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终于彻底退去,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土地和亟待重建的家园。但阳光重新普照大地,空气中弥漫的不再是潮湿的恐慌,而是劫后余生的希望和泥土的清新气息。
完成任务的解放军各部,开始陆续收拢队伍,整理装备,准备按照一贯的纪律和作风,不打扰地方,悄悄撤离,奔赴新的需要他们的地方,或是返回驻地休整。
然而,百姓们早已料到了这一点。
这些日子,军民鱼水情深,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战士们舍生忘死、泥浆满身的形象早已深深烙在每一个幸存百姓的心中。尤其是那个年纪最小、却几次三番创造奇迹、最后差点把命丢在堤上的“小英雄”傲天,更是让全城百姓牵肠挂肚。
不知是谁最先发起的,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几乎是在各部队驻地外围布下了“天罗地网”,派了人轮流“盯梢”,就为了防止子弟兵们“不声不响地跑了”。
这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一支完成了最后消杀和清理任务的部队,整理好行装,准备登车离开。带队的军官小声下达指令:“动作轻点,别吵醒乡亲们。”
战士们默契地点头,无声地列队,准备上车。
突然!
“解放军要走了!不能让他们悄悄走了!”一声嘹亮的呼喊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仿佛一声号令,从两旁瞬间涌出了成千上万的百姓!男女老少,拄着拐杖的、抱着孩子的、扶着老人的……他们早已等候多时!瞬间就把队伍和军车围了个水泄不通!
“同志!不能这么走啊!” “你们是我们的大恩人呐!哪能这么悄悄就走了!” “让我们送送你们!让我们谢谢你们!”
人们激动地喊着,拉着战士们的手,往他们怀里、口袋里塞东西。煮熟的鸡蛋、刚蒸好的馒头、甚至还有针脚细密的鞋垫……东西不一而足,却都代表着最朴实、最真挚的心意。
战士们手足无措,连连推辞:“乡亲们,使不得!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不能要!” “必须拿着!你们不吃饱,怎么有力气保家卫国!”一位老大娘几乎是“强行”把一篮子鸡蛋塞进一个年轻战士的怀里,眼泪汪汪,“孩子,看你瘦的,多吃点……”
场面一时间有些“混乱”,却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温情。
带队的军官看着这一幕,眼眶发热,他知道,这次是“走不了”了。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军装,向着乡亲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谢谢乡亲们!我们心领了!但东西真的不能收,这是纪律!”
“纪律也得讲人情!”一位老爷爷嗓门洪亮,“没有你们,我们这家早就没了!这点东西算什么!今天你们不收,就是看不起我们老百姓!”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时,更大的动静传来了。
有人高喊:“小英雄!小英雄在哪?不能让小英雄也悄悄走了!”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只见傲天在搀扶下,也来到了现场。他出院不久,身体还未完全恢复,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精神很好。他本来也想悄悄随部队离开,没想到百姓们也想“堵”他。
“小天!” “小英雄!” 人群顿时更加激动了。
看到傲天,带队的军官灵机一动,高声对乡亲们说:“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们全体官兵,还有我们的小英雄傲天,都收到了!但军队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你们如果真要谢,就让我们整齐列队,你们好好看看我们,我们也好好看看你们守护下来的家园!这样行不行?”
百姓们安静了一下,然后纷纷喊道:“行!但你们必须接受我们的欢送!”
于是,一场自发而盛大的欢送仪式开始了。
战士们无法再“悄悄”离开,他们整理好军容,以最挺拔的姿态,列队行进。百姓们夹道相送,长长的队伍从驻地一直排到了城外。
锣鼓敲起来了!秧歌扭起来了!小朋友们拿着鲜花,喊着“解放军叔叔辛苦了!”“向解放军叔叔学习!”
“向英雄学习!向解放军致敬!”的横幅挂满了街道两旁。
鸡蛋、水果等礼物最终被战士们婉拒,但百姓们的热情却无法拒绝。他们把东西放在军车旁边,形成了一座座小小的“礼物山”。
当载着战士们的军车缓缓启动时,人群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很多战士看着窗外那些含着热泪、不断挥手的面孔,也忍不住流下了热泪。这是骄傲的泪,也是感动的泪。
而当傲天也要跟随部队车辆离开时,百姓们再次围了上来。
“小天!以后常回来看看!这就是你的家!” “孩子,好好保重身体!” “小英雄,谢谢你!”
无数双手伸过来,想要再摸摸他,再握握他的手。傲天被这汹涌的真情包围着,眼睛湿润,只能不断地点头,重复着:“谢谢大家!我会的!大家保重!”
军车缓缓开动,长长的欢送人群跟着车队走了好久好久,直到车辆远去,依然有人站在路边,不停地挥手。
长街欢送,十里相拥。这不是简单的仪式,这是军民一心、共渡难关后最深情的告别,是人民对子弟兵最高的礼赞,也是军队为人民服务宗旨最生动的体现。
坐在车上的傲天,回头望着那些渐渐变小却依然清晰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知道,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他永远也不会忘记。而经过这次洪水的洗礼和最后的欢送,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守护”二字的真正含义,他的信念也变得更加坚实。
【叮!宿主亲身经历并感受军民鱼水情深,万众一心之真情,心境得到升华,【浩然正气】效果增强,【威望】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民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