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的亮光在略显昏暗的宿舍里,像一颗骤然炸开的微小星辰。林知意几乎以为自己因为过度思虑而出现了幻觉。陆辰屿——这三个字清晰地显示在通知栏上,不带任何修饰,冷静得如同他本人。
她的心脏猛地一缩,随即失控般狂跳起来,撞击着胸腔,声音大得仿佛能溢出这个安静的空间。手指甚至有些发僵,悬在屏幕上方,迟迟不敢点下去。他会说什么?是关于那把伞?还是蛋糕?或者……是项目?
夏晚晴正敷着面膜,含糊不清地问:“谁啊?看你魂都吓飞了。”
林知意没有回答,只是深吸了一口气,用微微颤抖的指尖划开了消息。
消息内容简洁得一如他往日的风格,没有任何寒暄和前缀,只有一行字:
“跨学科项目,你参加吗?”
果然是因为项目。林知意说不清是松了口气,还是有一丝微小的失落。她盯着这行字,仿佛要从中解读出更多的含义。他为什么单独问她?是随口一问,还是……?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敲打,删删改改,最终回复了一个同样简洁,却花光了她所有勇气的答案:
“参加的。”
发送成功。然后便是焦灼的等待。每一秒都被拉得无比漫长。她紧紧握着手机,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连呼吸都放轻了。
夏晚晴察觉到她的异样,扯下面膜凑过来:“到底谁啊?让你这么紧张?”
“是……陆辰屿。”林知意的声音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干涩。
“什么?!”夏晚晴的声音瞬间拔高八度,一把抢过她的手机,看到那条消息后,激动得差点跳起来,“他主动问你了!他居然主动问你了!我就说!他肯定对你有意思!快,他回什么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夏晚晴的话,手机屏幕再次亮起。这次,陆辰屿的回复更快,依旧没有任何多余的修辞,直接得如同一道编程指令:
“要一起组队吗?”
“啊——!”夏晚晴发出一声压抑的尖叫,用力摇晃着林知意的肩膀,“组队!他邀请你组队!林知意!你成功了!你攻破了冰山的第一道防线!”
林知意被她摇得头晕,但大脑却异常清醒,或者说,是被这巨大的、突如其来的惊喜冲击得一片空白。血液仿佛在瞬间涌向头顶,耳边嗡嗡作响。他真的……邀请她了?不是她异想天开,不是她自作多情?
狂喜之后,一种近乎本能的惶恐迅速蔓延上来。她真的可以吗?她能跟上他的节奏吗?会不会因为她的无知和迟钝,拖累整个项目的进度,让他失望?那种即将踏入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怯懦,牢牢攫住了她。
“我……我不行的……”她下意识地退缩,声音带着不确定的颤抖,“我完全不懂技术,他们的讨论我都听不懂……到时候肯定会拖后腿。”
“林知意!”夏晚晴双手叉腰,摆出说教的姿态,“你画画时的自信呢?你跟他解释图层混合模式时的灵气呢?你怎么不行了?这个项目叫‘艺术与科技’,艺术排在前面!你就是艺术的部分!他陆辰屿技术再厉害,没有艺术的想象力,做出来的东西也只是冷冰冰的机器!他找你,恰恰说明他看到了你的价值!”
夏晚晴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林知意彷徨的心里。她想起了他认真听她解释的样子,想起了他看着她的感谢卡时专注的眼神。或许,在他那理性的评估体系里,她的“艺术”并非一无是处?
她重新看向手机屏幕上那行字——“要一起组队吗?”。没有客套,没有压力,只是一个简单直接的询问。这很像他的风格。那么,她的回答,也应该干脆利落,像他一样。
她深吸一口气,从夏晚晴手中拿回手机,指尖不再颤抖。她认真地、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敲下回复:
“好。我的艺术部分,请多指教。”
她选择了接受,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这不是依附,而是合作。
消息发送出去后,她将手机放在桌上,没有再像刚才那样焦灼地等待。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傍晚微凉的风吹拂着她发烫的脸颊。天空是深沉的蓝紫色,远处实验楼的灯火已经零星亮起,其中某一扇窗户后面,或许就有他。
她不知道他为什么会选择她。也许是因为那张卡片,也许是因为那个巧合的比喻,也许只是因为他暂时没有更合适的、懂艺术的人选。但无论如何,机会已经摆在了面前。像一个胆怯的玩家,被意外抛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全新副本,害怕之余,却也升腾起一股想要探索、想要征服的勇气。
几分钟后,手机再次响起。依旧是言简意赅的风格:
“嗯。明天下午三点,图书馆三楼讨论区,讨论初步方向。”
后面附了一个具体的座位号。
没有寒暄,没有 emoticon,直接切入正题。但这才是她所认识的陆辰屿。林知意看着这条消息,嘴角不由自主地微微上扬。她回复了一个字:
“好。”
放下手机,她转身看向自己的书桌,目光落在摊开的速写本和那些散落的画笔上。心跳依然很快,却不再是慌乱,而是充满了某种笃定的、向前奔涌的力量。她即将以一种全新的、始料未及的方式,正式闯入他的世界。
而此刻,在实验楼那间亮着灯的科技社活动室里,陆辰屿放下手机,视线从屏幕上那句“我的艺术部分,请多指教”上移开,落在了窗外沉沉的暮色中。他扶了扶眼镜,无人看到的眼底,掠过一丝极淡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