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婉那带着困惑的、似有所觉的回望,如同一颗投入平静心湖的石子,在林清源心中漾开了圈圈涟漪。难道苏小婉也能察觉到他的感知?这个念头一旦升起,便如同藤蔓般在他脑海中悄然滋长。他回想起之前王胖子提到过,苏小婉虽然胆小,但感知异常敏锐,总能提前发现一些细微的能量波动或陌生气息。莫非,这也是一种未被明确认知的能力?
这个猜测让林清源对能力的锤炼,又多了一份别样的期待和探究。他并未立刻去询问或验证,而是将这份好奇暂时压下,继续专注于自身的提升。能力的掌控非一日之功,他深知根基不稳的弊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清源的训练变得更加有条理和系统化。他每天都会按照严格的计划进行各项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技巧练习以及对各种武器的熟练掌握。
而云芷也会不定期地来到石室,默默地观察着林清源的训练进展。她会仔细地观察他的动作、姿势和呼吸,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她发现林清源在某个环节上存在问题时,就会毫不犹豫地走过去,给他指出问题所在,并给予一些关键的指点。
这些指点往往是非常精准和有效的,能够让林清源迅速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找到改进的方法。在云芷的指导下,林清源的进步速度明显加快,他的技能也日益精湛。
“感知的延伸,并非简单的能量投射。”云芷看着林清源额角因竭力维持能力而渗出的冰冷汗珠,清冷地开口,“它更像是一种意念的触角,与你对周围能量场的‘理解’息息相关。你试图‘看’到什么,你的意念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捕捉相应的能量特征。”
云芷的指点往往一针见血。林清源开始尝试改变思路,不再是将能量粗暴地推向双眼,而是将自己的意念如同蛛网般轻柔地铺开,去“感受”空间中不同物体散发出的温度差异所对应的能量波动。他想象自己的意识是一池静水,而外界的热源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他需要做的,是捕捉那石子激起的、独一无二的涟漪。
这种方式的转变起初很不适应,进展缓慢,但林清源能感觉到,当成功时,感知的画面似乎变得更加“自然”和“稳定”,对精神的消耗也略微有所减少。他对那杯温水、那块石头的“热感轮廓”捕捉得越来越清晰,维持的时间也从五六秒,艰难地提升到了七八秒。
范围方面,在石室内,他的极限稳定在了十二三米左右,再远就一片模糊。精度上,他已经能够较为清晰地区分四十度与五十度水温的光晕差异,但对于更细微的差别,依旧力有未逮。
这天下午,林清源刚刚结束一轮持续时间练习,感觉精神有些疲惫,便来到后院,准备活动一下筋骨,也让过度使用的双眼休息片刻。后院阳光正好,苏小婉正蹲在那些草药旁,小心翼翼地拔除杂草,嘴里还轻声哼着不成调的小曲,神情专注而安宁。
林清源看着苏小婉的背影,心中那个关于能力感应的念头又浮现出来。他犹豫了一下,决定做个小小的尝试。他没有像上次那样全力发动热感视觉,而是极其轻微地、控制着仅仅调动一丝意念和能量,如同微风拂过水面般,向着苏小婉的方向“感知”过去。
他“看”到了那抹熟悉的、带着冰凉感的浅蓝色光晕轮廓,比之前更加清晰了一些,甚至能隐约感觉到那光晕随着苏小婉哼唱的小曲,有着极其细微的、和谐的波动。
就在这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
蹲在地上的苏小婉,哼唱声戛然而止。她猛地抬起头,不是像上次那样带着困惑看向林清源的方向,而是仿佛感受到了某种明确的“触碰”,小巧的鼻子微微抽动了一下,那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闪过一丝清晰的、不同于以往怯懦的锐利光芒,如同受惊的小动物瞬间竖起了耳朵,警惕地感知着四周。
紧接着,林清源感到自己的“感知”仿佛撞上了一层无形无质、却又真实存在的“薄膜”。那层薄膜极其纤薄柔韧,带着一种与苏小婉身上气息同源的、冰凉而细腻的波动。
两股性质相近却又截然不同的感知力,在这一刻,发生了极其短暂的接触!
“嗡——”
林清源只觉得脑海中一声轻微的嗡鸣,并非不适,反而像是一根原本独自震颤的琴弦,突然触碰到了另一根频率相近的弦,引发了一种奇妙的共鸣!
在这一刹那,林清源视野中那原本仅限于苏小婉周身的热感轮廓,仿佛水波般向外猛地扩散了一圈!原本模糊不清的院墙角落、井沿背阴处,甚至更远处前厅与后院连接的门廊阴影,都瞬间变得清晰可见!他“看”到了墙角一只蛰伏的壁虎那微弱的体温光点,“看”到了井口弥漫出的、比空气更冰凉的水汽轮廓,“看”到了门廊木柱背后那不易察觉的、因常年潮湿而形成的温度差异!
