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万生经过多方打听,高殿荣一家生意受挫搬走了。1952年的沈阳(时称奉天),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私营工商业在公私合营浪潮中艰难求存。曲万生认为,生意受挫实属常态,搬家也是自然,兴许改变经营方向换个地方了,再找找看看。小妹家确实太困难了。如果珍珠生意做起来了,一定得帮帮小妹。
曲万生想到自己家的珍珠生意,有些纠结。本来历经千辛万苦,把生意搞起来,并初见成果。可是想到老宋,他就非常生气:“老宋可是经过精挑细选才定下来的船老大,这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今他开始闹情绪,这可是麻烦事,必须尽快解决!”
曲万生决定先解决老宋的问题。他找到老宋,开门见山地说:“老宋,我知道你心里有想法,但咱这生意刚有起色,不能出乱子。”
老宋闷着头说:“老东家,我就是觉得这工钱太少,我干着没劲头。”
曲万生思索片刻,说道:“这样,只要接下来这几个月咱们把生意再往上提一提,我给你涨工钱,还额外给你分红。”
老宋眼睛一亮,态度缓和了不少,“行,东家,那我就再好好干。不过,工钱得加双倍!”
“双倍?”曲万生不敢相信老宋的话。
“怎么可能呢?”船老大工钱本来就很高,要把利润都给他吗?
“你这是敲诈勒索吗?”,曲万生怀疑有人从中使坏,“莫不是有人挑拨离间?”
“怎么会呢?别人给我双倍工钱我都没去,你还在磨叽,赶快给我结账吧!”
曲万生很生气:“你再这样闹下去,工钱不能给你了,你耽误我的正常经营,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晚上曲万生找曲万河商量:“这个老宋真是麻烦,闹情绪好几天没出海了!”
曲万河最近村子里面事情多,没顾得上生意方面的事,听曲万生一说,感觉问题严重:“不能因小失大,我看这背后肯定有阴谋,先稳住老宋再说吧!”
曲万生说:“我已经多次跟他商量,他要双倍工钱,怎么可能呢?”
曲万河说:“你先答应他,让他好好干活,至于工钱,赶车的还能让驴说着算?”
曲万生恍然大悟:“哥,还是你厉害,我怎么没想到呢?”
兄弟二人又详细计划了下一步工作,曲万生打算第二天跟老宋好好谈谈,让他继续干活。
二人相谈甚欢,林淑芹跑了进来,钱丽也跟着进来。林淑芹上气不接下气:“不好了,大船……大船起火了!”
曲万生兄弟二人顿时傻了眼,曲万生回过神来,撒腿就往码头跑,曲万河也紧跟其后。到了码头,只见大船火势凶猛,火焰冲天,噼里啪啦作响。周围的村民们拿着水桶,手忙脚乱地灭火,可火势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曲万生心急如焚,眼睛都红了,这大船可是他们的命根子啊。“一定是老宋干的,快去找老宋!”曲万生深信不疑。
曲万河冷静一些:“如果是老宋干的,他早就跑了,现在是及时止损吧!”
曲万生感觉有道理,众人齐心合力,大火终于被扑灭了,可大船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曲万生悲愤交加:“这珍珠生意刚有点眉目,投资大船的钱还没有赚回来,如今没有船,就算租用船只勉强维持,总归不是长久之计。”
曲万河苦思冥想:“感觉哪里不对劲,也许我们选择这条路本身就是错的。”
曲万生想不明白:“难道我们当初把小妹卖了,得罪老天爷,老天爷还在惩罚我们吗?”
曲万河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们做得过分了!报应啊!”
曲万生瘫坐在地上,心中满是绝望。
沈阳那边来信了,高殿荣一家只是换个地方,还在经营原来的家具生意。“这倒是个好消息,虽然不能直接帮助小妹,起码能帮助她的家人。”曲万生来不及收拾烂摊子,急忙去妹妹家。
曲万生每次去小妹家,都有一种罪恶感,这种心情比他自己受苦受难都难受。曲桂娥忙着给高殿广擦脸,地下一滩血。“殿广又吐血了?”
曲万生脑袋“轰”地一下炸开,“这是怎么回事?”
曲桂娥泪眼婆娑,“三哥,殿广的病越来越重了,郎中说怕是时日无多。”
曲万生心里一阵绞痛,想起当年为了生意把小妹卖给罗锅子高殿广,如今小妹一家如此凄惨,愧疚感如潮水般涌来。
他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救高殿广。他告诉曲桂娥:“小妹,别怕,我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找个好大夫。”
曲万生顾不上自己珍珠生意的烂摊子,马不停蹄踏上了去城里的求医之路。一路上,他满心忧虑,不知道这一次能否挽救妹夫的生命,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弥补曾经犯下的过错。他四处打听好的郎中,并亲自会面,跟人家说明高殿广的病情,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都要为小妹一家做点什么。
一连几天,他见了好几个郎中,得到的答复都是:“他这样的情况,能活命已经是奇迹了!”
