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灶台的木牌挂了三天,槐树叶落了一层又一层。穿蓝布衫的王大爷往豆汁锅里撒焦圈时,总盯着胡同口——那木牌上心术不正者,灶不养奸十个字,被炎昭用卤料渣调的墨写得铁骨铮铮,风吹雨打都褪不了色。
这天清晨,胡同口停了辆黑色轿车。下来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对着木牌比划半天,操着生硬的中文喊:我出十倍价钱,买你们的卤料配方!话音刚落,张大爷的儿子就拄着拐杖冲过去,拐杖头在青石板上敲得砰砰响:你当这灶台是菜市场?咱老祖宗的手艺,金不换!
后厨里,炎昭正用竹筛晾陈皮。听见动静掀帘出来,手里还攥着块刚熬好的卤汁块,琥珀色的胶冻在晨光里泛着冷光。这灶台烧的是华夏的柴,他把卤汁块往案板上一拍,裂成整齐的小块,熬的是祖宗的骨气,你配吃?
穿工装的小伙子突然挤进来,他怀里揣着个玻璃烧杯,里面盛着卤汁提炼出的精华。想偷配方?他举着烧杯对着太阳,液体里的沉淀结晶像把把小刀子,咱化学人早就把卤料成分分析透了——八角含茴香醚,桂皮有肉桂醛,这些分子结构里,写的都是咱华夏的根!
旁边的化学系教授推了推眼镜,接过烧杯晃了晃:别说复制配方,你连火候里的美拉德反应都学不会。他往卤汁里滴了滴试剂,液体瞬间变成深褐色,看见没?这是历史的颜色,你们永远配不上。
胡同里的街坊们越聚越多。退休的老兵爷爷拄着拐杖,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闪得人睁不开眼:当年我守阵地,就是为了让后辈能安安稳稳吃口热乎的。他指着木牌,这灶台不接待你们,是因为你们的祖辈,欠咱太多血债!
那西装男人还想说什么,被特警队长一胳膊拦住。这胡同的砖,每块都记着历史,队长的防爆盾往地上一杵,震得旁边的糖画摊叮当响,想吃卤味?先问问这地底下的英魂答应不!
炎耀突然搬来张桌子,往上面摆了二十八个青花瓷碗——对应着当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个碗里的卤汁,都熬了不同的料,他往碗里撒陈皮,这是提醒咱自己,甜日子是怎么来的。
王铁柱蹲在灶前添柴,火苗地窜起来,舔着锅底发出呼呼的响。今儿的卤汁多加了辣椒,他舀起一勺往锅里泼,蒸汽里带着呛人的辛香,就是要让某些人知道,咱华夏儿女的脾气,烈着呢!
那天的卤味出锅时,整条胡同都飘着股硬气的香。街坊们围着灶台拍手,穿汉服的姑娘们唱起了《松花江上》,歌声混着卤汁的醇厚,撞得老槐树的叶子簌簌往下掉。
炎昭炎耀蹲在灶台边,看着木牌在风里挺直了腰。突然明白,这灶台熬的从来不止是卤味,更是一代代传下来的骨气——就像那锅卤汁,越熬越浓,越煮越烈,永远带着华夏儿女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