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允参与巡逻的决断,并未像想象中那般带来立竿见胆魄或力量的提升,反而像是一块投入心湖的巨石,在最初的涟漪平息后,沉淀下更为具体、更为沉重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再仅仅是弥漫在空气中的集体恐慌,而是具体化为林清源对自己每一分力量、每一次呼吸、每一个眼神的苛刻审视。
云芷的应允,不是放纵,而是开启了另一重更为严苛的试炼。
次日,夜幕如期降临,但训练的地点不再是那片相对开阔的废弃厂区,而是直接放在了清平茶馆的后院,以及其周边那几条在夜色中更显幽深诡谲的巷道。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光线更加晦暗,阴影幢幢,仿佛每一处角落都可能潜藏着未知的危险。
“隐匿,并非消失,而是融入。”云芷的声音在昏暗中响起,清冷如常,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她站在后院的阴影里,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唯有那双深邃的眼眸,在微弱的天光下闪烁着幽光。“你的气息,你的能量波动,甚至你行动时带起的微风,都是你的‘声音’。在真正的猎手耳中,这些‘声音’如同黑夜里的明灯。”
她开始教导林清源如何在移动中,将自身散发出的阴煞之气压缩到极致,如同给一盏摇曳的烛火罩上厚厚的灯罩,只保留最核心、最微弱的一丝波动。这比之前单纯的收敛气息要困难得多,因为它要求在动态中维持绝对的静态假象。
林清源尝试着,他调动意念,如同操控无形的手,将尸丹周围逸散的能量一丝丝地收拢、束缚。起初,效果甚微,他移动时,依旧像一块在黑暗中移动的、散发着寒气的冰块,与周围温吞的夜色格格不入。能量的收放难以协调,往往顾此失彼,要么为了隐匿而使得动作变得僵硬迟缓,失去了爆发力,要么在骤然发力时,气息不受控制地外泄,在云芷的感知中如同平静湖面投入的石子。
“不对。”云芷的指正简洁而精准,“用意不用力,你的意念过于紧绷,反而干扰了能量的自然流转。想象你是一滴水,融入江河,而非一块石头,试图砸入水中。”
她亲自示范,身形如同鬼魅般在狭窄的后院中穿梭,时而贴近墙壁,时而隐于廊柱之后,动作流畅自然,不带丝毫烟火气。林清源集中全部精神去感知,也只能捕捉到一丝若有若无、几乎与环境背景噪音完全一致的阴气波动,若非亲眼所见,他几乎无法确定她的具体位置。
这神乎其技的隐匿能力,让林清源深感震撼,也让他明白了差距所在。他摒弃焦躁,沉下心来,不再试图用蛮力去“压制”气息,而是开始尝试去“理解”自身能量的流动规律,去“引导”它们与周围的环境达成某种程度的和谐。
一次次失败,一次次调整。汗水(或者说能量剧烈代谢的冰冷产物)浸湿了他的额发,肌肉因为长时间保持微妙控制而传来酸胀与撕裂感。精神上的消耗更是巨大,这种精细入微的操作,远比单纯的挥拳踢腿要耗费心神。
王胖子偶尔会从门缝里担忧地看上一眼,但更多的是按照云芷的吩咐,守在前厅,确保不会有不速之客打扰这场攸关生死的训练。苏小婉则一直躲在门后,透过缝隙,紧张地注视着后院中那个不断跌倒、爬起、再尝试的倔强身影,小手紧紧攥着衣角,眼中既有担忧,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希冀。
除了隐匿,云芷还加强了他对感知的锤炼。她会让林清源闭目凝神,仅凭听觉、嗅觉以及那虚无缥缈的能量感应,去判断她所在的位置,甚至去分辨她刻意释放出的、模拟不同威胁程度的细微煞气。
“感知,是你的触角。不仅要广,更要精。”云芷的声音时而从左边传来,时而从右边响起,飘忽不定,“分辨风声与脚步声的区别,分辨野猫与潜在敌人的气味差异,分辨自然消散的阴气与刻意收敛的恶意……这些,都能在关键时刻救你的命。”
林清源努力扩展着自己的感官,将那些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流分门别类,尝试着从中剥离出真正有用的信号。这个过程同样痛苦,庞杂的信息冲击着他的意识,如同无数根细针扎刺着他的大脑,带来一阵阵眩晕和恶心感。但他咬牙坚持着,他知道,多分辨出一种无害的声音,就可能少一分误判的危险;多熟悉一种敌人的气息,就可能多一分提前预警的机会。
高强度的训练持续了整整三个夜晚。白天,林清源则陷入一种近乎虚脱的沉睡,身体的恢复能力被催发到极致,修复着训练带来的损伤,同时也缓慢地消化、吸收着那些宝贵的经验。
