧了紧手臂,将她拥得更紧。是啊,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个黑暗的时代,透进一丝光亮。
林冲没有说话,但她的眼神,却始终追随着萧明的身影。她看到他沉着冷静地指挥着人群,看到他耐心细致地为百姓答疑解惑,看到他眼中那份悲天悯人的情怀。这一刻,她觉得眼前的这个男人,身上仿佛散发着万丈光芒,让她有些目眩神迷。
她不自觉地,也向萧明靠近了一步。三人的肩膀,几乎要挨在一起。
一股微妙而温馨的气氛,在三人之间流淌。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这份宁静。
一名“蜂巢”的探子,神色慌张地跑了上来,附在燕青耳边低语了几句。
燕青的脸色,瞬间大变。
他快步走到萧明身边,沉声说道:“哥哥,慕容府有动静了!”
“他们派人,将城外那处秘密水源的看守,全部……灭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