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星子稀疏。
三清观在经历了白日的喧嚣与争执后,重归寂静。
明日,队伍便将开拔,前往吉凶未卜的“血色峡谷”。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感,弥漫在观内的每一个角落。
偏殿内,张烨静坐调息,周身气息圆融,与整个道观的气脉隐隐共鸣。
然而,他内心深处,一股难以言喻的躁动却在涌动。
迷信山脉的惨烈、埃兹拉的牺牲、全球节点图的庞大阴影、以及“血色峡谷”那冲天的怨煞之气,这一切,都让他过去所秉持的“清静无为”、“顺应自然”之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
他缓缓睁开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
他站起身,悄无声息地走上观顶的平台。
夜风拂动他青色的道袍,猎猎作响。
他仰望苍穹,只见原本稀疏的星子渐渐被不知从何处汇聚而来的乌云遮蔽,云层中,隐隐有电光流转,传来沉闷的雷音。
这不是偶然的天象,而是他体内精纯的灵力与天地交感,主动引来的雷霆!
他不再像以往那样,只是作为天地之力的通道,谦卑地“借用”雷霆。
此刻,他心念一动,周身气息陡然变得凌厉起来。他并指如剑,并未见其如何作势,掌心之中,便有一团璀璨夺目、至阳至刚的雷光骤然凝聚!那雷光不再是以前那般狂暴难驯,而是温顺地在他指尖跳跃、伸缩,仿佛是他身体延伸出去的一部分,如臂使指。
“引!”他口中轻叱,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一道刺目的闪电应声从乌云中劈落,并非直击观顶,而是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牵引,化作一道炽烈的电蛇,环绕着张烨周身盘旋飞舞!电光映亮了他平静而坚定的面容,空气中弥漫着臭氧的刺鼻气味和令人头皮发麻的强大能量波动。
他没有被这天地之威吞噬,反而以自身为熔炉,引导着这道天雷之力,缓缓淬炼着自己的经脉、骨骼与神魂。每一次电光的流转,都让他的气息变得更加凝练、更加深邃。
这是一种冒险,也是一种蜕变,从顺应雷霆,到尝试引导,乃至,驾驭雷霆!
良久,雷光渐熄,乌云散去,夜空重现清明。
张烨立于观顶,周身气息内敛,但一种无形的威严却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他摊开手掌,一丝微小的电弧在指间“噼啪”作响,随即湮灭。他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雷霆之间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施展雷法,不再需要繁复的准备和巨大的消耗,心念所至,雷霆便可相随。
他意识到,面对掘密教那种旨在颠覆世界、亵渎一切的极致之恶,纯粹的守护与防御是远远不够的。
守护之心,需有诛邪之剑!
天道煌煌,有时亦需雷霆手段,方能彰显!
他的心态,已从被动地“顺应天道”,开始向更主动地“替天行道”悄然转变。
“师父!”
一个略带怯懦的声音从楼梯口传来。
比利站在那儿,脸上带着敬畏和些许不安,显然被刚才观顶的异象惊动了。
张烨收敛了周身气息,恢复了平时的温和,招了招手:“上来吧,比利。”
比利小心翼翼地走上观顶,好奇地看着张烨,又看了看似乎还残留着一丝电离气息的空气:“师父,您刚才,是在练功吗?那雷,好可怕,又好像,听您的话。”
张烨微微一笑,抚了抚比利的头:“怕吗?”
比利犹豫了一下,老实点头:“有一点,但更多的是。觉得厉害。”
“雷霆,是一种最刚猛、最强大的力量,既能赋予生命,也能执行毁灭。它的性子虽然暴烈,但只要用在正途,就能诛杀邪祟,驱散不祥,保护天下百姓。”
张烨望着远方浓重的夜色,语气平稳却充满力量:“过去,为师大多借用雷霆的力量,依靠天地的威势,来做一些驱逐和封印的事情。但如今,邪恶的气焰一天比一天嚣张,以前常用的方法,已经渐渐不够用了。”
他转过头看着比利,目光深沉:“最近,为师有了一些新的领悟。我们修行道法,既要体察上天的意志,也要救度众生。但是,上天的意志并不总是温和的。对付那些盘踞在人间、残害生灵的根深蒂固的毒瘤,就需要像这雷霆一样,用光明正大的气势,去彻底地扫除和清理!这并非喜好杀戮,而是,慈悲之心的另一种体现方式。”
他的话,让比利听得似懂非懂,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师父身上散发出一种与以往不同的、更加坚定和强大的气息。
“师父,您的意思是,我们以后,要更主动地去消灭那些坏东西吗?”比利试探地问。
“是‘斩除邪祟’,而不只是简单的‘消灭’。” 张烨纠正道,他的指尖再次凝聚起一丝微弱的电火花,演示给比利看,“你看,雷霆的力量,也可以像这样精细地控制。斩除邪祟,同样需要精准。什么是邪?那些违背天道、扰乱秩序、残害生灵的,就是邪!我们掌握雷法,必须明辨是非,用雷霆直击它们的要害,从根本上摧毁它们,而不是滥用威力,胡乱发泄。”
他开始向比利讲解更深奥的雷法符咒原理,不再局限于简单地引来天雷和基础的符箓,而是涉及到如何将自身的意志与雷霆之力融合,如何绘制出蕴含着特定“破邪”、“诛魔”意念的雷符。
“你的心要与符咒相合,符咒要与雷霆相通。在一念之间,就能引动九天的力量,化为一柄诛杀邪祟的利剑。这可不是小打小闹的法门,它关系到你的心性,关系到你对‘道’的真正理解。你必须牢记,力量越强大,责任就越重,心念也必须更加纯粹正直,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不但不能斩妖除魔,反而容易自己坠入魔道。”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言语间充满了自信与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这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授,更是一种信念与责任的交接。
比利听得如痴如醉,同时也感到肩头沉甸甸的。他隐约明白,师父正在走向一条更艰难、也更强大的道路,而自己,作为他的弟子,必须努力跟上。
夜风吹拂,道观寂静。
师徒二人在观顶,一个谆谆教导,一个凝神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