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问道只为开山石,机缘却在草木深
听到常掌柜称呼静娴为师妹,汪细卫心里咯噔一下。
暗自嘀咕:“静娴师妹?看她样子也就二十多岁,难道比静娴道长年纪还大?”
这念头也就在心里转转,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
他想起静娴道长,初见时觉得她宛若二十许人,清丽绝俗。
但靠近了,尤其是那双深邃沉静的眼眸,又让人觉得她仿佛经历了数十载岁月,底蕴深厚。
这些修道之人,真实年纪实在难以从外表判断,与普通人差异太大了。
他现在都搞不清静娴道长究竟芳龄几何,也不好意思问。
不过对方既然问起,他自然不敢怠慢。
与静娴道长那场惊世骇俗的“龙藩双修”是绝对不能提的,天晓得她们玄女门对这种秘事有什么特殊的门规和忌讳。
他斟酌着用词,将如何在玄云观结识静娴道长,以及后来自己遇到静娴道长出手相助,并留下这个电话号码的过程,大致说了一遍。
重点强调了静娴道长说过,若在机械设备方面遇到难题,可以打这个电话寻求帮助。
常掌柜安静地听着,纤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温热的茶杯壁。
她其实早已接到过静娴师妹的电话,知道眼前这个高大青年是一位金丹修士。
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还是让她有些意外。
这汪细卫言语朴实,眼神清澈,甚至带着点乡下人的局促。
与修真界那些大多精明深沉、眼高于顶的修士相比,简直淳朴得像个不谙世事的小白兔。
她实在想不通,这样的人究竟是怎么修炼的,竟能在如此年纪就结成金丹?
而且师妹还在电话里特意强调这是个“穷得叮当响”的金丹。
想到此处,她清冷的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牵动了一下,觉得这事儿颇有几分滑稽。
也正是因为汪细卫是修道之人,更是静娴师妹特意交待需要“慎重对待、尽力相助”的重要人物,才勾起了她极大的好奇心。
否则,她绝不会轻易将一个初次见面的陌生男子,带到这处店铺最核心、最机密的场所。
这间地下密室看似是闺房,实则是玄女门在省城的一处重要联络点和安全屋,平时绝不启用,只有门内长老或极其重要的客人到访,才会在此接待。
这番安排,堪称超规格的礼遇。
她估计,眼前这个“小白”金丹修士,根本意识不到这其中的分量。
“这么说,你也认识玄云尊长?”常掌柜看似随意地换了个话题,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意。
“玄云尊长?”汪细卫一愣。
在他印象里,静娴道长提起玄云道长,总是带着点熟稔甚至戏谑地称呼“玄云老道”,怎么到了这位常掌柜嘴里,就变成了充满敬意的“尊长”?
看来玄云道长在修真界的地位,远比自己想象的要高啊!
他哪里知道修真界等级森严,玄云道长乃是金丹境中公认的顶尖存在,一身道法玄通,据说连一些初入元婴境的修士都奈何他不得。
而坐在他对面的常掌柜,本名常静婉,天资不俗,却因心障或机缘未至,常年困在筑基巅峰,迟迟无法凝结金丹,这才被门派委以重任,派来打理省城的产业,成为此地的实际话事人。
以一个筑基期修士的身份,面对一位金丹巅峰的大修士,尊称一声“尊长”,是最基本的规矩和敬畏。
“认识呢,”汪细卫老实回答,甚至还补充了一句,“我这点修炼的底子,就是玄云道长教的。”
他这话本是事实,说得也坦然。
但听在常静婉耳中,却不啻于平地惊雷!
玄云道长没有亲传弟子,这在修真界几乎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知多少天赋异禀的年轻人想拜入其门下而不可得。
如今,他竟然愿意亲自教导汪细卫修炼?
这岂不是意味着,玄云道长有收他为徒的打算?
若真如此,这汪细卫的背景和潜力,就远不是金丹修士那么简单了!
他的价值,需要重新评估!
接下来的谈话,便在一种微妙的气氛中进行。
常静婉看似随意地闲聊,问及汪细卫的家乡、家人、以及目前经营的砂石场和承接的修路工程,语气平和,不着痕迹。
汪细卫本就没什么心机,觉得对方是静娴道长信赖的“自己人”,又有求于人,便知无不言,几乎将自己的底细和盘托出。
而常静婉则凭借着高超的谈话技巧和敏锐的洞察力,将这些零散的信息在脑中迅速拼接、分析,对汪细卫的状况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反观汪细卫,除了知道对方姓常,是玄女门的人,负责这家山货店之外,对其他信息几乎一无所知。
这种信息上的不对等,让这场看似平常的对话,实则充满了常静婉单方面的审视与探究。
她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鉴宝师,在仔细评估着一件突然出现的、看似质朴却可能内藏乾坤的宝物。
了解了汪细卫的大致情况后,常静婉常掌柜端坐在那里,纤细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光滑的桌面,蛾眉微蹙,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她作为玄女门在省城的话事人,肩上扛着沉重的业绩压力。
门内每年都会对各地产业进行考核,收益位列前茅者,其主事人便有希望被调回山门,摆脱这些繁琐的世俗事务,得以专心清修,追求大道。
这才是真正修道之人梦寐以求的状态。
终日被金银俗务、人际往来所困,哪里还有足够的时间和澄澈的心境去冲击更高的境界?
