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了?感觉也就那么回事儿啊。”
张字贤出去后,濮伦在下一个面试者进来前问道。
俞良直言不讳。看着挺踏实,是个干活的好手,而且有点眼缘。
濮伦见俞良都这么说了,点点头。
因为俞良看中的人,没什么好说的。
不过之前也提到,这次社会招聘来的都是精挑细选的人才,其实每个人都不错。刚才就有好几个表现突出的,但这次总共只招五人,社会层面仅限两个名额。
更关键的是,后续学校招聘的人选肯定不如这批,这让濮伦觉得有些可惜。
濮伦翻着桌上的简历说。总共才五个名额,今天只能选两个,刚才好几个都不错,实在可惜...
俞良沉思片刻。不用觉得可惜,大不了多招几个。
濮伦却迟疑。没必要吧。
俞良心知肚明,濮伦是担心招太多人用不上。
其实这次招聘,本质还是为了符合娱乐公司的开办规定,否则他们也不会卡着最低三人的标准。
但眼下确实遇到不少不错的,俞良觉得多招几个也无妨。
说实在的,他根本不差这几个人的工资。
再说了,俞良会让员工闲着?
那绝不可能。否则他就不是俞良了。
真遇到好的就多招几个,人才难得。俞良认真道。
还没等濮伦回应,庞莉唯立即附和。良良说得对,现在人才才是最宝贵的。
濮伦内心也认同这个观点。
其实他确实是担心公司负担,但既然俞良这么说了,而且以这位小祖宗的性格和手段,就算多几个人,肯定也有活干。
更何况《唐探》项目好像真的要搞,到时候有的忙了。
见二人一唱一和,濮伦打趣道。行行行,反正工资不是我发~
俞良立刻反击:这么说的话,那我得收回你股份了。
“别别别别别,哥忘了~”
这个时候李霜起哄道。“良子,你看看,他这事儿都能忘,说明他不重视,听哥的,把他的股份给哥,我给你当牛做马。”
濮伦笑骂道。“我去你¥&%!”
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开玩笑。
不过李霜心里确实有点酸,因为这次开公司,真正拿到股份的只有张义谋和濮伦。
不仅是他,所有人知道濮伦持股后都酸溜溜的。
但也是人之常情。
其实俞良还没公布奖励分成的事。
单说《唐人街探案》这个项目,虽然导演未定,但已确定由张义谋工作室操刀,所以电影盈利后肯定有分成。
当然,前提是电影能赚钱。
不过先不论盈亏,等俞良公布这个消息时,大家心态会平衡很多。
而且俞良也需要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不然只给死工资,谁愿意卖力。
他又没有义父的威望。
短暂闲聊后,面试继续。
总体来说,这一天的面试很顺利。
毕竟都是优中选优,而且在圈里摸爬滚打过的人,所以表现都可以。
为了赶进度,晚上他们直接在公司筛选人选。虽然俞良说过可以多招,但最终只比原计划多收了两人。
加上俞良钦点的张字贤,这次社会招聘共有四人入职。
毕竟再好,也只能选那么多,撑死多选几个,全来俞良是真的扛不住。
不过与第一天专业沉稳的面试相比,第二天的北电学生面试可谓精彩纷呈。
戏剧影视导演专业的一个男生上来就说。
“各位老师!我现在就是缺资金,如果公司能为我提供资金,我将成为下一个张义谋!”
俞良、濮伦、庞莉唯、李霜:......
总之俞良他们当时面面相觑,一时语塞。
但这还没完。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女同学。
能不能让俞良提问我?...师兄...良良!我真的好喜欢你!
俞良、濮伦、庞莉唯、李霜:......
这是哪是面试公司,这是追星来的。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男同学。
我是专业第一,实操成绩最优异,完全有资格担任张义谋导演的御用摄影师。只要贵公司答应这个条件...
俞良、濮伦、庞莉唯、李霜:......
这是白日做梦的。
但是也有有用的,但是吧,比较...
学校新设立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男同学。
“现在网络环境和之前不一样了,明星艺人受网络影响越来越多,而有聪明的艺人或者公司,甚至可以利用这点来炒作自己,乃至攻击别的竞争对手,经过我的观察和收集资料,我发现师兄就很善于...”
