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花望着白家田地里忙碌的牲口,语气里满是一股化不开的酸意,撇了撇嘴说道:“瞧瞧白家,又是壮实的牛,又是能干活的骡子,这春耕的速度更快,万门哪里比得上。”
段守田眼皮轻轻一抬,眼底飞快掠过一丝不屑,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冷笑,直接开口道:“刘小花,你只瞧见白家春耕快,人家盖了青砖大瓦房,还做着腐竹生意,更是买了牛与骡子,你只有羡慕的份。”
广财的目光黏在白家油光水滑的牛,耐力十足的骡子,她眼中满是藏不住的羡慕,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与向往,叹着气说道:“要是我家也能有一头牛,就好了,家里本就劳动力少,这春耕从早忙到晚,真是快累死人了。”
白家的田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春耕景象,白青山攥着缰绳,稳稳牵着骡子,在前面犁地,骡子蹄子踏的泥土翻飞,翻出的土垄整齐又松软;
云霜挎着竹篮跟在后面,将玉米种子顺着犁沟均匀撒下,动作麻利;
不远处白青峰也牵着牛犁地,步伐沉稳,他时不时扶着犁把,调整深浅;
秋月也挎着竹篮,与云霜默契十足地保持着节 奏播种。
白靖渊,白青松也没有闲着,一个跟在后面耙平土块,一个帮忙捡田间碎石,田地里是锄头,犁翻动泥土的声响。
白家院子里,是另一番热闹的景象,周华不用下地,她坐在躺椅上,偶尔抬眼望向天空,听着远处的动静。
四个孙女各司其职,白月月在鸡窝旁撒玉米粒喂鸡,咯咯的鸡叫声,此起彼伏;
白悠悠拎着半桶猪食,往猪圈走去,脚步噔噔响;白灵灵与白甜甜拿着扫帚,仔细扫着院子。
一大清早,五个孙子背着书袋去私塾,里面传出朗朗读书声。
家里做饭,由三个儿媳妇轮流做,今天轮到周诗,她系着青布围裙,在灶台前忙活着,厨房里飘出淡淡米香,等着在田间劳作的人,回来吃饭。
今年春耕时,白青松跟往年一比,像是换了个人,他 握 着锄头耙平犁好的田垄,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庞往下淌,也只是抬头胡乱抹了一把,更没提一句,“渴了,累了。”
要是搁以前,白青松干不了一会儿活计,就开始找理由,他拎着水壶,一边往田埂跑,一边大喊道:“嗓子冒烟了,要喝水缓缓,要歇小半晌。”
白青松直起腰,揉着腰杆,叹了一口气,有气无力的说道:“我的腰像是要断了一样,得歇一会儿,才能接着干。”
白青松往田埂边一坐,任凭怎么催促,他都磨磨蹭蹭不肯动,净想着偷懒耍滑。
白靖渊停下手里的锄头,直起腰歇了一口气,他的目光落在骡子身上,又扫过牛身上,眉头微微蹙起。
白靖渊抹了一把额头的汗水,心里暗自琢磨着,按理说有了牛与骡子,犁地该比往年轻松,可春耕的进度,反而慢了许多。
白靖渊想起往年春耕时,五个孙子早就下地,白瑾,白瑜,白浩帮着捡田地的碎石;白逸和白辰送装玉米种子的竹篮,他们虽说年纪不大,却能帮忙做很多事。
如今私塾已经开学,五个孙子都去念书,平白少了五个能干活的半大小子,单靠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妇忙活着,难免有些吃力。
白靖渊轻轻叹了一口气,又开始干农活,想加快速度,不要耽误了播种的好时节。
白青青眼中满含期待,又透着一股想帮忙,又馋嘴的可爱模样,声音软软的说道:“娘亲,今天做什么好吃的,我帮您烧火吧!”