这种感知范围的瞬间扩大和清晰度的提升,虽然只维持了不到半秒钟,就如同退潮般迅速收缩回原来的范围,但那短暂一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广阔“视野”,让林清源彻底怔住了!
而与此同时,苏小婉也明显地浑身一颤,她下意识地抱住了自己的胳膊,大眼睛里充满了惊愕与一丝茫然,她环顾四周,小巧的嘴唇微微张开,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描述刚才那奇异的感觉,仿佛在那一瞬间,她的“听觉”或者说“感知”被放大了无数倍,捕捉到了许多平时根本无法察觉的细微动静和能量流动。
后院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寂静。阳光依旧明媚,草药在微风中摇曳,但林清源和苏小婉都站在原地,回味着刚才那转瞬即逝却又无比真实的共鸣体验。
林清源率先回过神来,他压下心中的震惊与激动,快步走到苏小婉身边,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平静:“小婉,你刚才……是不是感觉到了什么?”
苏小婉抬起头,看着林清源,眼神还有些恍惚,她用力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怯生生地、语无伦次地描述道:“清源哥哥……我……我也不知道……就是突然,好像……听得特别远,特别清楚……连……连墙角那个小蜘蛛爬的声音,都……都好像听到了……但是,又好像不是用耳朵听的……”
林清源的心脏怦怦直跳,他几乎可以确定,刚才那不是幻觉!他和苏小婉的能力,在某种机缘巧合下,产生了奇妙的相互作用!他的热感视觉,与苏小婉那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或许可以称之为“超听觉”或“能量感知”),在接触的瞬间,竟然能够短暂地叠加,形成一个范围更大、感知维度更丰富的“领域”!
这个发现让林清源兴奋不已。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不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能力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在未来的警戒、侦查乃至战斗中,这种能力的共鸣,或许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婉,别怕。”林清源尽量安抚着还有些不知所措的苏小婉,“这可能是……我们的能力,刚刚产生了一点奇妙的反应。”
“反应?”苏小婉眨了眨大眼睛,似乎不太理解。
“嗯。”林清源点点头,他思索着该如何解释,“就像……就像两块磁铁,靠近的时候,会互相吸引,力气会变大一样。我们的……‘感觉’,刚才好像也暂时‘合在一起’了,所以能‘看’得更远,‘听’得更清。”
这个简单的比喻让苏小婉似懂非懂,但她眼中的惊惧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好奇和……微弱的兴奋?她似乎也隐约感觉到,刚才那种奇妙的体验,并不全是坏事。
“我们……还能再来一次吗?”苏小婉小声问道,带着一丝期待和试探。
林清源看着苏小婉那难得流露出主动神情的脸庞,心中一动。他也很想确认这共鸣是否可重复,以及其规律和极限。但他知道,这需要谨慎的尝试,绝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让苏小婉感到负担或恐惧。
“我们可以试试看,”林清源放缓了语气,“但不要勉强,如果觉得不舒服,立刻停下来,好吗?”
苏小婉用力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时间,林清源和苏小婉开始小心翼翼地尝试复现刚才的共鸣。林清源负责主导,控制着热感视觉的强度和范围,如同调整探照灯的光束;而苏小婉则努力放松心神,尝试着像刚才那样,将自己的那种独特的感知“扩散”出去,如同张开一张无形的网。
起初的几次尝试都失败了。要么是林清源的能量输出不稳定,无法与苏小婉的感知同调;要么是苏小婉过于紧张,无法有效地释放出自己的感知力。两人之间的配合显得十分生涩,仿佛两个找不到节奏的舞者。
但他们都很有耐心。林清源不断调整着意念的频率和能量的细微输出,试图找到那个能与苏小婉产生共鸣的“点”。苏小婉也在林清源的鼓励下,慢慢克服着胆怯,努力去感受和引导自己那份独特的天赋。
终于,在夕阳西下,天色渐暗之时,又一次微弱的共鸣产生了!
虽然持续的时间比第一次更短,范围扩大得也更有限,但那种清晰的、感知维度叠加的感觉再次出现!林清源“看”到了更远处巷弄里一只野猫跑过的热源轨迹,而苏小婉则几乎在同一时间,低声说道:“有只猫……从西边的巷子跑过去了……”
成功了!
尽管还很微弱,很不稳定,但这确确实实证明了,他们的能力共鸣并非偶然!团队协作的可能性,如同一道崭新的大门,在林清源和苏小婉面前,悄然开启了一条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