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萧瑟于江南临渊城与沐剑屏重逢,并着手清剿倭寇、布局盐务的同时,远在北境之外的北风烈大本营,一场酝酿已久的风暴,正随着一道指令的下达,骤然席卷向赵国的每一个角落。
北风烈大营,中军大帐。
帐内气氛肃杀,炭火在盆中噼啪作响,映照着诸葛问天那张平日里总是带着几分玩世不恭、此刻却冰冷如铁的脸庞。他手中摩挲着一枚刚刚解读完毕的、来自江南的加密玉简,玉简内只有简短的八个字——“世子已醒,江南无恙”。
这八个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诸葛问天心中激起了滔天巨浪,但随之而来的,并非是狂喜,而是一种压抑了数月、终于得以释放的凛冽杀机!
自从当日萧瑟在两国交界处,被赵国老祖赵擎天以元婴境的绝对实力无耻偷袭,重伤濒死,陷入漫长昏迷之后,整个北风烈就如同被激怒的狼群,每一个兄弟的心中,都憋着一股焚天灭地的怒火与恨意。世子,是他们的灵魂,是带领他们从北境边军蜕变成如今这支虎狼之师的信仰!赵擎天与赵国,竟敢以如此卑劣手段伤他,此仇,不共戴天!
当时,萧七暴怒,欲尽起北风烈之兵,不顾一切杀入赵国复仇,却被冷静的诸葛问天强行拦下。并非惧战,而是不能做无谓的牺牲。北风烈虽强,但正面与一个底蕴深厚的大国开战,尤其是在世子昏迷、群龙无首的情况下,胜算渺茫,且会彻底打乱世子苏醒后的布局。
但,隐忍不代表不作为!
从萧瑟遇袭的那一天起,在诸葛问天的秘密策划与萧七的默许下,一项名为 “惊蛰” 的潜伏计划便已悄然启动。北风烈中最为精锐、最擅长隐匿、刺杀、情报搜集的一批兄弟,总数近三百人,开始以各种身份,通过各种渠道,如同水滴渗入沙地般,悄无声息地潜入了赵国境内。
他们有的伪装成行商,带着北境的皮货药材,进入赵国的繁华都市;有的扮作流浪的武者或落魄的文人,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有的甚至凭借过硬的本事,设法加入了赵国的某些地方武装或是低阶官府,成为了不起眼的仆役、兵丁或是文书。他们的目标,并非刺探军国机密,而是精准地潜伏下来,融入赵国社会的肌理,如同蛰伏的毒蛇,等待着那个唤醒他们的信号。
他们的潜伏地点,覆盖了赵国从边境到京都,几乎所有重要的城池、军事重镇以及行政中心。上至京都邺城的达官显贵府邸周边,下至各郡县的府衙、军营附近,都有北风烈兄弟的身影在默默注视着,记录着目标人物的作息规律、护卫力量、行动路线。
他们等待的,就是萧瑟苏醒的这一天!
此刻,信号终于来了!
诸葛问天猛地站起身,走到帐中悬挂的巨大赵国地图前,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上面那些被做了细微标记的地点。他深吸一口气,体内灵力涌动,通过一面特制的、镌刻着繁复阵法的青铜罗盘,将一道蕴含着特定精神波动的指令,瞬间发送了出去!
这指令跨越千山万水,无视空间距离,精准地传递到了每一位执行“惊蛰”计划的北风烈兄弟识海之中。指令内容冰冷而决绝:
“世子已醒,雷霆复仇!按预定名单,对当前所在城市之目标官员,执行刺杀!原则:无论成功与否,一击即走,优先保全自身! 目的:制造最大恐慌,让赵国上下皆知,动我北风烈之主,需付出血的代价!”
……
赵国,京都。
夜幕深沉,正是宵禁时分。吏部侍郎张谦的府邸后院书房内,依旧亮着灯。张谦正伏案批阅公文,他是主张对天武朝强硬的主战派官员之一,曾在朝堂上多次抨击镇北王府,萧瑟遇袭后,他甚至私下饮酒庆贺。
窗外寒风呼啸,掩盖了极其轻微的、瓦片被踩动的细微声响。
一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的蝙蝠,悄无声息地倒挂在书房外的屋檐下,透过窗纸的缝隙,锁定了屋内那个伏案的身影。黑影手中,是一架制作精巧、闪烁着幽冷金属光泽的军用强弩,弩箭的箭簇并非凡铁,而是掺入了破罡金的特制箭头,专破武者护体罡气。
“咻——!”
一声轻微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机括震动声。弩箭穿透窗纸,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精准地射向张谦的后心!
张谦身为文官,本身修为不高,仅有先天初期,加之在自家书房,警惕性降到最低。直到弩箭及体,那冰冷的杀机才让他悚然惊醒,但为时已晚!
