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荔骑着灵虎,不多时就飞到离雍城不远的岐山之巅。
从空中俯瞰,深秋的岐山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崇山峻岭连绵起伏,秋高气爽,层林尽染。
在山崖峭壁之间,一道瀑布飞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瀑布下有一泓清澈见底的潭水,瀑布注入其中,汩汩流向远处,形成一条清澈的溪流。
义渠大军洗劫王城后,一把大火将其付之一炬,这座有着三百年历史的宫殿化为一片火海。
子荔飞回的路上,远远看到雍城浓烟滚滚,火光熊熊,不由感慨万千。
他虽觉义渠的做法有些残忍,但一想到秦国的种种暴行,便觉得义渠王怎么做也不为过。
如果这事放到自己身上,估计也是这个结果,毕竟秦国的所作所为实在罄竹难书、令人发指。
在子荔的带领下,三路大军十余万人马,浩浩荡荡开进岐山。
离此不远处就是岐山大营,先前十万秦兵悉数开往陈仓后,这里只剩下几百人把守。
面对几万西羌大军来说,这点防守力量完全不够看。
子荔率领大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完全占领了岐山大营。
他们缴获了大量马匹、军械和粮草,子荔也没有独吞,而是将其中一些分给义渠大军和南郑义军。
义渠、南郑和西羌受伤将士和马匹达几万之众,灵虎要一一救助的话,费时费力。
于是,灵虎缓缓张开大口,将灵珠虎丹吐到潭水中,潭水顿时发出绿莹莹的光芒,附近山崖上的花草树木得到灵珠的滋润,也一下茁壮生长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
子荔让义渠、南郑和西羌受伤的人马来到潭水中浸泡,众人听到这个消息,争相跳进水中。
越靠近灵珠的地方,疗效越好,伤口痊愈速度越快,因此大家都争相向前面挤,整个潭水眨眼间变得摩肩接踵、人喊马嘶,一片混乱。
受伤的士兵不顾伤痛,用力向前挤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尽快痊愈,马匹也在人群中不安地嘶鸣,蹄子不停地刨着地面。
由于伤者甚众,而地方太过狭小,以致出现人挤人、人踏人、马踏人的状况,场面一度失控,喊叫声、呻吟声、马嘶声交织在一起,让人心生不忍。
子荔见状,于是大声喊道:“受伤的将士们,不要拥挤,人人都能治愈。大家听我安排,义渠大军优先,随后是南郑义军,西羌士卒最后。若有违反,由各自首领军法从事,定斩不饶。”
听到子荔的话,三军顿时安静下来,各自的首领也开始组织士兵,按照子荔的安排,有序地进入潭水,混乱场面一下变得秩序井然,一批士卒治愈后,另一批士卒下到水中。
那些受伤的士兵,原本血迹斑斑的伤口,在接触潭水的那一刻,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
伤口处的鲜血渐渐止住,红肿的地方慢慢消退,皮肤逐渐变得光滑细腻。
更为神奇的是,一些士卒在战斗中失去胳膊或腿子,经过泉水浸泡,不多时就长出粉红色的肉芽,再经过一天的温润,残缺的肢体便完好如初。
这些被治好的士卒不禁拜倒在地,对神虎顶礼膜拜起来,不停地感念着神虎的恩德,后来此潭被士卒亲切地称为虎生泉。
义渠王兴奋地说:“德乾治愈了义渠将士的伤病,等于给我们增加两万多生力军,这份情谊实在让本王感激不尽。”
“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大王不必客气。”子荔微笑着回答。
经过一天两夜治疗,那些受伤将士连同战马全部治愈,三路大军除去战死的将士外,其余都满血复活,个个龙精虎猛、精神抖擞。
灵虎见众将士都已治愈,遂大口一张,将灵珠虎丹吸入腹内,四周的景色一下变得暗淡无光,再也没有先前的那份灵气与生机。
但是灵虎经过一天两夜的煎熬,灵力虚脱,步履蹒跚,耷拉着脑袋,就像大病了一场。
子荔心疼地抚摸着灵虎的头,正想好好安慰它一下,孰料它倏地消失不见。
“灵虎这次灵力严重透支,看来得让它静养一段时间了。”子荔心中暗自思忖。
那些被治好的将士双手抱拳道:“感谢德乾再造之恩,但有所遣,万死不辞。”
子荔谦逊的说:“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能为诸位尽一点微薄之力,也是在下的荣幸,众位将士不必客气,快快请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