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秦淮茹低着头抹眼泪,一声不吭。
“东旭哥,你这话说的,刚才你自己不也没敢上前?”何雨柱插嘴道。
“我……”贾东旭噎住了,他哪敢啊。
“柱子哥,都怪你,刚才也不帮着拦一下。”秦淮茹娇嗔道。
“啊?”何雨柱一脸懵,这关他什么事?
可看着秦淮茹,他只好赔笑:“是是是,都怪我,刚才没注意!”
“下次我一定帮秦姐拦住林卫东。”
“这还差不多!”
“师父,林卫东不帮忙,我可怎么办?总不能一直扫厕所吧?”贾东旭哭丧着脸。
易中海嘴角抽了抽,突然怀疑选这个徒弟养老是不是错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说,没看见有人当着你面跟你媳妇眉来眼去吗?
活该扫厕所。
可自己选的人,跪着也得认。易中海叹气道:“现在没办法,再等等看。”
“要不找老太太帮忙?”
“绝对不行!”易中海语气坚决。
上次那件事后,聋老太太天天吵着要吃肉。
要是再找她帮忙,自己非得把家底掏空不可。
......
【获得大黑十x10,新鲜海鱼十条,澳洲龙虾十只, ** 蟹十只!】
“海鲜大礼包?”林卫东看着系统奖励,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澳洲龙虾和 ** 蟹,上辈子都没机会品尝。
没想到穿越后反而能大饱口福。
“中午别开火,等我带好东西回来!”丢下这句话,林卫东匆匆出门,留下满脸困惑的赵盼儿。
“林工,后勤部刚把您要的材料送来了。”刚踏进工程部,赵明就指着办公桌说道。
“这么快就送来了。”林卫东脸上浮现出喜色。
这些正是制作手表所需的材料。
“你们要去车间?正好顺路!”林卫东提起材料,和赵明一行人往车间走去。
来到一车间时,吴工早已等候多时。
为了在退休前再晋升一级,吴工显然使出了浑身解数。
“吴工早!”
“来了?这是要做手表?”吴工注意到林卫东手中的材料。
“那我可得好好观摩,正好这台机器刚调试完。”
“没问题!”林卫东爽快答应,随即配合机器开始精心打磨材料。
一个又一个精巧的零件在他手中逐渐成形。
如此精湛的工艺,让吴工等人赞叹不已。
(活动时间:1月21日至2月5日)
“咦——”吴工突然发现,每种零件林卫 ** 准备了两份。
起初以为是备用零件,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每对零件尺寸略有差别,更像是要同时制作两块手表。
更让吴工惊讶的是,材料中竟有电路板和微型指示灯,用途不明。
金属种类也十分丰富,包括黄铜、不锈钢等多种材质。
此刻不便多问,吴工等人屏气凝神,等待组装环节揭晓谜底。
周围的工人们不时投来好奇的目光,他们知道林卫东正在手工打造手表。
这让他们既惊奇又期待——手表可不是普通物件。
很快,所有零件加工完成。
林卫东可没时间像某些人那样花费数月甚至数年,一块简易电子表就足够了。
吴工他们终于确定,林卫东确实要组装两块手表。
零件已分成两组,旁边还摆放着两条牛皮表带。
“卫东,快完成了?”闻讯赶来的李副厂长问道。
他一直关注着这边的进展。
“基本完成了,就剩最后组装。”
“快装好让我开开眼。”
李副厂长暗自思量,倒要看看看不上普通手表的林卫东能做出什么花样。
不用催促,林卫东已经开始组装。
周围的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过来看热闹。车间主任站在最前面,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不多时,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林卫东面前的零件渐渐组合成型,变成了一大一小两块手表。
这两块手表设计独特,通体黑色,方形表盘比普通手表大了一圈,表面雕刻着精美的纹路。最神奇的是,表盘上没有指针和刻度,只有一组跳动的数字。
手表侧面还多了几个按键,整体散发着未来科技感。
李副厂长一眼就相中了。
“卫东,表盘上那个小灯是干什么用的?”吴工好奇地询问。
“晚上看不清时间时用的。”林卫东说着按下侧面的按钮,表盘上的数字立刻发出微光。
昏暗的光线下,数字依然清晰可见。
妙极了!吴工双眼放光,其他功能呢?
这个调节时间,那个可以定时,还能计时。12小时和24小时制随意切换。
李副厂长,麻烦对下表,我调整这块。
好嘞!李副厂长连忙递上自己的手表。
林卫东仔细校准后,李副厂长发现数字显示比传统表盘更直观。
不用上发条?吴工追问。
电力驱动。
用电?耗电量很大吧?
