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经过21小时的蜿蜒爬升与壮丽景色的洗礼,终于在第二天下午,缓缓驶入了拉萨火车站。
当广播里响起“各位旅客,拉萨站到了”的藏汉双语播报时,车厢里响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和期待的低语。
吕桦晨已经休息好了,精神焕发,脸上高原红的印记也淡了些。
他帮着林墨拿下一部分行李,再三道谢:“林墨哥,真的太感谢你了!不然我这一路肯定够呛。”
“别客气,相遇就是缘分。在拉萨注意安全,玩得开心。”林墨笑着与他告别,看着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汇入涌向出口的人流。
走出车厢,一股清冷而干燥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高原特有的凛冽。
阳光毫无遮拦地倾泻下来,明亮得刺眼,天空是那种在内地难以想象的、近乎透明的湛蓝。
这就是拉萨,海拔3650米的日光之城。
【直播已开启。标题:抵达拉萨!日光之城初印象】
直播间人数居高不下,观众们迫不及待地想通过林墨的镜头感受圣城:
【“终于到拉萨了!”】
【“天好蓝!阳光真好!”】
【“主播感觉怎么样?有高反吗?”】
【“快出站!想看布达拉宫!”】
林墨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胸腔内微微的压迫感,但得益于之前的高原适应和列车上的供氧,他并没有明显的高原反应。
“感觉还好,就是阳光太热情了,空气有点干。”他对着镜头说,同时小心地将小鱼饼从航空箱里抱出来,让它也适应一下新环境。
他预定的酒店就在八廓街附近,方便游览。
打车前往酒店的路上,林墨的镜头一直对着窗外。
拉萨的城市面貌与他想象中略有不同,既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更多的是充满藏式风情的建筑,街上行走着许多身着传统藏袍的民众,转经筒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芒,一种浓郁而独特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
最让直播间沸腾的一幕,是当车辆转过一个弯,远处,红白相间的布达拉宫依山巍峨耸立,在湛蓝天空的映衬下,庄严、圣洁、气势磅礴,仿佛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布达拉宫!是布达拉宫!”】
【“太震撼了!比图片上看着还要宏伟!”】
【“泪目了,有生之年一定要去一次!”】
【“主播快找个好角度直播!”】
办理好入住,稍作休整,林墨便迫不及待地带着设备和小鱼饼,融入了拉萨最富盛名的八廓街的人流中。
八廓街,这条环绕大昭寺的千年转经道,是拉萨的灵魂所在。
青石板路被岁月和无数朝圣者的脚步磨得光滑发亮。
空气中弥漫着酥油茶、藏香和阳光混合的独特气味。耳边是听不懂却充满韵律的诵经声、转经筒转动的嗡嗡声、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的惊叹声。
林墨没有特定的目的地,只是随着人潮慢慢行走,镜头贪婪地捕捉着一切:穿着鲜艳藏装、佩戴着华丽绿松石和珊瑚饰品的藏族阿妈;街边售卖着各式藏族手工艺品、唐卡、藏香的小摊贩;还有那些坐在墙角晒太阳、脸上刻满风霜却目光平和的老人……
【“好喜欢这种氛围,感觉心灵都被净化了。”】
【“那些首饰好漂亮!就是肯定很贵……”】
【“主播走慢点,看不过来了!”】
林墨走得很慢,一方面是适应海拔,另一方面是不想错过任何细节。
他甚至在一个甜茶馆门口停下,学着当地人的样子,进去要了一壶甜茶,坐在长条凳上,慢慢喝着,感受着这份喧嚣中的宁静。
就在这时,一个约莫七八岁、脸蛋红扑扑的藏族小男孩,好奇地凑到林墨脚边,盯着他肩头小鱼饼的宠物背包看。小鱼饼也好奇地“喵”了一声。
小男孩抬起头,用生硬的汉语问:“哥哥,猫猫?”
林墨笑着点点头,把小鱼饼抱出来给他看。小男孩想摸又不敢摸的样子可爱极了。林墨鼓励地拉着他的小手,轻轻摸了摸小鱼饼的背。
小男孩开心地笑了,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
小男孩的奶奶,一位穿着传统藏袍的阿妈走过来,慈祥地笑着,递给林墨一小块用干净手帕包着的风干牦牛肉干,用藏语说着什么,虽然听不懂,但那份善意是共通的。
林墨连忙道谢,接过牛肉干。
这简单而温暖的互动,被镜头记录下来,让直播间的观众感受到了拉萨淳朴的民风。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八廓街的石板路上,洒在信徒们的背上,给整个街道镀上了一层温暖而神圣的光辉。
林墨结束了一天的直播,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初步敬畏与好感。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
布达拉宫、大昭寺、色拉寺的辩经、以及更多藏在这座城市角落里的故事,正等待着他去慢慢探索。
他的拉萨之旅,注定是一场深入文化与心灵深处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