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屏幕上,那个由陆辰屿传来的、经过加密的Ip地址和时间戳,像一把淬炼过的密钥,瞬间插入了僵局的锁孔。林知意看着那行附言——“物理破坏实施者终端定位。监控干扰源发射点,同址”,心脏在胸腔里沉重而有力地搏动,愤怒与一种冰冷的清明交织在一起。
果然是他。顾云深。他不仅策划了破坏,还利用技术手段试图抹去痕迹,手段周密而卑劣。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将这条关键信息提供给了负责案件的警官和学校安保部门。警方技术科迅速对Ip进行了解析和定位,结果指向了医学院实验楼内部的一个特定区域——与顾云深常用的实验室位置吻合。时间戳也与监控失灵的时间段完全重叠。
铁证如山。
面对确凿的技术证据,校方和警方迅速采取了行动。顾云深被直接带走问询。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校园里传开,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个平日里温文尔雅、前途无量的医学院才子,瞬间形象崩塌,沦为众人议论和鄙夷的对象。
林知意没有去关注那些纷扰的议论。她在学校安排的专业修复师帮助下,开始了漫长而细致的画作修复工作。清理污渍,小心地拼接、裱糊被割裂的画布,再用特殊的颜料和技法,一点点弥补破损的笔触,覆盖那些恶意的涂鸦。
这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和细心的过程,如同修复自己受伤的心。每一笔落下,都像是在与那个隐藏在暗处的恶意对抗,宣告着它的失败。夏晚晴和周屿时常来陪她,帮她打下手,递工具,默默地支持着她。
修复《星屿·定格》那天,林知意格外小心翼翼。画面上两人紧握的手,是顾云深破坏的重点,伤痕也最深。当她用最细的画笔,一点点填补那被红色污渍覆盖的指尖,还原出原本紧密相连的线条时,眼眶忍不住再次湿润。
这不仅是在修复画作,更是在修复那份被恶意冲击过的、却依然坚定的信任与爱。
几天后,画作修复工作接近尾声。虽然仔细看仍能看出些许修补的痕迹,但整体的神韵和美感已经恢复,那些狰狞的伤口被巧妙地抚平,如同愈合后的伤疤,记录着伤痛,也彰显着坚韧。
傍晚,林知意独自留在空旷的美术馆里,进行最后的检查和调整。夕阳的余晖透过高窗,为修复一新的《星屿》系列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光,仿佛连画中的星光都变得更加璀璨动人。
她站在展厅中央,看着这些劫后重生的画作,心中百感交集。
就在这时,她随身携带的那个加密U盘(陆辰屿给她的那个),指示灯再次极快地闪烁了一下。这一次,她没有忽略。她立刻将U盘插入电脑。
U盘里,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新的文件夹,命名为【Restoration_module】(修复模块)。
里面是一个可执行程序,以及一行陆辰屿的备注:
【视觉增强算法,可辅助掩盖物理修复痕迹,提升画作展示效果。可选。】
他没有问她需不需要,只是将工具放在那里,将选择权完全交给她。
林知意看着那个程序,心里软成一片。他总是这样,在她需要的时候,默默准备好一切。
她运行了程序,界面弹出,提示她连接高清摄像头,对准需要处理的画作区域。她依言照做,将摄像头对准了《星屿·定格》上修复痕迹最细微的一处。
程序开始运行,屏幕上显示出复杂的图像处理界面,算法自动识别修复区域,并进行着肉眼难以察觉的色彩融合与纹理再生。几分钟后,屏幕上的画作图像变得浑然一体,几乎看不出任何破损过的迹象。
这不是掩盖,这是一种基于强大算力和对画面深刻理解的“再生”。
林知意看着屏幕上那幅近乎完美的《星屿·定格》,久久无言。她关闭了程序,没有将算法处理后的效果直接应用于实体画作。她觉得,那些细微的修复痕迹,也是这个故事的一部分,记录着他们的爱情曾经经历风雨,却更加坚固。
她走到那幅画前,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画面上两人紧握的手,仿佛能透过画布,感受到远方那个人传递过来的、永恒的温度。
她拿出手机,点开加密程序,输入:
【画已修复。风雨过后,星光更亮。】
她相信,他能懂。
这一次,程序的回应不再是冰冷的代码或系统提示。在那片星空的背景下,代表陆辰屿的那个小光点,缓缓地、却又无比坚定地,移动到了代表林知意的小光点旁边。
两个光点,紧紧地靠在了一起。
星芒在他们之间流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亮、更加密不可分。
就在林知意沉浸在这份跨越千里的无声陪伴中时,美术馆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负责案件的警官一脸严肃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证物袋。
“林同学,”警官的语气带着一丝凝重,“我们刚刚对顾云深的个人设备和网络活动进行了深度取证,发现了一些……新的情况。他不仅策划了这次破坏,似乎还……与境外某个不明组织,存在长期的数据交换。其中部分加密数据包的指向,与你男朋友陆辰屿所在集训营的项目……高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