有一个郎中甚至不相信曲万生说的话:“你说的这个人还活着?脊柱侧弯九十多度?怎么可能呢?”
曲万生喃喃自语:“也许爱情真的可以创造奇迹!”
那郎中惊讶地说:“这个人居然有老婆?”
曲万生说:“她的老婆是村里的大家闺秀,才貌双全。”
郎中惊叹不已:“这也就不奇怪了,有个好婆娘可比吃药管用多了!”
曲万生说:“他不仅有老婆,还有孩子呢,他是心里有放不下的牵挂,所以不舍得一走了之。”
郎中彻底被折服了:“我倒是想看看这个人到底有啥本事,他的命也许真的不该绝。”
说着郎中跟着曲万生来会见高殿广。到了高殿广家,郎中瞥了一眼曲桂娥,“果然是难得的良药!”
郎中的想法一闪而过,只是在心里默默嘀咕着,他的表情立马严肃起来,仔细地为高殿广诊脉、查看病情。许久,郎中缓缓开口:“这病虽重,但并非无药可医。只是所需药材珍贵且难寻,还需特制的针灸之法配合。”
曲万生一听有希望,顿时来了精神,忙问:“需要什么药材,我一定想尽办法找来。”
郎中一一列出药材清单,其中不乏千年人参、深海珍珠等稀罕之物。曲万生犯了难,珍珠生意失败,他手头拮据,这些药材的费用着实高昂。“深海珍珠?”曲万生突然眼睛一亮,自己家的珍珠生意虽然遇到麻烦,但是用来治病的话,应该不成问题吧?
“先生说的珍珠,可不可以是……?家里养的珍珠如果可以,那就省钱了。”
得到郎中的肯定,曲万生顿时轻松许多:“先把珍珠采收回家再说吧!”
郎中详细交代了珍珠的药用方法,曲万生一一记住,并叮嘱小妹照顾好高殿广,自己马上会想办法救高殿广。郎中临走前特别强调:“病人这情况需要多休息,不适合运动。”
曲桂娥心疼地说:“别说休息了,他还得每天到山上陪姑娘放牛呢!”
郎中感觉自己在做梦:“你说什么?去山上放牛?”
曲桂娥说:“是啊,我家闺女给临屯放牛,牛太多,孩子又小,他不放心,每天吭哧吭哧走过去,陪陪孩子。”
郎中问:“你家闺女几岁了?放多少头牛?”
高殿广这时候感觉强多了,笑着说:“我闺女马上十岁了,她可勇敢了,看了四十多头牛呢!”
高殿广说起女儿,眼里有光,那是自豪的光。
郎中赞叹道:“老哥,你还有活头,死不了,好好治病吧!”
郎中的话给了一家人很大的安慰,高殿广又好像没事人一样,第二天又照常上山,一点看不出病态的样子,他有强心剂。
曲万生听了郎中的话,也跟着振奋起来。他决定先回去处理珍珠生意的烂摊子,尽快采收珍珠,同时再想办法筹集其它药材的费用。回到家后,他和曲万河重新商量对策,决定先租个大船,把珍珠采回来。他们费了好大劲,租了一艘破旧的舢板船,组织船工连夜修补,船很快修复完毕,珍珠采收工作也顺利开展。曲万生拿到珍珠后,立刻去找郎中。郎中见到珍珠:“这珍珠不错啊,我可以收购一些,也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些客户……”
郎中捻着珍珠轻叹:“蚌壳忍着沙砾磨肉的疼,才养得出这救人的珠子。”
曲万生听了郎中的话,心中一动。他突然意识到,这珍珠生意或许还有转机。他忙向郎中询问收购价格和客户渠道等事宜。郎中告知了他一些行情和潜在客户信息,曲万生认真记了下来。
有了新的方向,曲万生不再像之前那样绝望。他和曲万河商量,决定在为高殿广治病之余,重新好好规划珍珠生意。
曲万生明白,曾经犯下的错或许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弥补。他跟郎中商量:“给高殿广换配方,用上好的药,用你的药材跟我家的珍珠兑换,差价用珍珠找齐。”
有珍珠托底,郎中痛快答应了,居然把高殿广的药方配齐了。曲万生感慨万千:“原来这珍珠生意,就是为了让我赎罪的,挺好挺好。真是一切皆有原啊!”
曲万河也颇有感触地说道:“是啊,说不定这也是老天爷给咱们的一个机会。”
在郎中的精心医治和珍珠的药效作用下,高殿广的病情逐渐好转,脸色也越来越红润。曲家兄弟的那份愧疚感稍微有点缓解。很长时间,高殿广的病让曲万生焦头烂额,以至于都忘了把找到高殿荣的消息告诉曲桂娥。现在一切都恢复正常,曲万生把这个消息告诉妹妹一家人。高殿玉首先表示感谢:“这样我就放心了,早就想让小吉梁出去长点见识,学点手艺,男孩子待在我们这穷乡僻壤的,没啥出息!”
