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心中一颤,放轻脚步,想要上前与小女孩交流。
然而,他的靠近立刻引起了那些正在劳作男人们的警觉。
他们停下手中的活,齐刷刷地抬起头看向林墨。
当看到他干净整洁的衣着和手中的相机时,他们的眼神瞬间充满了戒备、自卑,甚至是一丝恐惧,纷纷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一个看起来年纪稍长、像是领头的男人站起身,挡在了林墨和小女孩之间,他搓着布满伤口和老茧的手,语气带着谦卑却又坚决:“先生,您好。这里……这里不是游客该来的地方,味道不好,也很脏。您是不是迷路了?”
林墨立刻用流畅的印地语回应,语气温和:“不,我不是迷路的游客。我只是好奇,想过来看看,了解一下你们在做的工作。”
说着,他举起了手中打包的、还散发着食物香气的崭新餐盒,脸上露出毫无恶意的、真诚的笑容,“顺便,带了些吃的。”
食物的香气在充斥着化学气味的空气中显得格外诱人。
旁边几个一直沉默的男人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目光渴望地看向那个袋子。
领头的男人——拉姆,看到林墨流利的本地语和明显的善意,尤其是那包食物,紧绷的神情稍微放松了一些。
他犹豫了一下,侧身示意:“外面脏,先生要是不嫌弃,请里面坐吧。”
拉姆所谓的“家”,只是一个稍大些的棚屋,里面光线昏暗,地上铺着草席,几乎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
林墨在一个低矮的木凳上坐下,将打包的食物递给拉姆。拉姆感激地接过,分给了旁边的同伴们。
林墨又从自己的背包里掏出了几个原本以备不时之需的、独立包装的小蛋糕,递向那个一直好奇地看着他的小女孩。
“莉拉,快谢谢先生。”拉姆对小女孩说。
小女孩——莉拉,怯生生地走上前,接过蛋糕,却没有立刻吃,只是用那双大眼睛看看林墨,又看看自己的父亲。
林墨帮她撕开包装,柔声说:“吃吧,莉拉,这个很甜的。”
莉拉这才乖巧地坐到一旁的草席上,小口小口地、珍惜地吃了起来,嘴角沾上了奶油,显得格外惹人怜爱。
直播间的观众看到这里,心都被揪紧了:
【莉拉好乖啊,看得我好心疼。】
【她写字的样子真让人动容,在这样的环境里还渴望知识。】
【这些工人的手……天啊,看着都疼。】
【莉拉肯定很少吃到这样的零食。】
看到林墨对莉拉的友善,拉姆最后一丝戒备也放下了。
他叹了口气,向林墨敞开了心扉。
“先生,我们是瓦尔米基家族的,”拉姆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世代都是做这个的。”他指了指外面的皮革,“在很多人眼里,我们的工作是最‘污秽’的,碰过皮革的手,碰过我们的人,都会变得‘不洁’。”
他讲述了达利特社区面临的困境:他们的孩子很难进入公立学校,即使进去了也会被孤立歧视;他们不能使用高种姓社区的水井,否则会遭到殴打和驱赶;他们甚至不被允许进入一些神庙,死后也只能在指定的、远离公共火葬场的偏僻角落焚烧。
“我们生来就有罪吗,先生?”拉姆抬起头,那双被生活磨砺得有些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无法理解的痛苦和沉重的迷茫,“为什么我们努力工作,只想让孩子吃上一口饱饭,却要承受这样的对待?我们的灵魂,难道天生就是肮脏的吗?”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重重地压在了林墨的心头,让他几乎窒息。直播间的弹幕也出现了短暂的凝滞,所有人都被这直击灵魂的拷问所震撼。
弹幕在短暂的停滞后,爆发出了强烈的情绪和讨论:
【天啊……‘生来有罪’……这句话太让人心碎了!】
【都21世纪了,怎么还有这种根深蒂固的歧视!】
【看得我好无力,这种延续千年的问题,个人力量怎么改变?】
【他们只是想在活下去的同时,保有最基本的尊严啊!】
林墨沉默地听着拉姆的诉说,看着眼前这群被无形的枷锁束缚在河滩上、从事着“不洁”工作却依然努力生存的人们,还有那个在沙地上书写着微弱希望的莉拉。
他的眉头紧锁,内心翻涌着同情与愤怒,但更多的是在急速思考。
“拉姆,”林墨的声音打破了沉重的寂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请相信我,你们没有罪,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判定一个人生而有罪。这不公平,我会想办法帮助你们。”
他示意拉姆和工友们先享用他带来的食物,自己则起身,走到了棚户区边缘,面对着在夜色下缓缓流淌、倒映着对岸零星灯光的亚穆纳河。
晚风吹拂着他额前的头发,却吹不散他心头的凝重。
他需要更深入地理解这个问题。意念微动,林墨沟通了脑海中的系统:
【兑换资料包:【印度种姓制度现状、法律与社会实践深度解析】】
【消耗情绪值:1500点】
【确认兑换?】
确认。
