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逃离了老实验楼那令人窒息的氛围,江淮凭着本能,脚步虚浮地来到了“隅角”咖啡馆。推开门,熟悉的咖啡香气和温暖的灯光包裹了他,让他几乎落下泪来。
林清许正在吧台后专注地拉花,看到他进来,尤其是看到他脸上那尚未褪尽的苍白与疲惫,什么也没问,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过了一会儿,她端过来一杯他常喝的美式,旁边还破例放了一小块洒着杏仁片的巧克力曲奇。
“今天……新品试做,帮忙尝尝。”她轻声说道,将曲奇推到他面前,然后便转身去招呼其他客人,留给江淮一个安静的空间。
这一刻,没有苏玖玖的掌控,没有月夜绫的诱惑,没有林芷的脑补,没有伊丽莎白的威胁,没有叶雪的“保护性暴力”,也没有妹妹过度关心的信息轰炸。只有咖啡的苦涩醇香,曲奇的甜腻温暖,和一个不会用复杂问题困扰他的、安静的女孩。
江淮将脸埋进捧着咖啡杯的双手里,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这短暂的、偷来的宁静,如同沙漠中的甘泉,珍贵得让他心脏微微发疼。
然而,现实的爪牙从不允许他长久安宁。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不用看也知道,是苏玖玖的“最后通牒”在倒计时。他痛苦地掏出手机,果然——
苏玖玖: “距离提交‘初步理解报告’还有22小时37分钟。期待你的‘深刻’见解。(微笑)”
“深刻见解?”江淮内心哀嚎,“我除了想死还有什么深刻见解!”
但他知道,他必须交出点什么。一份足以暂时安抚苏玖玖,又不会把自己彻底卖了的“报告”。
在咖啡馆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里,被逼到绝境的江淮,大脑开始了疯狂的运转。他回想着苏玖玖的“剧本逻辑”,回想着月夜绫提到的“视角”,甚至回想起了之前看的《非人哉》和《哪吒》……
几个小时后,一份散发着诡异气息的《关于“绝对服从”剧本的初步理解报告》诞生了。
这份报告,堪称他“文学泄洪”才华在现实中的扭曲应用:
· 标题: 《论“绝对服从”在构建稳定“守护者-被守护者”关系中的戏剧化呈现与潜在风险分析》
· 核心论点(胡扯): 他首先“深刻”剖析了“绝对服从”看似能带来表面稳定,实则可能扼杀“被守护者”(即他本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驱动力”,长期来看会导致“角色魅力贬值”,反而不利于“守护者”(苏玖玖)获得持久且高质量的“情感反馈”与“掌控体验”。
· 引用例证(丧心病狂): 他引用了《哪吒》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精神,论证完全剥夺个体意志的不可持续性;甚至引用了《非人哉》中九月作为“社畜”偶尔也需要摸鱼看漫画来维持精神稳定的例子,类比“被守护者”也需要“精神缓冲区”。
· “建设性”意见(在作死边缘试探): 他“大胆”提出,或许可以尝试一种 “引导式依赖” 的新模式——即“守护者”通过更高明的手段(比如提供他无法拒绝的“好处”,或制造他心甘情愿依赖的“情境”),让他从“被迫服从”转变为 “主动选择依赖” ,这样既能满足“守护者”的需求,又能保持他表面的“自主性”,实现“可持续发展”。
· 结尾(表忠心): 他再次强调,以上仅为初步不成熟的想法,一切最终解释权归苏学姐所有,他时刻准备为更完美的“剧本”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和“肉体与灵魂”。
写完这份通篇鬼话、他自己都快看不下去的“报告”,江淮感觉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已经升华(或者堕落了)。这简直是把他在小说里编故事的技能点,活生生用在了现实求生上。
他颤抖着手,将报告发了过去。然后立刻关机,不敢想象苏玖玖看到这份东西后的表情。
做完这一切,他几乎虚脱,将额头抵在冰凉的咖啡杯上。
“怎么了?”林清许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轻声问道,看着他如同打完一场恶战的样子。
江淮抬起头,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没什么…… just…… 完成了一份……可能让我死得更快的……作业。”
林清许安静地看着他,没有追问,只是拿起他的杯子:“帮你续杯?算员工福利。”
“……谢谢。”
他知道,这份荒唐的“报告”可能带来更大的风暴。但在风暴来临前,这杯免费的、带着一丝人间温暖的咖啡,是他唯一能抓住的东西了。
而他的手机,虽然关机了,但“快点”App的读者们,还在热烈讨论着“调律室对峙”的剧情,并疯狂催更。他们并不知道,他们追更的“胃酸战士”,刚刚在现实里,完成了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极限操作”。
(本章完)
预告: 苏玖玖会对这份“鬼才报告”作何反应?是震怒还是……觉得有趣?月夜绫的“考虑期限”也在逼近,江淮将如何抉择?而这一切的混乱,又会被他如何“艺术加工”进小说?现实的压力与虚构的宣泄,即将再次猛烈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