“噗!”
特制弩箭轻易撕裂了他的护体罡气和衣衫,深深贯入心脏!张谦身体猛地一僵,手中的毛笔掉落,在公文上染开一大团墨迹。他难以置信地低头看向自己胸口透出的箭簇,张了张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眼中的神采迅速黯淡,噗通一声栽倒在地。
窗外,那道黑影一击得手,毫不留恋,身形如同鬼魅般几个起落,便融入了京城错综复杂的巷道阴影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整个过程,从出手到消失,不过短短两三息时间,干净利落,仿佛从未出现过。
几乎在同一夜晚,类似的情景,在赵国的多个城市同时上演!
边境重镇云州城,负责边境防务的守备副将王猛,在从军营返回府邸的路上,被一名伪装成乞丐的刺客,以淬毒的匕首割喉,当场毙命。刺客得手后,扔下一枚刻有北风烈独特狼头标记的铁牌,随即引爆了随身携带的烟雾弹,在混乱中遁走。
南方粮仓之称的江陵城,主管漕运税收的转运使周文富,在自家宴客厅招待宾客时,一杯毒酒骤然发作,七窍流血而亡。下毒者,正是他府中新聘不久、背景“清白”的一名舞姬。(正是唐无醉)事发后,舞姬不知所踪。
矿业大城铁山城,督管矿务的工部郎中李德明,在视察矿洞时,遭遇“意外”塌方,被活埋其中。事后清理,发现支撑矿洞的关键木桩有被人为锯断的痕迹。
……
刺杀的目标,并非全是高官显贵,也包括了许多身处关键职位、对赵国各地行政、军事、经济运转有着重要影响的中层官员。北风烈的“惊蛰”名单,是诸葛问天根据大量情报精心筛选制定的,旨在最大程度地瘫痪赵国的行政效率,打击其统治秩序。
而行动原则“无论成功与否,一击即走”,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执行任务兄弟的安全。他们如同最精密的刺客,潜伏、锁定、出手、远遁,将北风烈特有的高效与狠辣展现得淋漓尽致。即便偶尔有行动因护卫力量过强而失败,刺客也会毫不犹豫地立刻撤离,绝不纠缠,让赵国的追捕力量往往扑空。
这一夜,对于赵国而言,是一场突如其来的、覆盖全国的噩梦!
从边境到腹地,从地方到中央,死亡的阴影同时笼罩了数十座城池。遇刺官员的级别从七品县令到三品大员不等,死亡方式各异,但都透着精准、高效与冷酷。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伴随着黎明的到来,飞速传遍了赵国朝野。
次日,赵国金銮殿。
往日本应庄严肃穆的早朝,此刻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恐慌与压抑。龙椅上的赵帝脸色铁青,看着下方明显稀疏了许多的朝班。至少有十几位本该到场的官员,都以各种“急病”、“意外”为由告假。
侥幸来上朝的官员们,也个个面色惶惶,眼神惊疑不定,不时紧张地四下张望,仿佛那无形的杀手就潜伏在大殿的阴影之中。他们交头接耳,声音压得极低,议论着昨夜各地传来的噩耗。
“听说了吗?张侍郎昨夜在书房被刺杀了!” “何止张侍郎!云州的王副将、江陵的周转运使……都没了!” “是北风烈!绝对是北风烈干的!他们留下标记了!” “太可怕了!他们是怎么潜入京城的?怎么知道各位大人的行踪的?” “下一个会是谁?会不会是我们?”
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没有人知道自己是否也在那份死亡名单之上,没有人知道那致命的袭击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降临。这种未知的恐惧,远比正面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令人崩溃。
整个赵国朝廷,陷入了一片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的混乱境地。
散朝之后,幸存的官员们第一时间不是回衙门办公,而是急匆匆赶回府邸,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加强护卫力量,招募更多的高手,检查府中每一个仆役的底细,甚至有些人连夜间如厕都不敢独自前往。
各地的官府衙门也加强了戒备,巡逻的士兵数量倍增,进出盘查变得极其严格,但这并不能带来丝毫安全感,反而加剧了紧张气氛。行政效率几乎陷入停滞,许多公务被无限期搁置,因为负责的官员要么死了,要么吓得不敢出门。
一时间,赵国上下,从庙堂到江湖,都笼罩在北风烈这把悬而未落、却又无处不在的“复仇之剑”的阴影之下。混乱、猜忌、恐慌,成为了赵国此刻的主旋律。
这场由诸葛问天一手策划、由数百名北风烈死士执行的、覆盖整个赵国的雷霆刺杀风暴,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向天下宣告:北风烈之主,不可轻辱!任何敢于伤害萧瑟的势力,都必须准备好承受他们不计代价、无孔不入的疯狂报复!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