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5日下午2点,浪潮传媒Ip开发部的会议室。
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摊开的剧本大纲上,标题《西域歌者》四个字格外醒目。高浪坐在主位,手里捏着一支笔,目光扫过Ip开发部总监周婷、艺人部总监陈凯、编剧张悦,还有刚从《暖阳之下》片场赶回来的热巴——她穿着简单的白色t恤,手里紧紧攥着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期待又带着一丝紧张。
“先说说《西域歌者》的核心设定。”周婷率先开口,将剧本大纲推到热巴面前,“这是我们为你量身构思的现实题材Ip,主角‘阿依娜’是新疆哈萨克族音乐人,从小跟着爷爷学冬不拉,长大后到上海音乐学院求学,却因‘民族音乐小众’遭遇歧视,甚至被导师建议‘放弃冬不拉,改学流行音乐’。她没有妥协,反而带着冬不拉走遍新疆各地采风,收集濒临失传的民间曲调,最后在东南亚‘丝绸之路音乐节’上,用融合了新疆民乐与东南亚音乐的作品,让民族音乐走向国际。”
热巴的眼睛瞬间亮了,手指轻轻划过“阿依娜采风”的情节描述,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这个角色太像我了!我小时候也跟着奶奶学过冬不拉,还去伊犁草原听老人们唱民歌,那些曲调真的特别美,要是失传了太可惜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阿依娜在上海遇到的歧视,我之前去内地参加选秀时也遇到过——有人说‘新疆艺人只能演少数民族角色,做不了主流音乐’,这种委屈我太懂了,一定能演好!”
陈凯笑着点头:“这就是我们选择这个角色的原因——第一,你有新疆生活经历,能理解阿依娜对民族音乐的感情;第二,你会冬不拉、会新疆舞,剧中‘阿依娜弹冬不拉采风’‘在草原上跳舞’的戏份,你不用刻意模仿,就能自然呈现;第三,你刚在东南亚完成《暖阳之下》的宣传,有一定的受众基础,剧中‘东南亚音乐节’的情节,能衔接你的海外资源,实现‘角色-艺人’的双向赋能。”
就在这时,编剧张悦突然提出一个顾虑:“但有个问题——阿依娜的角色需要大量‘情感爆发戏’,比如爷爷去世后,她在草原上弹冬不拉唱挽歌的戏份,还有在音乐节上面对质疑时的即兴演唱,这些都需要很强的演技支撑。热巴之前演的阿依古丽,虽然成长线清晰,但情感戏多是‘温和的坚定’,这种‘极致的悲伤’和‘热血的反击’,对她来说是新的挑战,她能接住吗?”
热巴立刻抬头,语气坚定:“我可以!张老师,我已经开始准备了——上周我特意去新疆阿勒泰,拜访了哈萨克族民间音乐人哈力,他教了我很多冬不拉的演奏技巧,尤其是‘悲伤曲调’的指法;我还看了很多民族音乐人的纪录片,学习他们面对困境时的眼神和神态。要是有需要,我可以提前一个月进组,和哈力老师一起采风,体验阿依娜的生活。”
为了证明自己,她还从包里拿出一个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是她模仿“阿依娜挽歌”的演唱,声音低沉又带着穿透力,冬不拉的旋律悲伤却不绝望,听得在场的人都沉默了。张悦惊讶地挑眉:“这水平完全够了!尤其是最后那段‘即兴转音’,把阿依娜对爷爷的思念都唱出来了,比我想象中好太多。”
然而,会议进行到一半,陈凯的助理小林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脸色有些复杂:“陈总监,高总,星光传媒刚才发了消息,他们也要拍一部‘新疆音乐题材’的剧,叫《草原歌声》,还邀请了刚从韩国回来的爱豆林潇潇担任女主,声称要‘打造首部新疆流行音乐Ip’,抢在我们之前开机。”
这个消息让会议室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周婷皱着眉:“星光这是故意针对我们——他们知道《西域歌者》是为热巴量身定制的,就用同类题材抢市场,林潇潇虽然没演过戏,但有韩国粉丝基础,加上星光的流量炒作,可能会分流我们的受众。”
热巴的眼神也暗了下去,手指紧紧攥着笔记本,小声说:“林潇潇……我知道她,之前在选秀节目上见过,她确实很会炒热度,但她根本不懂新疆音乐,连冬不拉都不会弹,怎么演音乐人?”