纽扣电池能用好几个月。
真方便,再也不用记着上发条了。吴工频频点头,他自己就常忘记。
卫东,看你做了两块表......
另一块是给盼儿的。没等李副厂长说完,林卫东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但这次不行,这是情侣款。
好吧。李副厂长尴尬地笑笑。
不过李厂长备齐材料的话,可以再给您做一块,很简单。
我这就安排!李副厂长精神一振,转身要走。
等等!林卫东叫住他,我还没说完。
还有什么事?李副厂长急忙停下。
这次采购材料我会付账。
谈钱多见外,清单给我就行。你这是为厂里研发啊。李副厂长爽快地说。
林卫东暗笑,话说得漂亮。他确实在创新——这款电子表就是证明。作为设计者,试用新产品理所应当。
他快速列出所需材料。上次得到的蓄电池正好派上用场,这次他要造电动车。
(活动期限:1月21日至2月5日)
这么多?李副厂长看着清单咂舌。种类繁杂,数量虽少。他感觉林卫东在酝酿大项目。
能备齐吗?
大部分厂里有库存。真皮、海绵、塑料这些虽然不常用,但仓库还剩些。不够就去调货。李副厂长指着几项皱眉,但这些半导体和晶体......
晶体硅。林卫东补充。
对,这玩意儿听都没听过。
国家前几年刚研发的,轧钢厂应该有储备,问问物资科。
好,我让人打听。李副厂长点头。林卫东暗自欣喜,有分管后勤的副厂长帮忙,材料就好办了。
其实晶体硅和半导体不是用于电动车。林卫东盘算着电动车耗电大,打算自制太阳能板搭配蓄电池,解决家里用电问题。
这时杨厂长匆匆赶来,显然消息比李副厂长慢一步。
卫东,听说你自制了手表?给我看看。
林卫东递过手表,杨厂长却愣住了——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屏幕上没有指针,只有跳动的数字。
卫东,你介绍一下吧。杨厂长略显尴尬。
林卫东再次讲解功能。
杨厂长听完赞不绝口。
太好了!能批量生产吗?
恐怕不行。林卫东摇头,精度要求高,厂里没几个人能达到。
好吧。杨厂长满脸失望,目光仍黏在林卫东手中的表上。
毕竟,哪个男人能抵挡手表的魅力呢?
见林卫东神色有异,杨厂长连忙追问:这手表真没法批量生产?
林卫东将手表揣回兜里,解释道:量产确实有难度,不过小批量制作还是没问题的。
这就够了!杨厂长顿时眉开眼笑。他盘算着这种高科技手表本就是稀罕物,少量生产反而更显珍贵。以他的地位,肯定能优先弄到一块,拿来送人再合适不过。
见气氛缓和,林卫东趁机提议:杨厂长,虽然手表产量有限,但我还有个能让轧钢厂增收的主意。
快说说!杨厂长来了精神。
眼下天气渐热,电风扇肯定好卖。这东西材料简单,工艺也不复杂,最适合批量生产。
你连电风扇都会做?杨厂长惊喜道。
要不我现在就给您演示?林卫东胸有成竹地说。
李副厂长抢着应下。虽然他家早有电扇,但总觉得林卫东做的肯定与众不同。
材料很快备齐。林卫东指挥钳工加工网罩、扇叶等部件,自己专心组装电机核心部件。
不多时,两台电扇便摆在了众人面前。
快试试!杨厂长迫不及待地插上电源。随着开关按下,清凉的风扑面而来,更妙的是还能调节四档风速。
就是外观糙了点。林卫东摸着未上漆的机身说。
杨厂长却已经笑得合不拢嘴。轧钢厂一直靠代工零件维持,若能自主生产电扇,利润可就大不一样了。
好不容易平复心情,杨厂长嘱咐道:卫东,得抓紧把图纸画出来,咱们要尽快投产。
没问题!林卫东爽快答应。比起复杂的机械图纸,电扇图纸简直小菜一碟。
(活动时间:1月21日至2月5日)
正当杨厂长踌躇满志时,李副厂长突然出声:老杨,现在上马电扇项目怕是有些困难。
现有订单已经排满,再加上设备改造任务,要是再分产能做电扇,恐怕要延误交货。
杨厂长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他懊恼当初接单太积极,现在反倒成了负担。可订金都收了,总不能退货。
那就先保证现有订单。杨厂长无奈道,以后接单要留有余地,给电扇生产腾出空间。
我这就去安排!
话音未落,供销科主任兴冲冲跑来报喜:厂长!咱们又抢到个大单子!其他厂根本竞争不过咱们!
杨厂长:......
李副厂长:......
两位厂长的脸瞬间垮了下来。
那个......主任察觉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问,这单子......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