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火炉已经烧起来了,上面还放着一个铁网,铁网上放着几个红薯还有几颗花生。
旁边还放着一壶已经煮好的茶,颜色微黄清亮,正是王兴珠爱喝的茶。
“真香啊,还是我儿子好,我回来就能有茶喝。”
王兴珠不走心的夸奖,王思华却很受用。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王思华说着学校的事情,王兴珠也聊了两句工作上的事,暖光灯下,气氛正好。
但气氛总是要被打破的,王思华低头剥了颗花生递给王兴珠,“妈,我今天刚回来,就听说孟秀……他回来了。”
王思华仔细观察着王兴珠的表情,当初离婚的时候,他只有五岁,但已经记事,他还记得当时闹得不好看。
孟秀和孟山当年被判刑,本来是死刑,但有人插了一手。
北郊新开了个农场,急需劳动力。农场的艰苦程度谁能不知道,压根没人愿意报名。
于是上面的眼睛就盯上了死刑犯以及重刑犯身上,既然有罪在身,那么也不用善待,不用结工资。
孟山年纪大,又有基础病,去了没两年就死了,独留孟秀一人苦苦撑到现在。
到现在脚跛了一只,眼睛也瞎了一只,性格也和以前截然不同。
那只眼睛沉下来看人时,邻居们都不敢和他对视,匆匆寒暄几句就赶紧回家关紧了门。
陈翠花在他们父子俩去农场的第二年就吊死了,还是邻居们惊觉许多天没见陈翠花出来糊火柴盒,敲门也没人开门。
透过窗户看到陈翠花吊在房梁上。
邻居们凑钱把她葬了,当初也有人来找王兴珠,不知怎么,王兴珠冷下脸,他们就感觉心颤,当然也就不了了之。
“回来就回来呗,咱们已经和他没关系了,不关我们的事。”
王兴珠早就知道这件事,当初的死刑犯居然还有能出来的一天,不光住在一个院子的邻居们害怕。
那一条街的人心里都直打鼓,短短几天时间,几乎整个县都知道住在街尾的孟家,他们家在农场服刑的儿子回来了。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老一辈的知道底细的都清楚王兴珠和他还有一段婚姻,但由于她的干部身份,没人敢把话拿到她跟前。
王思华就不一样了,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大人眼里还是孩子,就有好事的人急匆匆的把信息说给他听,就为了看看他的反应。
这些人只能说大恶不敢干,小恶随手的事。
王思华本人是不在意的,只是担心王兴珠。
听王兴珠这样一说,王思华悬着的心就放下了,可事情并不像他心里想的那样装作不知道就结束了。
第二天,王思华提着饭盒去供销社给王兴珠送饭的路上,远远看到一个一瘸一拐的男人。
王思华的记性不差,小时候这个男人怎么对待他和妈妈,他全都记得。
在孟家生活的那几年,可以称为他过去十五年里为数不多吃苦的日子。
王思华装作没看到孟秀,加快脚步超过他。
十年没见,瞎了一只眼的孟秀哪里认得出自己儿子,可架不住有坏心眼的人给他指路啊。
他们县里初中校门口,还贴着王思华优秀学生的照片。
“儿子?思华?”
孟秀猛的转身,喊住了他。
……
王兴珠在儿子被孟秀喊住的时候,她在供销社也迎来了自己的的父亲。
准确来说,是原身的父亲,王伯仁。
“兴珠?真的是你!爸想你想的好苦啊,咱们父女俩都有二十年没见了,爸在外面没有一天不在想你的。”
王伯仁被人领着来王兴珠办公室,看到坐在办公桌跟前的王兴珠的第一眼,浑浊的泪水就顺着沧桑的像老树皮一样的脸上流了下来。
“爸当年带着你大哥还有二哥,漂洋过海到了一个岛国上。外面生意不好做啊,你大哥跟人抢地盘……死了,我和你二哥辗转又到了另一个国家。”
“我们这次回国,就是为了把产业都转到国内来,不管怎么样,这里都是我们的根!最重要的是,兴珠你还在国内!”
王老爷子王伯仁涕泪横流,说到激动处,上前想拉起女儿的手,好好再哭一下自己死去的大儿子。
这才发现不对劲,王兴珠一脸平静,听一会甚至还有空在面前的本子上写点什么。
最关键的是,他进来已经好一会,王兴珠到现在都没站起来过。
王老爷子这才发现她看他的眼神,跟看陌生人没区别。
带王老爷子进来的工作人员见状有些尴尬,站在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现在的状况他怎么有些看不明白呢?自从大领导再次打开国家与国外的链接,有不少国外华人回国投资产业。
有那些在国内因为国外关系受了不少罪的,再次见到从国外回来的亲人,不说当场抱头痛哭,也是情绪激烈。
怎么到了王主任这里,气氛几度尴尬呢?
直到王伯仁哭完了,也说完了,王兴珠才放下钢笔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到王伯仁面前。
“你说完了?可是我好像不是你女儿,我的户籍上写的清清楚楚,我的父母亲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去世了,现在哪里又跑出来一个父亲呢?”
在王伯仁呆愣在原地的时候,王兴珠看向工作人员,“看来你们的工作做的不到位,我现在这个年纪没有兴趣多认一个爹。”
“啊?”工作人员赶紧打开自己随身的小本子,仔细查找一番。
“年纪三十五岁……父母是隔壁县的……啊非常对不起,王主任,是我们的工作做的不到位,我们这就走,这就走。”
工作人员对着本子看了又看,赶紧凑到王伯仁跟前小声给他解释。
他们这种专门对接回国华人的工作,有时候就是会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出国好多年,国内的亲人信息许多都淡忘了,找错人也是有的。
王伯仁反应过来,“你怎么不是我女儿呢?难道我连自己女儿都认不出来吗!我查过你的信息,十五年前你和孟山的儿子孟秀结婚,以前的老邻居们都知道的,怎么不是你呢?”
“你出国二十年,你怎么知道你的女儿一定会和孟秀结婚?”
王兴珠笑着问,眼里的冰冷却刺的王伯仁心里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