瞬间,海量的信息流涌入他的意识——印度宪法对种姓歧视的明确废除、旨在保护“表列种姓”(即达利特)的诸多法律条文、这些法律在基层执行中面临的巨大阻力、种姓观念如何渗透在教育、就业、婚姻等方方面面,以及许多致力于消除种姓歧视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工作策略……
片刻之后,林墨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他明白了,这不仅仅是个别人的偏见,而是一张渗透在社会毛细血管中的、巨大的结构性网络。
简单的金钱或物资捐赠,如同杯水车薪,无法撼动这坚固的壁垒。
他走回棚屋,对刚刚吃完食物、脸上带着感激和一丝期盼的拉姆说道:“拉姆,我明白你们面临的困境了。这需要一些时间和方法。明天,我还会再过来,我们详细谈谈。请相信我,我们一起来想办法。”
拉姆和工友们听到林墨明天还会再来,眼中燃起了希望的光。他们纷纷双手合十,用印度最传统、最诚挚的方式向林墨表达感谢:“谢谢您,先生!”
离开棚户区,返回酒店的路上,林墨的心情依旧沉重。
他一边走,一边与直播间的观众探讨。
“朋友们,大家都看到了,也听到了。拉姆他们需要的,不是一顿饭,或者一些临时救济。”
林墨对着镜头,语气严肃而认真,“如果我们只是给一些钱或者食物,可能能缓解他们一时的困难,但无法改变他们被歧视、被排斥的现状,无法让莉拉这样的孩子获得应有的教育和未来。我们必须思考更根本的解决办法。”
他叹了口气,坦诚道:“但说实话,印度的种姓歧视问题盘根错节,深入到文化和宗教层面,极其顽固。靠我一个外来者直接去对抗整个社会观念,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大的麻烦。我们需要找到更巧妙、更可持续的切入点。”
就在这时,一条弹幕划过屏幕,提出了一个直达核心的问题:
【墨哥,看你一路走来帮助了那么多人,从孟加拉到印度,你会觉得累吗?有时候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力量相比起庞大的社会问题,太渺小了?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林墨看到这条弹幕,脚步微微一顿。他站在德里夜晚的街头,身后是川流不息的车灯,脸上露出了深思的神情。
他对着镜头,非常真诚地回答道:“老实说,在开始直播旅行之前,我可能并不是一个……特别主动去帮助别人的人。更像是一个普通的、过着自己生活的年轻人。”
他顿了顿,仿佛在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的变化。
“但是,”他的语气变得坚定而温暖,“当我踏上这条路,拥有了这么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当我知道有成千上万的眼睛通过我的镜头在看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人和我一样,会因为陌生人的苦难而心痛,会因为微小的改变而欢欣……尤其是,当我自己也确实拥有了一些能力之后……”
他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坦率:“我发现自己真的无法转过身,假装看不见。那种‘想要做点什么’的冲动,会不由自主地涌上来。看到拉姆和莉拉的眼睛,我就无法说服自己心安理地离开。”
他深吸一口气,引用了那句经典的话语,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力量: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我拥有的关注度、我的直播平台、我的一些技能,这些都是我的‘能力’。既然拥有了,我就觉得,我有责任去为那些无法被看见的人发声,有责任去尝试撬动哪怕一丝一毫的改变。也许我的力量对于整个问题来说很渺小,但对于拉姆、对于莉拉,哪怕只能让他们的生活有一点点向好的转变,我觉得,这一切就是值得的。累,或许会有一点,但更多的是……充实和问心无愧。”
这番真诚的剖白,深深打动了直播间的所有观众:
【泪目了……墨哥真的好真诚!】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墨哥践行着这句话!】
【从你的眼睛里能看到光,这就是我们一直支持你的原因!】
【没错!哪怕只改变一个人,也是星星之火!】
【支持墨哥!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说!】
林墨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支持和理解的话语,脸上露出了释然和感动的笑容。心中的些许迷茫被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清晰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