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几位真人有所不知,我们这里平日里就有这些规矩。每隔一段时间,城主便会派人下来,索要婴孩或是活人,说是要用来进献。若是哪家拿不出来,就会被视为对炼血宗不敬,轻则皮肉之苦,重则整个家族都会就此消失。”
“而且如果有仙人来了,更是需要敬献,血液、骨肉、婴孩、活人等。只是前不久才全城征收过,实在是拿不出来了,就这……还是刚刚才放出来的血。”
听到这话,荣吉忍不住骂道:“这炼血宗简直丧心病狂!如此草菅人命,实在是天理难容!”
荣吉强压下心中怒火,问道:“那你刚刚为何以为我们也是炼血宗的人?”
老板无奈地苦笑道:“真人有所不知,你们穿着打扮与我们凡俗不同,一看就是修士。所以……所以我才误会了。”
王松几人又详细地向这位老板探听了一番,随后还走访了其他一些凡人。
随着了解的深入,他们才真正看清魔道那令人发指的手段。
原本他们以为魔道的恶行不过是动辄屠村灭城,简单粗暴地展现其残忍。然而此刻,他们发现魔道的手段远比想象中可怕得多。
在这魔道地界,凡人根本不能被称作人,用“人形庄稼”或者“人形资源”来形容他们更为贴切。
在这里,人的各种用途都被明码标价。日常祭献的血液、婴孩、灵魂以及血肉,统统都是魔道修士眼中的修炼资源。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这些凡人的一生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魔修不会无缘无故地大开杀戒,可却会随时随地为了获取修炼资源,对他们伸出魔爪。
也正因如此,这些凡人长久以来见惯了修士,内心早已麻木,对这样的残酷现实习以为常。
“鲜血贡坊”
“血肉种植园”
“活人税”“死人税”“血税”“骨税”
……
听完掌柜这一番话,王松、荣吉几人只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心头,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在他们的认知里,杀生已然是不可饶恕的罪过,可如今听闻魔道这般有意识地对同族进行虐生行径,简直令人发指,超出了他们对邪恶的所有想象。
“那你们怎么不逃呢,这里离玄木宗地界也不远,逃了总比在这好吧,而且我看他们似乎也管的不是太严。”
张猛性子最为直爽,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忍不住大声质问,对这些凡人的逆来顺受感到既气愤又不解。
“这……这……,倒也还能过,反正人总会死,用这身皮囊还能换得富贵,那也不错,再说了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过的吗?” 掌柜的声音带着一丝麻木,嗫嚅着回答道。
这时,旁边一个瘦小的店小二也跟着附和起来:“前几年我们这里一对农户生出个极阴命格的孩子,一下子就获得了一百两黄金呢!还给了一套大房子呢!”
“一百两啊!我全家老小也不值这么多啊。可惜婆娘肚子不争气。”他满脸羡慕地叹着气。
荣吉几人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在他们眼中,这种将人当作牲畜,依据所谓“品相”来区别待遇的做法,简直荒谬绝伦,可在这里居然还能得到众人的赞同。
王松深知这些人已经被魔道彻底驯化了。表面上,他们看起来与正常人无异,同样怕死、怕痛,可内心的三观却早已扭曲得不成样子。
长期生活在魔道的阴影下,他们对这种非人的待遇竟习以为常,甚至还将其视为一种生存之道,实在是可悲又可怜。
……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经过这几日对魔道恶行的深入了解,再也没有修士对正道联盟此次的行动产生质疑。
整队完毕后,大军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分队前进,如同一把把利刃,朝着魔道的各个坊市进发。
王松他们所在的队伍,接到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被安排前往距离此地八百里外的一个小坊市。
同行的共有三支小队,其中一支小队由五名根正苗红的三宗弟子组成,他们身着各自宗门的服饰,神色间透着一股自信,彰显着三宗弟子的不凡气质。
另一支小队则是由四名散修临时拼凑而成,这些散修虽然来自不同地方,但多年在江湖中摸爬滚打,身上都带着一种历经风霜的沉稳。
再加上王松、荣吉所在的这支五人小队,总共十四名修士一同踏上了这趟征程。
一路上,众人神色凝重,行色匆匆。灵舟划破长空,发出阵阵呼啸。
王松静静地坐在灵舟之上,目光如炬般望向遥远的前方,脑海中如飞速运转的齿轮,不断思索着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策略。
此时,身旁的荣吉靠近了些,压低声音,“王道友,那小坊市虽说规模不算大,可毕竟身处魔道地界,保不准暗藏什么凶险,我们还是得处处小心行事才是。”
王松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坚定,沉稳地回应,“嗯,确实不可掉以轻心。但我们也无需过分畏惧,有三宗弟子带头,我们只需协助就行。”
终于,历经一番奔波,众人抵达了目的地。然而,眼前的景象却出乎意料的平静。
这个小坊市恰好坐落在一条并不起眼的小灵脉之上,这条灵脉不过二级,灵力有限,仅能勉强供养筑基期修士修行。
从外观上看,这坊市就宛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城镇,街道纵横交错,屋舍鳞次栉比。
只是此时,一座泛着柔和土黄色光芒的阵法,如同一个巨大的罩子,将整个坊市牢牢地笼罩其中,散发着厚重的气息。
三支小队缓缓落地,并没有贸然上前。众人谨慎地在远处打量着这座阵法,试图从中找出破绽或者线索。
就在这时,阵法中泛起一阵微微的涟漪,紧接着缓缓飞出两名修士。
为首的是一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筑基后期修为,她身姿略显佝偻,手中稳稳地杵着一根盘龙木杖。
那木杖上雕刻的盘龙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腾空而起。老妇人面容虽布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却透着一股和善与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