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宫的偏殿内,负责探查寿春动向的斥候统领周泰,正捧着一份密报,躬身站在孙权面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主公,探子在寿春西南二十里处,发现一座隐秘小山村!此村藏在两山之间,仅有一条小路进出,地图上从未标注,只有当地老人才知晓其存在。”
孙权猛地从座椅上站起,快步走到周泰面前,一把夺过密报,仔细翻看。密报上不仅画着山村的大致位置,还标注了周边的地形——山村背靠悬崖,正面是茂密的树林,既能隐蔽兵力,又能俯瞰寿春至淮河的粮道,是个绝佳的潜伏据点。
“好!太好了!”孙权眼中闪过狂喜,将密报拍在案上,“庞统虽牢牢掌控寿春,却漏了这么一处关键之地!若我们能悄悄占领此村,日后想要夺回寿春,便有了内应与跳板!”
一旁的诸葛瑾见状,急忙劝阻:“主公,此村虽隐秘,却离寿春太近。若我们派人占领,一旦被蜀军发现,必会破坏与蜀汉的同盟,甚至引发战事——眼下曹魏仍在,我们不宜与蜀汉翻脸。”
“孤自有分寸。”孙权摆手,语气坚定,“孤不会派大军进驻,只需派一支百人小队,乔装成村民,悄悄潜入山村。他们只需监视寿春的动向,记录蜀军的粮草运输时间与兵力调动,绝不出面招惹蜀军,也不让曹魏察觉。”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算计:“待日后蜀军与曹魏交战,兵力空虚之时,我们再以‘支援’为名,从山村出兵,突袭寿春粮道,届时拿下寿春,便易如反掌。这处据点,是孤日后争夺江淮的关键,绝不能错过!”
诸葛瑾深知孙权的性格,知道他一旦决定,便不会轻易改变,只能叹气道:“主公需谨慎行事,务必选忠诚可靠之人带队,切勿泄露行踪。”
“周泰,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孙权转头对周泰道,“挑选一百名精锐,皆会说本地方言,携带少量干粮与武器,乔装成逃难的村民,明日便出发。抵达山村后,先与村里的老人打好关系,慢慢站稳脚跟,每日将寿春的动向记录下来,按月派人传回建业。记住,无论发生何事,都不能暴露身份,更不能与蜀军发生冲突!”
周泰躬身领命:“主公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绝不让消息泄露!”
次日清晨,周泰率领的百人小队,穿着破旧的布衣,背着简单的行囊,装作逃难的村民,悄悄离开了建业,向寿春西南的隐秘山村进发。他们避开蜀军的巡逻路线,绕小路前行,历经五日,终于抵达了山村。
山村不大,仅有数十户人家,村民们世代在此居住,很少与外界接触。周泰的小队以“家乡遭灾,逃难至此”为由,向村民们求助。淳朴的村民们见他们可怜,便收留了他们,让他们在村边搭建简易的房屋居住。
小队成员很快融入山村,白天跟着村民们下地干活,晚上则悄悄记录寿春的动向——蜀军的粮草运输队何时经过、城墙上的士兵换防时间、赵云与魏延是否仍在寿春……这些信息,都被他们一一记在纸上,等待时机传回建业。
远在长安的庞统,此时正专注于筹备攻打长安的事宜,并未察觉寿春附近多了一处东吴的隐秘据点。而孙权坐在建业宫的偏殿内,看着周泰传回的第一份情报,嘴角勾起一抹笑意——他知道,自己已为日后夺回寿春,埋下了一颗重要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