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女的微信像一根刺儿,悄无声息的扎进了李建设看似平静的生活。
“你们家有什么传世珠宝?”
短短十个字,让他刚刚在兴旺岛获得的片刻宁静烟消云散。他预感到,这件被母亲嗤之为“小破坠子”的东西,将会在这个家里掀起一场他无法想象的风暴。
六月里的一天,李建设陪伴母亲到了兴旺岛,空阔静谧的岛上环境让他的思维一下子开阔起来。
他仔细回想起这段时间的所有事情,一家人被朋友圈的那篇文章搅得鸡犬不宁。
现如今这个事件好像不了了之了,他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尤其是王杰,她居然把那篇文章稍加改动以后,又一次发出来,这蓝海文学部落也太没有底线了。
他正在琢磨事情,手机屏幕亮了,是高小女发来信息:“你们家有什么传世珍宝”
李建设莫名其妙,是不是发错了?他语音过去,对方很快接听:“孩子,我跟你说啊,你妈妈家祖上有钱,你太姥姥有传世珍宝。”
李建设礼貌回应:“小姨,这个问题,可不能随便说啊,我妈怎么不知道呢?”
高小女说:“我怕你妈知道了,担心有人惦记,会上火。告诉你,是让你谨慎点。我是从我哥哥那里听说的,我哥哥是听你姥姥,不对,是你太姥姥说的。”
高小女说完就挂断电话,李建设一头雾水。
孙圆见李建设在院子里捧着手机看了半天,凑了过来:“看你像是有心事?”
李建设累了,就把手机递给孙圆:“你自己看吧。”
孙圆接过手机,她把目光锁定在“你们家有什么传世珠宝”几个字上,是高小女发的。
孙圆迷惑不解,压低声音说:“那个搞笑女?她什么时候加你微信?”
李建设说:“那天我们去高叔叔家,她要了我电话号码,随手就加了微信,不过一直没说话。这不,今天就发来这个,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孙圆眼睛突然一亮,“我想起来了!你妈之前提过,她姥姥留给她一个小玉坠,说是有点年头了,会不会就是那个小玉坠?”
李建设一拍脑袋,“还真有这么回事,不过我妈一直没当回事,就放在抽屉里。”
孙圆皱起眉头,“看来她盯上的可能就是这个小玉坠。咱们得赶紧提醒妈,把这东西藏好。”
李建设赶紧跑回屋子里,高老太太正在给高秀玲改衣服,姊妹俩翻出一堆衣服在挑挑拣拣。
李建设简单说明了情况。两位老人满不在乎,高老太太说:“就一个小破坠子,能值几个钱,谁爱要就拿去。”
高秀玲说:“我也有一个,我们姐妹三个都有。”
李建设急了,“现在还不清楚这东西的价值,万一很值钱呢。”
孙圆突然想起来:“二姨,你那个坠子放在哪里?拿给我们看看?”
高秀玲想了想说:“我放在那一堆老相片里,用红布包着,在那个小柜最上面那个抽屉里,你去翻翻看。”
孙圆连忙走到小柜前,打开最上面的抽屉翻找起来。不一会儿,她就找到了那个用红布包着的小玉坠。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红布,一个温润的小玉坠出现在众人眼前。高老太太和高秀玲凑过来,高老太太看了看说:“就是这个,也没觉得有啥特别的。”
高老太太说:“不可能是什么值钱玩意,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姥姥家生意破产,如果值钱的话,早就卖钱了。”
高秀玲也说:“就是啊,如果是值钱货,怎么可能每个孩子都有份?”
孙圆说:“那倒也是,如果值钱,那时候早就让你们换成吃的了,何必挨饿呢?”
李建设反对:“不过,据高小女说,她哥哥是听我太姥姥说的,说是你们家其实有宝贝,一直没拿出来,说是你能干,总不至于挨饿。你好好想想,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呢?”
高老太太说:“就那个玉坠是古货,再没有啥物件了。”
高秀玲也证实没有什么稀罕宝贝。李建设拿过玉坠仔细端详,隐隐觉得这玉坠或许真有不一般的价值:“这小玩意还挺精致的,越看越像传世珠宝。”
高老太太嘲笑他说:“你就是个财迷,听说宝物就神魂颠倒了。”
李建设笑而不答,他决定把几个老人的玉坠都收集起来,找个安全的地方妥善保管,等有时间拿去鉴定一下。
高老太太在一旁看着李建设若有所思的样子,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别当回事,别听高小女瞎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稀罕物件,她小时候就爱胡咧咧。”
李建设表面装成没事一样,心里还是放不下:“无风不起浪啊,高小女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他找个借口,和孙圆一起回云港了。
回到家里,李建设小心翼翼地从抽屉里拿出母亲的小玉坠,和高秀玲的小玉坠放在一起对比,发现它们样式极为相似。
李建设让孙圆联系熟人,找个靠谱的地方鉴定一下。
孙圆想到了旧同事张薇,他几年前辞职后开了家珠宝店,算是行内人。
孙圆本只是想咨询鉴定机构,谁知张薇一听是家传的老玉坠儿,顿时来了兴趣儿,话里话外打听来历、品相,半开玩笑地说:“要是好东西,优先考虑卖给我啊,绝对比市场价高。”
孙圆只当是生意人的热情,客气了几句便挂了电话。她却不知,张薇的珠宝店近来生意萧条,正急于寻找独特货品打开局面,面对任何传世线索都格外敏感。
更巧的是,张薇和王杰是文学好友,俩人聊文学特别投机。张薇知道王杰和李建设这层关系,便把这事当趣闻说了出来,想让王杰帮她把宝物拦住,别卖给他人。
说着无意,听着有意,一直对婆婆耿耿于怀的王杰,瞬间抓到把柄,她气得七窍生烟。
她在丈夫大国面前煽风点火:“我说你还不信,你们家真的是皇室血统呢,家里有传世珍宝,都给你哥哥了,你就傻乎乎受穷吧。”
大国说:“我只管看好自己的碗,不像你们那么贪财。”
王杰刷着手机冷笑:“都说传家宝传男不传女,你们家不按这规矩,有珍宝都传给孙女了。”
大??……国摇了摇头:“你纯粹自寻烦恼。”
李建设夫妻回云港保护家产了,高老太太姊妹俩私下里嘀咕,莫非那小玉坠真的是稀世珍宝?
