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的危机暂时解除,研发团队在苏晚的帮助下士气重振,开始争分夺秒地重建原型机和修复数据。然而,资本市场上的风波却并未停歇。
“逐日”项目遇挫的消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市场信心,顾氏股价连续受挫。一直隐藏在“棱镜资本”背后的真正巨鳄——国际顶级投行“黑石资本”,终于不再满足于幕后操纵,开始浮出水面,对顾氏集团发起了正面进攻。
黑石资本亚太区总裁,一位名叫安德森·李的美籍华人,以其强硬冷酷、善于捕捉猎物弱点的作风而闻名。他通过财经媒体放出风声,公开质疑顾氏集团在“逐日”项目遭遇重大挫折后的管理能力和技术前景,并暗示黑石资本“正在评估增持顾氏股份,以帮助其改善公司治理的可能性”。
这看似温和的言论,实则是赤裸裸的恶意收购前奏!以“帮助”为名,行吞并之实!
消息一出,本就脆弱的顾氏股价再次应声下跌,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顾晏舟知道,不能再被动防守。他必须亲自出面,稳定局势,正面击退这头资本巨鳄的挑衅。
他选择了最高调的方式回应——在接受一家最具影响力的全球财经媒体独家专访时,直面安德森·李的质疑。
专访设在顾氏总部顶层的会客室,背景是俯瞰整个城市金融中心的落地窗。顾晏舟穿着剪裁完美的深色西装,尽管连日劳累,但他眼神锐利,姿态从容,不见丝毫颓势。
主持人的问题尖锐直接:“顾先生,近期顾氏集团可谓多事之秋,内部动荡刚平,核心项目‘逐日’又遭遇重大挫折,黑石资本的安德森先生对此表示担忧,您如何看待他的评论?”
顾晏舟微微一笑,那笑容带着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冷意:“感谢安德森先生对顾氏的‘关心’。但我认为,一个企业的价值,不应由一时的挫折来定义,而应看其应对危机的勇气、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壁垒。”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强硬:“‘逐日’项目的确遇到了一些技术层面的挑战,但这在前沿科技探索中是常态。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项目的核心研发团队空前团结,核心数据安然无恙,并且我们已经找到了更优的技术路径。挫折,只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
“至于公司治理,”顾晏舟目光直视镜头,仿佛穿透屏幕与安德森·李对视,“顾氏集团拥有完善的制度和优秀的团队,不需要任何外部势力以‘帮助’之名,行干涉之实。顾氏的根基,远比某些人想象的要深厚得多。”
他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言辞间的锋芒毕露,直接将黑石资本的“好意”定性为不怀好意的干涉。
专访播出后,迅速在全球财经界引起轰动。顾晏舟强硬自信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情绪,顾氏股价跌势暂缓。
然而,安德森·李显然不会就此罢休。
当天下午,顾晏舟就收到了对方直接发来的、充满挑衅意味的邮件。邮件中,安德森·李“赞赏”了顾晏舟在专访中的“表演”,随即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无法拒绝的建议”——要求顾氏以“公允价格”向黑石资本定向增发20%的股份,否则,黑石资本将联合其他对冲基金,在二级市场继续做空顾氏,并启动全面收购程序。
这是最后通牒!
顾晏舟看着邮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翻涌着冰冷的怒意。他知道,黑石资本有这个实力掀起惊涛骇浪。
但他顾晏舟,从来不是被吓大的。
他没有回复邮件,而是直接让助理接通了与安德森·李的视频电话。
屏幕亮起,另一端是一位梳着一丝不苟背头、戴着金丝边眼镜、气质精干的中年男人,正是安德森·李。他脸上带着公式化的微笑,眼神却如同鹰隼。
“顾总,看来你收到我的邮件了。”安德森·李率先开口,语气带着居高临下的意味。
顾晏舟靠在椅背上,姿态甚至比对方更加放松,但眼神却锐利如刀:“李总,你的‘建议’,我看到了。”
“那么,你的答复是?”安德森·李挑眉。
顾晏舟缓缓坐直身体,一字一句,清晰无比地说道:“我的答复是——顾氏集团,不欢迎任何带有威胁性质的‘投资’。你想战,那便战。”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绝和强大的自信,透过屏幕,狠狠撞向安德森·李。
安德森·李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他显然没料到顾晏舟会如此强硬,甚至连虚与委蛇的谈判都没有。
视频两端,两位东西方的资本巨子,隔着屏幕冷冷对峙,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火石在碰撞。
这场正面交锋,没有赢家妥协,唯有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