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的荒原上,道一的身影如同鬼魅,在嶙峋怪石与巨大残骸的阴影间穿梭。
他不敢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空气中弥漫的灰霾似乎蕴含着某种侵蚀心神的力量,若非他道心坚定,又有青石烙印散发的微弱秩序清辉护持灵台,只怕早已心烦意乱,甚至滋生心魔。
九寰地元功在此地运转晦涩,汲取到的地脉之气不仅稀薄,更夹杂着浓烈的死气与一种狂暴的未知能量,强行吸收只会污染自身法力,得不偿失。
“主人,这里的‘气’……好奇怪。”地元雷山的意念传来,带着困惑,
“并非纯粹的灵气或魔气,更像是一种……被污染、被打碎后又重新混合的残渣,充满了毁灭与衰败的意蕴。”
道一亦有同感。他尝试引导一丝外界能量入体,那能量甫一进入经脉,便如同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更带着一股腐蚀性的死意,试图同化他的法力。
他立刻运转秩序之力将其驱散、净化,过程虽不艰难,却极为耗费心神,效率低下。
“此地能量不可直接吸纳。”道一得出结论,心情微沉。无法补充法力,意味着他如同无源之水,一旦消耗过度,处境将极为危险。
他继续前行,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周围。数个时辰后,他在一处背风的巨大金属残骸下方,发现了一个仅容一人藏身的浅坑。
残骸不知是何器物,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表面刻满了早已失效的符文,却能一定程度上隔绝外界那无所不在的衰败气息。
“暂且在此歇息,恢复心神。”道一决定在此稍作停留。他盘膝坐下,并未直接入定,而是将神识集中于体内,仔细体悟着方才驱散那丝狂暴能量时的感觉。
那能量虽然有害,但其本质,似乎是由多种不同的法则碎片和负面情绪混合而成,其中……似乎也包括了被极度稀释、扭曲后的煞气?
煞气,乃杀戮、怨恨、死亡等负面意念与天地浊气结合所生,通常被视为需要驱除的污秽。
但道一曾在地脉道宗研究蚀脉黑晶时,便对煞气的湮灭特性有所了解。青石烙印更是具备转化、梳理混乱能量的秩序之力。
“既然无法直接吸收,能否……将其‘转化’?或者,以其特性,反过来利用?”一个念头在道一心间闪过。
他想起了那具淡金色骸骨旁焦黑的地面,那残留的混乱气息中,似乎也包含了类似的狂暴能量。那位前辈,是否也曾尝试应对这种能量?
道一沉浸心神,不再试图驱散外界能量,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动一丝,以秩序之力包裹,如同解剖般,细细感知其构成。
同时,他回忆着青石烙印净化魔气、转化混沌之力的过程,试图找到某种规律。
时间在静默中流逝。地元雷山也安静下来,山体微微发光,似乎在辅助道一感知。
不知过了多久,道一忽然睁开双眼,眸中闪过一丝明悟。
“并非完全不可用……只是需要‘钥匙’。”他低声自语。
他再次引动一丝外界狂暴能量,这一次,他并未强行驱散,而是运转起一门得自磐部传承、平日里极少使用的辅助法门——并非直接修炼,而是借鉴其引动、承载煞气的原理。
同时,他调动青石烙印的秩序之力,并非净化,而是如同精巧的刻刀,在这丝狂暴能量内部,寻找其混乱结构中的“节点”与“断点”。
这个过程极为凶险,如同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动能量彻底失控,反噬自身。
但道一的神识何其强大,对能量的掌控更是精妙入微。在他的引导下,那一丝狂暴能量竟真的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其中最为暴戾、最具侵蚀性的部分,被秩序之力精准地“剥离”出来,化作一缕极其细微、却精纯无比的毁灭煞气,而剩余的部分,虽然依旧杂乱,却暂时失去了活性,变得温顺了许多。
道一心中一动,尝试以那缕被剥离的精纯煞气,附着于指尖,对着旁边一块坚硬的怪石轻轻一点。
嗤!
没有惊天动地的声响,那怪石被点中的部位,竟如同被无形之力抹去了一般,悄无声息地湮灭了一个小坑,边缘光滑如镜!
“果然!”道一精神一振。这陨星战场的狂暴能量,虽然无法直接吸收修炼,但其内部蕴含的、经过此地特殊法则扭曲淬炼后的煞气,却具备极强的湮灭特性!若能掌控,不失为一种强大的攻伐手段!
他将那缕煞气散去,心中开始飞速推演。如何更高效地剥离、如何安全地储存、如何精准地引导……一门专为适应此绝境而生的、粗糙却极具潜力的法门雏形,开始在他脑海中逐渐勾勒。他将其暂命名为——噬煞诀。
虽然只是初步领悟,距离真正创出完善的法门还有很远的路,但这无疑是在这片绝望之地撕开的第一道口子,让他看到了黑暗中一丝微弱的曙光。
他看向那具巨大残骸,心中明悟,此地遗留的种种,无论是骸骨、残骸,还是这狂暴的能量,或许都隐藏着前人对抗绝境的智慧与教训。
这浅坑,这残骸,这初步的“噬煞”之悟,便是他在这罪域获得的第一份“遗泽”。
他重新闭上双眼,不再急于赶路,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对“噬煞诀”的推演与完善之中。
生存的第一步,是适应。
而他的适应之路,已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