高秀玲笑着说:“姐,如果小玉坠真的是传世珠宝,那我们以后就有钱了。”
高老太太也笑了:“我觉得不太可能,姥姥给我们玉坠的时候,姥爷已经不在了,家里没钱了。”
高秀玲说:“也是,我们家那时候多难啊,如果玉坠真的值钱,娘为什么不变卖玉坠,让生活好过一点呢?”
高老太太说:“就是啊,但是,除了玉坠,我们家再也没有值钱东西了。”
高秀玲说:“让你说的,好像那小玩意值不少钱似的。我倒是觉得,还没有你那个小号子值钱。”
高老太太说:“你还别说,我就喜欢那个牛角号,好多人想要,我都没舍得,那是我当年挣钱的家把什儿,陪我那么多年呢,哪舍得啊。”
高秀玲说:“姐,那小号子你还保存着呢?”
高老太太说:“那能不保存吗?那可是我的宝贝。”
高秀玲说:“他们说的宝贝,不会是牛角号吧?”
高老太太笑着说:“那绝对不可能,让你说的,好像我们家真的有宝物似的,人家也就是猜测一下。”
姊妹俩一起笑了,高老太太说:“管它什么宝不宝的,我们快入土的人了,能花多少钱?还是平安健康最值钱。”
高秀玲说:“可不是嘛!不操那个心了。”
高老太太姊妹俩不想操心,李建设倒是添了心思,他在家里来回踱步,总感觉自己的防控措施不到位。
于是打电话喊人来安装监控。孙圆嘲笑他:“你还真把事情搞得那么复杂呀。”
李建设边装监控边自嘲说:“咱这安保措施,防得住江洋大盗,防不住咱妈拿玉坠跟卖虾皮的换打折券。”
孙圆看着紧张兮兮的丈夫摇头:“你现在把玉坠看得比脑袋都重要,等真相大白,就是个小石头块,看你的脸皮子还要不要。”
李建设的手机响了,是母亲打来的:“你二姨让我问,你去鉴定小玉坠了吗?”
李建设心想,你们不是不在乎吗,那还问什么?他故意捣鬼说:“妈,鉴定结果出来了,这玉坠可不得了,专家说价值连城呢!”
电话那头的母亲先是一愣,接着笑道:“你就别逗妈了,还价值连城,我还不知道那小破坠子嘛。”
李建设继续一本正经地说:“真没逗您,现在好多收藏家都盯着呢,就等着我出手。”
母亲有些着急了:“那可不行,这是姥姥留给我们的,不能卖。”
李建设暗自偷笑,嘴上却安慰道:“妈,我就是跟您开个玩笑,还没去鉴定呢。”
母亲松了口气,嗔怪道:“你这孩子,就会吓唬人。”
李建设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停片刻,海风裹着咸腥味儿,从半开的窗户钻进来,将母亲晾晒在阳台的蓝布衫吹得啪啪作响。
他刚挂断电话,突然,手机又响了,是梁迎春:“李哥,请我喝酒吧。”
李建设笑了:“喝酒?那不小意思,啥好事?”
梁迎春说:“我为你解决了一个心头大患。”
李建设问:“我的心头大患?你居然知道我的心头大患?哈哈哈!你就吹吧。”
梁迎春在电话那端也笑了:“你不信?跟你说吧,我跟王杰聊了一下午,怎样?信息量够大吧?”
李建设难以置信:“王杰?那你们一定聊的是文学圈的事,又不是国宝交易,怎么解决我的心头大患?”
梁迎春说:“非文学交易,感兴趣不?”
李建设感到诧异:“你们两个文人之间,聊的不是文学事宜,那是什么?”
梁迎春说:“你们家的事,实话跟你说吧,是王杰找我的,我也是听她说的,她说你们家最近有情况。”
电话里,梁迎春的声音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邀功似的雀跃,像炒豆一样噼里啪啦砸进了李建设的耳朵里,与窗外单调的海浪声形成诡异对比。
李建设瞠目结舌:“她说我们家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