在第四天深夜,又是一轮极限的感知训练后,林清源感觉自己的精神仿佛被抽空,头痛欲裂,身体疲惫到了极点。他盘膝坐在后院冰冷的石板上,按照云芷教导的基础吐纳法,尝试引导体内那同样疲惫不堪的能量流回归尸丹,进行缓慢的温养与恢复。
起初,能量流如同脱缰的野马,在干涸的经脉中横冲直撞,带来阵阵撕裂般的痛楚。他强忍着不适,用意念小心翼翼地梳理、引导,如同疏导淤塞的河道。
不知过了多久,当外界的一切声音仿佛都远去,当身体的疲惫感达到某个临界点,一种奇异的变化发生了。
那原本躁动不安、四处冲撞的能量流,仿佛终于找到了归宿,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缓慢而稳定的节奏,向着丹田深处汇聚。不再是散乱的气流,而是如同百川归海,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质感。
他的意识,也仿佛被这股汇聚的能量流牵引着,沉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内景之中。
那是一片混沌、晦暗的空间,仿佛宇宙初开,唯有中央一点微光。
他的“目光”凝聚在那点微光上。
那是一枚珠子。
约莫鸽卵大小,通体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灰白色,并不璀璨,也不耀眼,反而带着一种历经磨砺后的沉凝与古朴。它在他的丹田气海深处,正以一种恒定而缓慢的速度,自行旋转着。随着它的旋转,一丝丝极其微弱的、冰凉的月华(或许是某种类似的能量),仿佛受到无形的牵引,透过他的躯壳,被吸纳进来,融入那灰白色的珠子之中,使其表面的光泽,似乎微不可察地莹润了一丝。
这就是……尸丹?
林清源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明悟。不同于之前只能模糊感应到的能量核心,此刻,他是如此“清晰”地“看到”了它的存在,感受到了它与自己生命、意识最本源的连接。
这枚灰白色的尸丹,便是他一切力量的源泉,是他作为“僵尸”存在的证明,也是他未来进化之路的起点。它的凝成,意味着他不再是最初那个浑浑噩噩、全靠本能支撑的初生体,而是真正意义上,稳固在了僵尸修炼体系的第一道台阶——白僵之境。
一种踏实感,伴随着这股明悟,油然而生。
虽然依旧弱小,虽然前路漫漫且凶险,但至少,他清晰地看到了自身力量的“核心”,触摸到了那条通往“强大”的、虽然模糊却真实存在的路径。这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感觉,而是内视可见的实质!
他尝试着将意念附着在尸丹之上,引导其旋转的速度微微加快。顿时,一股比之前更加凝聚、更加如臂指使的阴寒能量,从中流淌而出,顺着经脉奔涌,滋养着疲惫的肉身,也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对自身力量的“掌控感”。
这种掌控感,与之前训练中获得的对肌肉发力的控制截然不同。那是对“工具”的熟练运用,而此刻,是对“能源”的直接支配!
他缓缓睁开眼睛,淡灰色的瞳孔在夜色中,似乎比以往更加深邃了一些,少了几分惶惑,多了几分沉静。他抬起手,看着自己苍白却蕴含着力量的手指,心念微动,一缕极其凝练的阴气在指尖缭绕,虽不强大,却异常听话、驯服。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才算是真正开始“拥抱”这份诅咒带来的身份与力量。
“感觉如何?”云芷的声音在一旁响起,她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前,正静静地看着他。
林清源抬起头,看向她,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和更多的坚定:“云姐,我好像……看到了。”
云芷微微颔首,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灰白色,沉凝初显,旋转自生,纳阴淬体。不错,你已正式稳固白僵境界。此乃根基,切记戒骄戒躁,勤加温养,稳固本源。”
她的肯定,如同最后的确认,让林清源心中最后一丝不确定也烟消云散。
他站起身,感受着体内那枚缓缓旋转的灰白色尸丹,虽然能量依旧微弱,虽然前路依旧危机四伏,但一种前所未有的信心,如同石缝中顽强钻出的嫩芽,在他心中悄然生长。
白僵,只是起点。
而守护茶馆,守护同伴的之路,也才刚刚开始。
夜色依旧浓重,但林清源觉得,自己似乎能看得更远一些了。至少,他看清了自己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