自从白青青穿越到古代,也许别的没有学好,但烧火这事,她越来越熟练。
往日里帮着周诗守在灶台前,白青青添柴,控火,拨灰一气呵成,火候掌握的刚好。
周诗都夸赞女儿,“比经常做饭的妇人,还要做的更好。”
白青青偏爱古代的柴火灶,灶膛里烧着干柴,火苗裹着大铁锅,受热均匀,又带着一股烟火气。
尤其是在焖米饭时,锅底会结出一层金黄酥脆的锅巴,混着大米清香,比现代电饭煲做的,多了几分焦香。
每次揭开锅盖时,那一股热气裹着米饭香,总让白青青忍不住流口水。
听白青青这话,周诗眼中满是对眼下日子的满足,灶间烟火暖,女儿绕膝旁,田地里家人忙活着,桩桩件件都透着踏实与安心。
周诗一边切着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边笑着应道:“青青,你烧火可要小心一点,不要靠灶膛太近,免得被火星子烫着。”
周诗把切好的五花肉,放入瓷盆里腌渍,又接着说道:“你爷爷,爹爹,大伯,大伯母,二伯,二伯母,都在地里忙着春耕,你奶奶特意吩咐,要做三道肉菜,好好补补身子。主食是大米饭,知道你喜欢吃锅巴,一会儿娘亲把锅底,那一层焦香的锅巴,全都留给你,不让你哥哥,姐姐们吃。”
一听这话,白青青用力点点头,生怕周诗忘记,她一副期待的模样,激动的说道:“娘亲,您对我太好了,您不要忘了,一定要把锅巴,全都留给我。”
白青青一想到米饭锅巴,嘴里就忍不住泛起口水,她仿佛已经闻到那一股焦香味。
白青青想象着一口咬下去时,“咔嚓”一声脆响,米粒的清香,混着焦脆的口感,在舌尖蔓延开来。
白青青只觉得那金黄酥脆的锅巴,绝对是世上最美味的吃食,比任何零食,都要好吃。
周诗停下手中的动作,伸手揉揉女儿的发顶,眼中盛满化不开的温柔,连声音都软了几分,笑着应道:“青青,我记着呢,肯定忘不了,等米饭焖好,一定给你留一个完整的锅巴,谁也不跟你抢。”
白青青刚准备往灶膛里添柴,她目光不自觉落在周诗的衣裳上,那是一身绣着细碎花纹的苗绣春衣,青底上缀着浅粉色的桃花,嫩黄色的迎春花,针脚细密,花色鲜活,衬得周诗眉眼,都柔和了几分。
白青青顿时忘了添柴,她站起身看着周诗,语气里满是惊喜,夸赞道:“娘亲,您身上这一件苗绣春衣,真好看,这上面绣的花,像是真的一样。穿在您身上,衬得您更加好看。”
听了这话,周诗低头看一眼,自己身上的苗绣春衣,嘴角勾起一抹浅浅的笑意,声音中藏着几分温柔,她打趣道:“宝贝女儿,你嘴真甜,什么好看不好看,我都成老太婆,穿再好的衣裳,也年轻不了几岁。”
周诗嘴上这般谦虚,她偷偷扫一眼,身上的苗绣春衣,指尖下意识碰触衣摆上的花纹,她眼底闪过一丝藏不住的欣喜,这年头新衣裳,不是人人都能穿的起。
周诗这两身苗绣衣裳,是过年前特意做的,一身厚实的冬衣,绣着耐寒的腊梅,穿着既暖和,又体面;
另一身是这件春衣,缀着鲜活的春花,天暖和了,穿着正合适。
周诗想着自己能有这两身像样的衣裳,再看看身边乖巧懂事的女儿,她很是心满意足,手上做饭的动作,都加快了几分。
一听周诗说自己老,白青青脸上露出认真的神情,她语气里满是笃定的说道:“娘亲,您才不老,我知道一个保养法子,等我找到材料,做出来,您一定要试试。用了之后,皮肤会变得白皙光滑,保管您年轻几岁。”
白青青心里盘算着,她想把 qq 农场里的灵泉水掺进面膜里,再配上蜂蜜与鸡蛋清,那滋养效果肯定好。
白青青转念一想,在古代蜂蜜是稀罕物,鸡蛋也是给家人补身子,用这两样做面膜,太过奢侈,家人定然舍不得。
白青青琢磨起来,她暗自下定决心,要想个法子,找一些寻常人家易得,花银子又少的材料,再配上灵泉水,做一款既便宜,又好用的面膜。这样既能娘亲保养皮肤,又不会浪费家里的东西。
哪有女子不爱美,又哪有女子不盼着能年轻几岁。听女儿这么说,周诗脸上顿时染上笑意,她摸了摸脸,想起年轻时,皮肤细腻光滑。
周诗心里对容貌的“在意”,像是被春风拂过草芽一般,悄悄冒了头,她整颗心都蠢蠢欲动起来。
若是真有这样的法子,能让自己皮肤变好一些,看着能年轻几岁,谁又能不动心呢!
周诗眼中满是惊喜与期待,她被女儿的话,勾起了好奇心,赶紧问道:“青青,你说的是真的,世上真有保养皮肤的法子吗?”
白青青用力点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的神情,毫不含糊的说道:“娘亲,您放心,等这几天,我把面膜弄好,您试试,看好用不好用。”
白青青在心里暗自琢磨着,自己穿越前,好歹是一个开自助火锅店的老板,虽说店里忙的脚不沾地。
但白青青对自己的脸,从来都不含糊,梳妆台上摆的都是成套的高级护肤品,有精华,面霜,面膜,贵的,好用的东西。她都一一试过,就连成分表,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论起保养皮肤,白青青可是很有心得,她知道不同肤质,该用什么成分,也清楚怎么搭配,才能让效果翻倍,偶尔还会自己制作天然面膜,比照着美妆博主的教程,调整比例。
如今不过是给娘亲做一款保养面膜,有了灵泉水,这个“秘密武器”打底,再配上那些平价天然材料。
这一点小事,根本难不倒白青青,她连去哪里,怎么找材料,都想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