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敏之和崔厂长正说着话,就听见走廊里传来脚步声,还有压低的说话声。
没一会儿,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负责汽水配方的李师傅走在最前面,他五十多岁,戴着一副老花镜,身上还穿着工作时的白大褂。
紧跟在他后面的是车间主任赵立为,三十出头,身材魁梧,走路带风。
财务科的刘小勇夹着笔记本,跟在大家后面。
还有两位女员工,李大姐是质检组的老员工,四十多岁,做事稳重;田小梅才二十来岁,是去年刚进厂的,扎着马尾辫,眼睛亮晶晶的。
大家手里都拿着搪瓷杯子,有的是厂里发的,有的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几个人在门口挤成一团,都不知道该不该进来。
崔厂长看着这阵势,愣了一下,转头看着苏敏之,眼镜片后的眼睛里满是疑惑:“这是……苏厂长,你这是……”
苏敏之站起身,笑着说:“是我请大家过来的。”
她朝门口招招手,“都进来吧,别站在门口了。”
几个人这才走进来。李师傅走得最慢,眼睛不住地往苏敏之和崔厂长身上瞟,显然是在琢磨这位新来的年轻厂长又要搞什么名堂。
苏敏之走到办公桌后面,弯下腰,从桌子底下搬出一个纸箱子。
她把箱子放在办公桌上,开始往外拿瓶子。都是各式各样的汽水,瓶子形状各异,有的是绿色玻璃瓶,有的是透明的,标签颜色花花绿绿。
“正广和汽水。”她拿出第一瓶,上海本地的品牌,瓶身上是正广和的老商标。
“北冰洋橘子汽水。”第二瓶是北京人最爱的北冰洋,瓶子上印着可爱的北极熊。
“亚洲橙宝汽水。”这是广州产的,瓶身设计很洋气。
“滨江桔子汽水。”南京的品牌,也是他们的竞争对手。
“还有这个,”她小心翼翼地拿出最后一瓶,“进口的芬达橙味汽水。”
苏敏之说着,又从桌子底下拖出另一个箱子,“还有这个,咱们自己的霞光牌汽水。”
她找来的这几款都是桔子或者橙子口味的,一字排开,倒也颇为壮观。
办公室里一下子热闹起来。田小梅忍不住小声说:“哎呀,这么多汽水,我还是头一次见这么多品牌放在一起呢。”
“别说话。”李大姐拉了她一下。
苏敏之环顾四周,办公室里只有两把椅子。
她想了想,说:“大家稍等一下。”说着走到门口,朝走廊喊道:“小张,小王,帮忙搬几把椅子过来。”
不一会儿,几个年轻工人搬来了车间里的木头长凳和几把椅子。
大家这才七七八八地坐下来,围成了一圈。气氛有些拘谨,毕竟两位厂长都在场,大家都不太自在。
苏敏之先给每个人面前放了一瓶自己的霞光汽水,瓶盖还没开。
然后她开始一瓶一瓶地打开其他品牌的汽水。“嘭”的开瓶声响起,气泡“嗤嗤”地冒出来,橙色的汽水在玻璃瓶里翻腾着。
空气中顿时弥漫开一股甜丝丝的橘子香味。
她仔细地给每个人的杯子里倒上一点,动作很慢,生怕倒多了。
“每种都尝一点,不用喝太多,咱们主要是品味道。”
倒完了其他品牌的汽水,她才拧开一瓶霞光汽水。相比之下,霞光汽水的颜色显得有些浑浊,气泡也没那么活跃。
“今天叫大家过来呢,”苏敏之坐下来,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个人,“就是想请大家尝一下人家的汽水,然后再喝一口咱们自己的,好好比一比,看看差距在哪儿。”
她的语气很平和,但话里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钟。
负责配方的李师傅端着杯子的手微微发抖,他盯着桌上那些瓶瓶罐罐,脸色变得很不好看。终于,他“腾”地一下站起来,椅子腿在水泥地上发出刺耳的声音。
“苏厂长,”他的声音有些激动,“您这是……您这是想改配方吗?”
办公室里的空气好像一下子凝固了。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田小梅更是把杯子举在半空中,不知道该不该往下放。
苏敏之抬起头,平静地看着李师傅,没有立即回答。
李师傅看她不说话,更急了,声音都提高了八度:“我们厂里这配方,那可是建厂的时候就定下来的,都用了二十年了!二十年啊!怎么能说改就改呢?这配方可是老厂长亲自定的,当年……”
“李师傅,”苏敏之打断了他,语气依然温和但很坚定,“如果咱们的汽水卖得好,厂子效益好,不会等到临期了都卖不出去,堆在仓库里,那我自然不会想着要改配方。可现在的情况您也看到了,不是吗?”
李师傅被噎了一下,但还是不服气:“可是……可是咱们这汽水,过去,也有卖得好的时候啊!前些年那会儿,夏天供不应求,排队都买不到!”
“您也说了,那是过去。”苏敏之站起来,走到窗边,指着外面的街道,“李师傅您看,现在是1986年了,外面的世界变化有多快,前两年还没几个人见过进口汽水,现在友谊商店、华侨商店里,各种洋汽水摆得满满当当。”
“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口味也变了,要求也高了。咱们要是还守着二十年前的配方不变,那只能等着被淘汰。”
她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时代变了,咱们也得跟得上这个变化。不然,霞光汽水,就真的只能成为历史了。”
崔厂长坐在一旁,听得连连点头,其实崔厂长心里清楚得很,他之前不是没想过改配方,可是老李太固执了,在厂里资历又老,当年建厂就跟着老厂长干,现在好些老工人都是他带出来的。
崔厂长不想得罪人,怕影响团结,结果就是,生产出来的汽水,一批一批地卖不出去,眼睁睁看着库存越积越多。
他看着桌上那些五颜六色的汽水瓶,又看看年轻的苏敏之,心里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慨。有些事情,或许真的需要年轻人的魄力来打破僵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