当然,门中也有自知晋升无望,甘愿留在外界为宗门经营产业的;
亦有贪恋红尘繁华,不愿回山苦修的。
人心各异,不足为奇。
但她常静婉不同,她天赋不差,积累也已足够深厚,仅仅是因为捕捉不到那冥冥中的一丝突破契机,才被卡在筑基巅峰,迟迟无法凝结金丹。
她内心是极度渴望返回山门的,哪怕只是为了那冲击金丹成功后,凭空增添的数百年寿元,也值得她奋力一搏!
以她手中掌握的资源和人脉,别说帮汪细卫解决他需要的那些机械设备,就是白送他一套,也并非做不到。
但如此一来,这笔巨大的开销势必会严重影响她今年的业绩报表,冲击考核前三的希望就更加渺茫了。
“该如何既能帮他,又不耽误自己的考核呢?”她秀眉紧锁,苦苦思索。
目光无意间扫过汪细卫那带着山里人特有淳朴气息的脸庞,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脑海……
“对了!他说他是从老君山那边出来的!老君山!那可是座天然的宝库啊!”
她这“百味山货店”,经营的不就是山货吗?
如果能与汪细卫合作,由他组织乡民在老君山的深山里,按照特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采摘,甚至进行一些珍稀品种的人工培育和种植,再通过她的店铺和渠道,销售到全省乃至更远的地方……
这其中蕴含的利润,一年下来恐怕能达到数百万之巨!
这不仅能完美解决帮助汪细卫的“成本”问题,甚至能极大提升她的业绩!这简直是一举两得!
想到这里,常静婉紧蹙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眼神也恢复了之前的清亮。
她看向一脸期盼望着她的汪细卫,语气平和地开口道:“汪道友,关于您遇到的难题,我有个初步的想法,说出来您参详一下,看看是否可行?”
汪细卫一听,以为她立刻就有了解决设备问题的妙计,身体不由得前倾,眼神热切,迫不及待地等着她的下文。
结果,他听到的却是什么“老君山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山货产业”、“合作建立采集与种植基地”、“由本店负责渠道销售”等等一系列关于在山里种东西、摘东西的规划。
这……这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啊!
他是来问推土机、挖掘机的,怎么扯到蘑菇、木耳、药材上去了?
汪细卫完全是一脸懵,感觉思路完全没跟上。
但常静婉条理清晰的分析,以及描绘出的“数百万收益”的广阔前景,像是一道惊雷,瞬间劈开了他固有的思维枷锁。
他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发出“啪”的一声响,把正娓娓道来的常静婉吓了一跳。
“对啊!”汪细卫眼睛瞪得溜圆,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们后山那地方,别的没有,就是地方大,林子深,野生的好东西多了去了!”
“要是真能把这事弄起来,乡亲们光是靠采山货,一家一年随便就能多赚上千把块!这可是能实实在在改善大家生活的大好事啊!”
他完全沉浸在了这个新发现的“金矿”带来的兴奋中,瞬间觉得修不修路、买不买设备好像都没那么紧迫了。
他懊恼地抓了抓头发,自责道:“我真是个猪脑子!之前就光盯着那点砂石、那几条路,差点把真正能让老乡们过上好日子的门路给耽搁了!”
常静婉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扶额暗自腹诽:“这位汪道友……您好歹是个金丹修士,修真界的中流砥柱,能不能稍微……矜持稳重点?”
她实在是被汪细卫这一惊一乍、毫不作伪的淳朴反应给弄得有些无奈。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汪细卫猛地站起身,对着她就是一个九十度的深深鞠躬,语气无比诚挚:
“常掌柜!太感谢您了!您这可是给我们乡里指了一条明路,一条致富路啊!我代表沙硕地的乡亲们谢谢您!”
这一下可把常静婉惊得不轻,连忙侧身避让,连声道:“汪道友使不得,快请起!这……这不过是互利合作之事,当不得如此大礼!”
她心里更是后怕,这要是让静娴师妹知道,她欣赏推荐的金丹修士对自己行如此大礼,那还了得?
误会解除,目标一致,两人的谈话气氛立刻热烈起来。
他们就围绕着山货产业,详细讨论了哪些品种市场需求大、价值高;
哪些适合野生采摘,哪些可以尝试人工培育;
品质等级如何划分,收购价格大概在什么区间……
你一言我一语,在这间幽静的地下密室里,足足讨论了一个多时辰,越谈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
直到感觉口干舌燥,汪细卫下意识地端起那杯早已凉透的花茶一饮而尽,冰凉的口感让他一个激灵,这才猛然想起自己此行的初衷。
他猛地顿住话头,脸上兴奋的神色僵住,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常静婉,讪讪地开口:
“那个……常掌柜,咱们这山货的事是定下方向了,特别好!”
“可是……我原来想问的那个,关于修路用的推土机、挖掘机那些设备的事儿……您看,这个还能有办法吗?”
他脸上写满了“差点把正事忘了”的尴尬。
没办法了,我只能认真写,努力写,把故事写的有趣些,希望能留住大家,努力吧,今天依然有加更,这是昨天欠下的一个五星好评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