俞良:“咳咳!”
“先停一下,额...那个...这位同学,面试先到这里,回头私聊。”
濮伦、庞莉唯、李霜:......
总之,和第一天的面试相比,应届生的面试就狂野多了,或者说,群魔乱舞,不知天高厚。
不过也能理解,毕竟都是老师推荐的好学生,又没经历过社会历练,一出学校心气高也正常。
但确实让他们倍感心累。
唯一让俞良欣慰的,就是那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学。
可也不怎么正常...
因为这个专业可不是往水军方面发展的...
当然,也有正常人。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女同学。
也是最后一个面试的同学。
当时濮伦心力交瘁的问道。“相比于其他面试者,你有什么优势?”
说完这句话,就准备听对方的惊人语录。
“我...吃苦耐劳,脚踏实地...额,聪明好学,笨鸟先飞!”
俞良、濮伦、庞莉唯、李霜:......
不是这个女同学回答的如何,他们沉默,完全就是因为回答的太正常了。
但这女同学不知道啊,以为自己回答的不好,于是连忙换了个说辞。
而就是这句话,让她成功入职。
“我...我便宜!没薪资要求!”
俞良:“早说啊。”
濮伦、庞莉唯、李霜:......
这一天面试,多少颠覆了俞良的认知。
谁说快要毕业的大学生都是绝佳“牛马”?
一定要刨除文艺专业的!
大多都是深井冰。
等最后那个面试的女同学走后,俞良当场拍板,直接就定了网络新媒体专业的男同学和刚才表示自己便宜的女同学。
就这俩了,其余的他一个不想要!
这个决定得到了濮伦等人的一致支持。
全票通过这一块的。
至于只招了两个人,学校老师那边有没有意见...
好家伙了,俞良这里不骂街就算好了。
这都是什么神人啊。
他当天晚上就给陈宾打了电话。
直接就把今天面试发生的事情叙述了一遍。
陈宾当时也懵了...
后面俞良表示,他真的是硬选了两个。
陈宾得知后,更没话了。
因为俞良说的如果是真的,那确实是有些...
能招两个学生,真的是给学校面子了。
俞良也不可能说谎话。
但陈宾也不能说什么,毕竟这次都是别的系的老师推荐的,所以只是先安抚俞良,表示会去问问。
其实吧,除了吐槽之外,这也是俞良的计谋。
经过他的这一操作,原本是学校卖他人情,现在反倒变成他给学校面子了。
先发制人和倒反天罡这一块的。
...
这次面试,除去顾白,一共录用了六个人,比原计划多招了一个,不过都让俞良觉得满意,更别说还有一个张字贤,所以抛开第二天的面试,俞良觉得是这次招人是成功的。
俞良也没让复试,直接让濮伦尽快联系录用者,确认薪资待遇后办理入职手续。
应该很快就能完成,因为面试时虽然没明确具体待遇,但双方对大致范围已有共识。
薪资标准因人而异,应届毕业生自然最低,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则会高一些。
后续的给广电补充资料等工作都交给濮伦处理,毕竟俞良还要回横店拍戏。
俞良对濮伦是放心的,不会出幺蛾子,所以他也彻底安下了心。
当然,俞良这次回来,也不单单是因为面试这事儿。
转天,他低调地回了趟学校。
虽然已经保研,但本科毕业论文仍需完成。
其实几个月前,毕业论文就已经开始了,俞良虽然没在学校,但是却早就想好了,而且陈宾也是认同的。
他的论文题目是《Ip改编剧中演员、粉丝期待与角色真实的冲突与平衡》。
不过因为他太忙了,所以论文是让顾白代笔的。
但这不算找枪手,因为核心观点和框架都由俞良提出,顾白只是负责扩充内容。
至少俞良是这么认为的。
至于为什么选这个课题,原因很简单。
谁让他手握多个小说的影视改编权,而且后面可能还会买,所以对此颇有研究。
俞良在这篇论文里,提出了很多前瞻性的论点。
谁让他是从2025年穿回来的,虽然没专门研究过,但是他可是看过很多或好或坏的评论。
虽然观众和书迷评论不具有专业性参考,但俞良还是能从里面分析出很多东西。
所以当俞良将论文初稿交给陈宾审阅时,陈宾给出了高度评价。
原因就是,小说和文学作品影视化虽常有,但是不占据主流,而且也很少有人把这个当课题写论文。
当初俞良选择这个课题时,陈宾还以为他只是想应付毕业。
没想到俞良是认真的。
陈宾甚至认为无需修改,因为内容扎实、文笔流畅。
“你这都可以上刊了。”
俞良一听,好家伙了,没想到班主任会提到发表。
在他印象中,很多上杂志的论文,不都是那些科学化学等高科技的论文。
就表演类论文,也能上?
