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村里,族长将地契给族老们看过后就收了起来,只等村里的粮食收回家后,再派人轮流去收拾刚买的族地。
转眼几天过去,在族人的帮助下,林呈家的粮食已全部收割完毕 —— 这意味着,今年的秋收圆满结束了。
粮食入仓的当天傍晚,林老头把三个儿子叫到堂屋,从怀里掏出三锭银子分给三人:“今年你们兄弟齐心,劲往一处使,家里才有这般好光景。忙了这么久,也该歇几天了。这十两银子,每人一锭,是之前答应给你们的,都拿着吧。”
三兄弟接了银子。
林婆子在一旁看着,不太放心地挨个叮嘱:“老大,你把钱收好,别让你婆娘拿去给娘家了;老二,你有了钱别光顾着嘴里的馋虫,你还有一儿两女没成家 —— 虽说嫁娶有公中操办,但你做爹的,也该多给孩子留些钱防身;老三,” 她顿了顿,看向林呈,“你别再乱买没用的东西,钱存起来,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林呈三兄弟乖乖点头应下,各自回了房。
林呈直接将银子给了张秀儿“爹发的奖金,你收着吧。”
张秀儿收好银子道“好,我先收着,你要用钱的时候我拿给你。”
显然对丈夫主动上交银子很满意,主动靠近说“相公,泰哥儿都三四岁了,我们再要个孩子吧。”
林呈抚摸着她乌黑的秀发道“怎么就三四岁了,他前几天才刚满两岁。”
“他现在吃的是三岁的饭,虚岁是四岁。”
“那照你这个算法,女儿都八岁了?”
“对,八岁了,一转眼女儿都是小大人了,你不知道她可聪明了,你教的算术,她学的比我还快。”
“是吗,不愧是我女儿,聪明随我了。”
两人聊着儿女,气氛一片温馨。
林呈明显地感觉到,张秀儿现在跟他待在一起时话越来越多了,态度也随意了很多。
记得刚穿来那会儿,两人一天都说不了几句话,时间过得真快啊。
也是时候找一份工作了。
话说,得抽时间去城里一趟,看看怎么才能谋到官职,哪怕是个八九品的小官也行。
张秀儿斜靠进他的怀里,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抱起妻子,抛开工作,开始造孩子去了。
大房,林山拿着银子回屋时,王氏正和快临盆的儿媳妇姚氏坐在炕头,给未出世的孙子缝小衣服。
见丈夫回来,王氏立刻丢下针线迎上去,又是搬凳子又是倒水:“当家的,你坐。爹找你有什么事?”
林山把银子往桌上一放:“给我们分银子。”
王氏双眼一亮,立刻拿起银子,掂量着沉甸甸的分量,舍不得放手:“当家的,这银子我来收着吧?”
她指了指姚氏的肚子,“眼看着孙子就要出来了,我得提前给孩子备些东西。”
林山一把抢过银子:“等着。”
他转身出门,找老娘把一锭十两的银子,换成了十两碎银,回来后拿了二两给王氏:“这些够你给孩子做衣裳鞋袜了。”
说完,便拿着剩下的银子揣进怀里,转身出了屋。
姚氏看着王氏小声说:“娘,孩子的小鞋还没做,摇椅也还没准备……”
王氏不耐烦地打断她:“虎头鞋,摇椅应该由孩子的外婆准备吧?”
这里的习俗,女儿生孩子,外家得给孩子准备一整套衣裳鞋子,有条件的,会给孩子打一把摇摇椅。
姚氏委屈的抿着嘴解释“我娘说手头紧,没办法做摇摇椅,虎头鞋,虎头鞋也没有。”
王氏生气的质问“那你说说,你娘家能给孩子准备什么?”
“一件衣服”姚氏声若蚊蝇。
王氏没好气的骂道“真是抠门,算了,孩子要用的东西我来准备,你就别管了,我生了几个孩子,该给孩子备什么,我比你清楚。”
训完儿媳妇,王氏悄悄回了自己屋,取出藏在柜子里的一截香肠、几块糕点,放进篮子里用布盖好。
见窗外已经黑透,她轻手轻脚溜到厨房,打开碗柜 —— 里面还剩七八个窝窝头、一大碗鸭肉。
她把窝窝头揣进袖子里,刚要端鸭肉时,厨房门 “吱呀” 一声开了。
王氏慌忙把鸭肉塞回碗柜,讪笑着看向进门的小王氏:“二弟妹,你咋来了?”
小王氏淡淡道:“我房里灯灭了,来拿火折子。”
她径直走到灶炉边,拿起火折子。
王氏装作无事,关上碗柜门,故意转移话题:“二弟妹,你家那位把银子给你了吗?”
小王氏看着她紧紧攥着袖口、生怕怀里东西掉出来的样子,心里暗自好笑 —— 大嫂怕不是以为自己没看出她偷拿东西?
她故意扬了扬下巴:“当然给了,十两银子,全在我这儿呢。”
“真的?” 王氏脸上顿时露出不忿,“你大哥才给了我二两,还让我给孙子买这买那,这点钱哪够啊!二弟妹,你手里钱多,能不能借我五两?”
小王氏想都没想就摇头:“不借。半个月后,我家世顺就要娶媳妇了,聘礼还没凑够呢。倒是大嫂,你能不能借我点?我想给你侄儿买张新床。”
王氏连忙后退几步道:“我可没钱!算了,不跟你说了,我去睡觉了。”
说完,就急匆匆地出了厨房。
小王氏不屑地 “哼” 了一声。
她回房后就跟儿媳妇简氏嘀咕:“你大伯母可真会算计,刚还想跟我借钱给她孙子做衣服呢。”
简氏惊讶地睁大眼睛:“爷爷不是才给每房分了钱吗?她怎么还问您借?您没答应吧?”
“答应她才傻呢!” 小王氏撇撇嘴,“为什么问我借,因为你大伯父没把钱都给她呗,她那人,啧啧,若我真借钱给她,还不知要猴年马月能收的回来...
她想起出门去喝酒吃肉的丈夫,顿时没了说话性质,要不是她拿了二两私房钱给丈夫,丈夫也不会将十两银子都给自己。
那二两银子,可是自己偷偷卖山货好不容易存下的,丈夫拿去,过不了几天就会用光。
屋里刚安静下来,院外的动静就清晰地传了进来。
小王氏走到门边,悄悄打开一条缝,看见大嫂王氏提着个篮子,摸黑往院门口走。
她心里起了疑,悄悄跟了上去 —— 想看看大嫂这是要做什么。
王氏出了院门,走了一段路后,才点燃了手里的油枝条照路,往大王村的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