高殿广不放心地问:“哥,感觉吉梁还小,要不等过两年再说吧?”
高殿玉说:“本来我也是犹豫,可是强子不是一起去吗?他们可以互相照应啊!难得的机会。”
一直没说话的曲桂娥开口道:“我就是感觉一家人在一起才叫过日子,东一个西一个的,牵肠挂肚,何必呢?”
刘巧翠好久没有发表长篇大论了,自从代弟出去放牛,她心里一直耿耿于怀,私下里常念叨:“没想到这个死丫头片子这么有能耐,算一下,赚不少粮食呢,比大人赚得都多啊!”
高殿玉安慰她说:“放牛能有啥出息?暂时养家糊口罢了,我们要把小吉梁好好培养,将来有大出息,不能输给她。”
夫妻二人于是就有了把高吉梁送出去深造的想法。如今这个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可不能有啥闪失。巧嘴立马反驳道:“在家能有啥出息?难道像代弟一样去放牛吗?”
话一出口,她就后悔了,好在代弟不在家。她感觉代弟出去放牛的日子,自己随意多了,要不然说话可得加小心,稍有不慎,就会被代弟数落一番。
曲桂娥看了她一眼,并未说话,但眼神里有一丝不悦。高殿广赶紧出来打圆场:“大家都是为了孩子好,别起争执。吉梁出去闯荡是好事,但也得考虑他的意愿。”
高吉梁听了,眼睛亮晶晶的,“爹,我想去,我想出去学本事,以后让咱们家过得更好。”
曲万生也表示赞同:“吉梁有这份心气是好事,我会帮着打听下高殿荣那边的情况,安排好吉梁过去。”
曲桂娥见儿子心意已决,叹了口气,“既然你们都这么说,那我也不拦着了,只是……。”
高殿玉笑着说:“放心吧,有强子一起,不会有事的。而且吉梁这孩子机灵,肯定能闯出一片天。”
大家达成了共识,气氛又融洽起来。曲万生说:“马上到了年关,大家好好在一起过个年。过了正月十五再出发。”
年关将至,村子里洋溢着浓浓的年味。高吉梁满心期待着外出闯荡,一有空就和三叔商量着到奉天的打算。
曲桂娥虽然心里还是有些担忧儿子,但是想到儿子是出去学本事,也就安慰许多。曲万河劝小妹:“灶台养不出千里驹,但离家的雏鹰最知归途。”曲桂娥听了三哥的话释然了。
家里发生了很多事,小牛倌并不知道,她只知道三叔和哥哥要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了,她很羡慕。高殿广吃了以珍珠为主的药,效果不错。他每天坚持上山,用郎中的话说:“他在积攒生命的能量。”
小牛倌看着父亲身体越来越好,心里也十分开心。
这天清晨,小牛倌像往常一样,爬起来就去养牛人家吃早饭。今天轮到虎子家了,见虎子爹在院子里站着,看见小牛倌笑着说:“小牛倌来了啊。”小牛倌礼貌地打招呼。
虎子爹说:“今天准备杀年猪,晚上回来可以吃猪肉了。”
小牛倌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太好了!”
她匆匆吃完早饭,赶着牛群上山了。
傍晚,小牛倌把牛送到各家各户之后,回到虎子家。院子里热气腾腾,一大锅猪肉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虎子爹热情地招呼她:“小牛倌,快来尝尝这新鲜的猪肉。”
桌子上几个大人一直夸小牛倌:“这闺女长大了,真水灵。”
小牛倌听了夸奖微微一笑,心里却翻江倒海。那一刻,小牛倌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努力干活,赚很多粮食,自己家里也养一头肥猪,过年了自己家里也杀年猪,让一家人热热闹闹的,过上好日子。她这样想着,仿佛看到了生活中的希望,以至于虎子娘喊她都没听见。
虎子娘走到小牛倌身边,轻轻拍了下她的肩膀,“傻孩子,想啥呢,吃饭吃肉了。”
小牛倌回过神来,脸微微泛红。她跟着虎子娘来到桌前,众人纷纷给她让出位置。
小牛倌看着满桌的菜肴,尤其是那盘香喷喷的红烧肉,咽了咽口水。她夹起一小块肉放进嘴里,浓郁的肉香瞬间在口腔散开,那味道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美味。
正当大家吃得开心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原来是村里的懒汉二狗子喝多了酒,跑来闹事:“你们家杀猪动静太大,吵到我睡觉了。吓到我娘了,把我娘吓坏了。”
虎子爹赶忙出去劝解,二狗子却不依不饶。
小牛倌见状,放下碗筷笑了笑说:“他是被肉味馋得迷糊了吧?”
众人被小牛倌点醒了,虎子娘走了出去。她对着二狗子说道:“二狗子,这大过年的,大家图个喜庆,你这样闹不合适。我看你是想吃猪肉了吧?”
二狗子一听急了:“瞧不起人啊?我才不稀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