他疑惑道。老师,不至于吧?这种论文也能发表?
陈宾将论文放在桌上,正色道:当然可以。表演是国家认可的专业学科,像《黄河之声》《戏剧之家》《戏剧艺术》等期刊经常刊登相关论文。
“但也不能怪你,毕竟你没接触过。”
确实,因为这些通常是研究生以上或专业研究这方面的人才会接触的领域。
俞良算是长了见识。
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论文不至于能发表。
那我回去了解一下,不过我这水平应该还差得远吧?
陈宾摇头道。别妄自菲薄,你的论文提出的问题和观点很有前瞻性。
“现在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了,将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研究这方面。”
俞良笑道。“您还关注这个。”
陈宾没好气。
我可是表演系老师,需要与时俱进,真当我老古董?
是是是,是我想岔了~
但陈宾没接这个话茬,而是示意俞良靠近。
俞良虽感疑惑,还是凑了过去。
真是你自己写的?
俞良属实是没想到,自己班主任会对他说这种话!
这是对他多大的不信任!
良良生气啦。
好吧,开玩笑的。
俞良脑子快,瞬间就懂了自己班主任的意思。
这是真想给他发表。
但万一不是他写的,还被爆出去,那就不止对他有影响,对陈宾也有影响。
所以他对陈宾实话实说道。
观点和论述都是我的,但请了个编剧朋友代笔。”
“您知道的,我实在太忙了。
陈宾听后放心了。
这种情况很常见,很多教授包括他自己都这样操作过,所以不算问题。
但他还是确认道。那位编剧可靠吗?
俞良明白这是担心对方日后生事。
不过对于顾白,他还是比较放心的。
之前是张义谋导演的编剧,现在在我公司,关系很好。
而且我有聊天记录和原始手稿。
陈宾点头。那就好。论文先放我这,我再润色一下。
不是...老师,您认真的?
还能骗你不成?告诉你,不管发表在哪个期刊,对你都有好处。
好吧,俞良确实是心动了,因为对他来说,能在杂志发表论文,都是高知识分子干的事儿。
如果自己的论文上了杂志,那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在自己从事的领域有了一定的建树。
而且这个和名气没关系。
俞良越想越心动,他觉得自己真要成老艺术家了。
“那...您觉得行就行。”
陈宾露出笑容。就这么定了,后续我来处理。
对了,面试的事实在抱歉。
您太见外了,这次也有不错的人选,学校不怪我就好。
......
离开办公室后,俞良立即着手做一件事。
留存证据。
他要证明论文的原创性。
虽然信任顾白,但俞良始终把人都想到最坏,所以为了避免成为另一个“天临博士”,他必须留后手。
当然,操作也不难,把手稿留下,截图聊天记录,录制视频,保存确认好微信号就是顾白的。
然后把这些传到U盘,上传网盘,俞良甚至还存在了企鹅私密相册里。
总之,俞良这一套操作太超前了,太周密了,直接把造谣他的路堵死了。
...
14号,张义谋终于从工作室出来了,来到了公司。
在众人的拥簇下,和俞良把盖在公司牌子的红布揭下。
可之前也说了,现在是敏感期,所以没有请外人,没有庆祝,甚至连聚餐的菜都是从外面送过来,众人在公司吃的。
但无论怎么说,公司算是开业了。
次日清晨,俞良带着两名助理返回横店继续拍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