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蜜确实没想到那辆白色阿尔法竟是黄晓明借给他的。
因为两人的特殊关系,她知道俞良家“不富裕”,而且对俞良的消费习惯有所了解,想了想,确实,除了品牌方提供的奢侈品,俞良确实没有其他贵重物品。
她觉得,像俞良这样年少成名、持续走红多年的年轻人,还穷人乍富,怎么都该是暴发户心态,有钱了疯狂买买买来弥补自己,就算没有报复消费心理,那至少该给自己买辆跑车。
但是有钱了还节省成这样,确实是...
“你至于这么节省吗?”她忍不住问。
这一问瞬间触发了俞良的“被动技能”。
他的表情立刻“赵德汉”化(被捕后),语气苦楚。
“是挣了点钱,但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从小穷怕了,一分钱都不敢多花。”
“我也想要跑车,但我舍不得啊~”
表演形式有很多种,喜怒哀乐各有不同。
俞良虽然整体演技不错,可在某些方面仍有欠缺。
但是!
若论“卖惨”或者“装可怜”这类型的表演形式,他绝对是顶尖!
甚至可以说,满分100的话,他能拿101!
而且俞良之前和杨蜜相处时,也时常有意无意地提起自己的家境,所以杨蜜对此深信不疑。
看着俞良这副模样,即便杨蜜此刻心中仍有不快,也不由得生出一丝心疼。
她觉得这显然是俞良的心理问题,小时候穷怕了,导致现在一分钱都不敢乱花。
再想到俞良送她的那块昂贵手表,更让她觉得俞良是真心在乎自己。
沉默片刻后,她突然开口问道。“你有驾驶证吗?……应该有的吧?”
正沉浸在卖惨表演中的俞良被问得一愣,不明白杨蜜为何突然问起这个。
“有啊……怎么突然问这个?”
杨蜜却没有解释,只是淡淡说了句“知道了”。
两人随后也不再谈这个,而是开始聊闲天,毕竟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
不过都是艺人,聊着聊着又聊到了工作。
杨蜜目前其实还在拍戏,即便怀着孕也没有完全停工。
而且这部电影的男主,和俞良关系也很好,那就是邓朝。
这么说,就很明显了,他们正在拍摄《分手大师》。
平心而论,俞良觉得《分手大师》是邓超自己筹备的项目中完成度最高的一部,其他作品多少差点意思。
尤其是《恶棍天使》,这得是...
且不说邓超,光是想到孙丽,俞良觉得吧,真是苦了孙丽了。
不过俞良也觉得杨蜜实在太拼了。
这次《唐探》的宣传活动,她之前就表示会尽可能全都参加,这意味着她要挺着孕肚连续奔波,参加完宣传就得飞回剧组,拍完戏又要赶往下个宣传地点。
看着杨蜜这样的行程安排,俞良不禁心想,无论她腹中的孩子亲爹是谁,他都忍不住心疼这个未出世的孩子。
能顺利生下来,真的不容易……
当然,俞良也劝过她适当休息。
但杨蜜表示等《分手大师》拍完、电影宣传期结束后,她就会安心待产,等到产后再复工。
都说到这了,俞良也就没再多说,不然显得他多关心对方肚子里的孩子一样。
直到王保强笑呵呵地推门进来,提醒两人该去吃饭了,他们的对话才告一段落。
其实明眼人都能看出俞良和杨蜜的关系非同一般。
从在泰国拍戏的时候,就有人看出来。
毕竟有些事只要稍加留意就能察觉,大家只是心照不宣罢了。
王保强自然也有所察觉,但在他看来,虽然自己的小兄弟勾搭有夫之妇不太妥当,但既然是你情我愿,而且俞良是他兄弟,刘恺威他又不熟,所以他就“帮亲不帮理”。
最重要的是,王保强觉得这事儿“反正没发生在他身上”,爱咋咋~
随后众人一起用了便餐,席间没有饮酒。
因为转天早上10点就要举行首映礼,大家需要7点出发,所以简单吃完饭后便各自回家或回酒店休息,养精蓄锐等待电影正式上映。
——————
2014年1月15日。
电影《唐人街探案》在京城中影国际影城千禧街店举行首映礼。
所有剧组主创及主要演员全部到场,包括监制“义父”张义谋,以及前来助阵的众多明星。
现场还来了不少记者和影评人,其中有主动想来的,也有他们邀请的。
总之都让进了。
其中也包括半个月前参加过央视录制的《唐探》首映礼的媒体人。
但还是那句话,记者和影评人也需要维持行业关系,还要“吃饭”~
懂的都懂。
其实吧,在电影正式上映前两天,首批观看过影片的影评人已经陆续发布了观后感。
但这些评价几乎清一色都是好评,最多只是轻描淡写地提两个小问题,总体评价相当高。
但现在的观众们也都不傻了,明白这套宣传流程,不会全盘相信,但这些好评确实吸引了一批好奇的观众。
除了这些路人观众外,俞良和其他主演的粉丝自然会前来支持,也有不少观众是冲着张义谋的名头而来。
尽管“义父”在之前的首映礼上已明确表示自己只是监制、并未执导,但总有人不信这个说法。
总之,义父的电影市场号召力始终强劲,无论口碑如何,总有人愿意买单。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持观望态度。
毕竟国内真正的电影观众基数仍然有限,很多人可能一年只在节假日看一两部电影。
所以许多人,打算先观望真实评价再决定是否购票。
不过呢,在全方位宣传攻势下,《唐人街探案》无疑是这段时间关注度最高的电影,不仅普通观众关注,业内也在密切关注。
虽然业内已有风声说这部电影质量不错,但电影拍得再好,最终还是要看观众是否买单。
因此,俞良对今天的首映礼既紧张又期待。
紧张的是电影能否被市场和观众接受,期待的则是他相信电影质量过硬,大众大概率会喜欢,然后票房大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