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二公子,别来无恙。”
陆衍之强自按捺住心中的激动,想当初,他恳请母亲,前往福府提亲,岂料待母亲寻了媒人,正欲登门之时,恰逢她出嫁之日。
真可谓天意弄人。
那特别到令他第一次心动的姑娘,转瞬间便嫁作他人妇,为此,他消沉了许久。
“恕我冒昧了,如今,该称你一声夫人才是。”
翎儿今日身着红底黑纹骑马装,一头乌发在头顶挽成一个简约的发髻,发尾垂于身后,当真英姿飒爽,一点看不出是已婚妇人。
也难怪陆衍之会脱口而出唤她姑娘了。
翎儿却不知对方心中所想,“陆公子不必介怀,不过一个称呼罢了。”
这时,自陆衍之身后,陆续走出四五个年轻公子。
“陆兄,那我等先行一步,祝你日后步步高升,后会有期。”
“承你吉言,后会有期。”
“陆公子这是要入仕了?”
“今日正好往永安县上任,读了这许多年圣贤书,也想为一方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陆公子胸怀坦荡,智勇双全,百姓有你这样的父母官,是百姓之福。”
翎儿对他印象颇佳,由衷赞道。
陆衍之心下喜不自胜,伸手做了个请的手势,二人一路往酒肆外行去。
“夫人谬赞,身为一方父母官,若不能为百姓谋福祉,倒不如归家种番薯。”
翎儿听他所言有趣,亦轻快道:陆公子感悟深刻,若所有地方父母官都能有你这觉悟,百姓何愁吃不饱、穿不暖。”
二人且行且谈,至酒肆外,翎儿翻上马背。
抱拳一礼道:“陆公子愿你如鲲鹏展翅,平步青云,此去途中一帆风顺。我便先行一步了”
“多谢!夫人请。”
翎儿拉紧缰绳,驱马而去。
陆衍之立于原地,目送那道清丽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方才阔步离开。
能于上任前能邂逅她,实非陆衍之所料。
能亲耳听到她的称赞,他只觉心满意足,心境也随之舒朗。
或许是上苍怜爱,让他与往昔彻底诀别,此后便可全心全意做一方父母官。
青佑这几日代福煜堂往几处县城视察稻禾状况,刚进城就见到那个让她朝思暮想之人。
待人驱马远去,他才收回视线,望向那个与她交谈的男子。
粗略一眼还算仪表堂堂。
可他看翎儿的眼神却让他心生不喜。
哼,想来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看来自己不在这几日,某人倒是颇为逍遥,竟敢在外招蜂引蝶了。
回府后定要好生惩治一番,否则夫纲何存。
凤鸣居。
“夫人在何处?”
丫鬟应道:“夫人方回府,去了正房。”
青佑颔首,手举一礼盒,径直往正房而去。
~
翎儿匆忙赶回府,只丢给丫鬟一句话:“一会儿给我送一套寝衣。”
“是”,丫鬟话音还未落,翎儿已走出好远。
她迫不及待将自己沉入浴池中,这才觉得身心清爽。
今日在庄子不便沐浴更衣,身上油烟黏腻,让她周身不适。
正靠在池边沐发,闻得轻微的脚步声靠近,只当是丫鬟送寝衣进来。
依旧闭着双眼道:“放下便好,我这里无需伺候。”
她向来不喜他人伺候,即便当初成亲,也只肯留下两个丫鬟并一个嬷嬷。
青佑将手中的寝衣放于屏风后的衣架上。
行至池边蹲下:“我来伺候夫人沐发。”
翎儿蓦然睁眼,回过头便见青佑蹲在池边。
还未等她出言拒绝,他的长指已顺着插入发丝,在头顶轻轻按压揉捏。
翎儿僵着身子回过头,瞥了眼池子,好在每日丫鬟都会在池子里洒上许多花瓣,轻易看不清水下春光。
暗自松了口气。
青佑仿若未瞧见她的小动作,面上噙着笑问:“力道可还合适?”
“嗯嗯,按得甚好,不比丫鬟们的手艺差。”
“只是你方回来,怎好烦劳你亲自伺候我。”
“无妨,伺候自家夫人,乃是为夫分内之事。”
“若是你觉着过意不去,那稍后换你给我沐头,我这一路风尘仆仆,恰好需要清洗一番。”
好话赖话尽被他一人说尽。
翎儿只得默默应下。
如今青佑越发大胆,她察觉自己快要招架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