高浪却很平静,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星光只懂‘流量炒作’,不懂‘文化内核’,这正是我们的机会。第一,《西域歌者》的采风情节,我们会和新疆文旅厅深度合作,邀请哈力老师担任音乐总监,所有民间曲调都来自真实采风,确保文化真实性;而《草原歌声》的剧本我看过,里面把新疆音乐简化成‘扭脖子跳舞+喊麦’,完全是刻板印象,观众早晚会看腻。”
他顿了顿,看向热巴,语气带着鼓励:“第二,我们可以提前放出‘热巴采风vlog’,让观众看到你如何跟着哈力老师学冬不拉、如何记录民间曲调,展现你的用心;同时,联系东南亚‘丝绸之路音乐节’组委会,让他们官方宣布《西域歌者》将实景拍摄音乐节场景,甚至邀请你作为‘中国民族音乐代表’,在今年的音乐节上演唱剧中主题曲——这既是角色宣传,也是你的个人资源,一举两得。”
这个提议让热巴瞬间重拾信心,她立刻说:“我明天就可以去阿勒泰采风!哈力老师说愿意带我去草原找老艺人,我还可以用印尼语和东南亚音乐人沟通,看看怎么把新疆民乐和甘美兰乐器结合,让主题曲更有国际感。”
接下来,团队又细化了角色的“成长线设计”:为了避免阿依娜的形象过于“完美”,加入“她曾想过放弃”的细节——在上海求学时,她偷偷把冬不拉锁进柜子,甚至报名了流行音乐培训班,直到看到爷爷寄来的“民间曲调录音带”,才重新找回初心。“这个细节能让角色更真实,也能让观众看到你的演技层次——从迷茫到坚定,从自卑到自信。”导演宁浩通过视频连线补充道,“我还想在剧中加入‘阿依娜教上海小朋友弹冬不拉’的情节,展现‘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题,这样角色的格局更大,也更符合政策导向。”
热巴立刻在笔记本上记录:“我可以教小朋友弹简单的《黑走马》旋律!之前在新疆做公益时,我教过牧区的孩子,有经验。”她还提出一个想法,“能不能让阿依娜在采风时,遇到一个‘坚持用汉语唱新疆民歌’的老爷爷?这样可以展现‘新疆文化是多语言、多民族融合的’,就像《暖阳之下》里的主题一样。”
宁浩立刻赞同:“这个想法很好!我会让张悦编剧修改剧本,加入这个角色,还可以邀请新疆老艺术家阿布都客串,增加剧集的真实性和文化厚度。”
会议结束时,高浪把热巴叫到办公室,递给她一份“角色成长计划表”——上面详细列出了“前期准备(采风、乐器培训、演技训练)”“拍摄阶段,情感戏重点场次分析”“后期宣传,东南亚音乐节联动、新疆文旅推广”三个阶段的具体安排,甚至标注了“每周和宁浩导演沟通一次角色理解”“每月去新疆采风一次”的细节。
“这个角色对你很重要。”高浪看着她的眼睛,语气认真,“阿依古丽让观众认识了你,阿依娜会让观众记住你——记住你是一个会唱歌、会弹琴、能演好复杂情感戏的演员,而不只是‘新疆美人’。我希望你能通过这个角色,打破标签,成为真正的实力派,甚至像杨蜜一样,走向国际。”
热巴接过计划表,眼眶有些泛红,用力点头:“高总,谢谢你——谢谢你相信我,给我这么好的角色。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会把阿依娜演活,把新疆的民族音乐通过剧集,带给更多人。”
走出办公室时,热巴拿出手机,给远在新疆的奶奶打了个电话:“奶奶,我要演一个弹冬不拉的音乐人啦!等我拍完,就带你去东南亚看音乐节,让你听听新疆的音乐在国外多受欢迎!”电话那头传来奶奶的笑声,热巴的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知道,这不仅是一个角色,更是一次机会,一次让家乡文化被看见、被热爱的机会。
而此刻的星光传媒总部,刘总监(延续前文反派角色)看着《草原歌声》的剧本,嘴角却没有笑意——他收到消息,新疆文旅厅明确拒绝与星光合作,理由是“《草原歌声》歪曲新疆音乐文化”;甚至连林潇潇的粉丝都在质疑“她连冬不拉都不会,怎么演音乐人”。他不知道,当浪潮传媒用“真实文化内核”和“艺人用心准备”打动观众时,他的“流量炒作”早已注定失败。
7月10日,《西域歌者》正式官宣,同时放出热巴在阿勒泰采风的vlog——视频中,她跟着哈力老师学弹冬不拉,和草原上的老艺人一起唱歌,眼里的光让观众瞬间共情。#热巴 西域歌者 采风#的话题当天冲上微博热搜第二,新疆文旅厅官微还转发了视频,配文:“期待《西域歌者》让更多人看见新疆民乐的美!”
看着热搜上的好评,热巴坐在阿勒泰的草原上,抱着冬不拉轻轻弹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