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吵。”
这三个字如同带有魔力,在林风的脑海中不断回响,每一个音节都敲击在他紧绷的神经上。对方不仅接收并破译了他那晦涩的试探,更精准地找到了他的私人号码!这种反向追踪的能力,远超他的预估,令人心惊。
“信息分析:发送源已隐藏(高级跳转技术)。内容含义:1. 确认收到并理解试探信息。2. 表达不满或警告(‘吵’)。3. 可能暗示‘歌谣’(厂区异常)处于某种敏感或监控状态。态度:中性偏负面,但非直接敌对。”
大脑飞速解析着这简短回信背后的潜台词。对方没有直接威胁,更像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带着些许不耐烦的回应。这反而让林风稍稍安心——至少目前看来,对方似乎没有立刻清除他这个“噪音源”的打算。
但他丝毫不敢大意。对方能轻易找到他的号码,意味着他的网络身份在对方面前可能并非绝对安全。他立刻切断了新电脑的网络连接,启动了自己编写的几个深度清理和伪装程序,对设备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消毒”,并加固了所有防火墙。
做完这一切,窗外已是华灯初上。母亲叫他吃饭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饭桌上,母亲似乎还是有些担忧:“小风,下午警察没再找你吧?到底什么事啊?”
“真没事,妈,就是例行问话,已经清楚了。”林风笑着给母亲夹菜,语气轻松地转移了话题,“下周学校竞赛班要开始集训了,可能晚上会回来晚点。”
他将学校的竞赛计划拿出来作为借口,为以后可能更频繁的“晚归”做准备。母亲不疑有他,只是叮嘱他注意身体。
夜晚,林风躺在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城市的霓虹灯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天花板上投下模糊的光影。
他的大脑如同最精密的仪器,同时处理着多条信息流:
1. 小刀会威胁:警方的介入或许能暂时拖延他们的脚步,但以刀哥的性子,绝不会善罢甘休。家庭住址已经暴露,风险仍在。需要尽快解决。
2. 老猫势力:发出的短信如同泥牛入海,对方毫无反应。是没收到?是不屑?还是在等待时机?这条祸水东引的计策,似乎效果不彰。
3. 神秘组织:“歌谣吵”三个字打开了一扇窗,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未知。如何进一步接触?接触的目的是什么?获取信息?寻求合作?还是单纯满足好奇心?这需要极其谨慎的规划。
4. 自身实力:749分的成绩带来了校园内的地位和资源,但面对校外的危机,知识的力量显得有些单薄。体能和格斗训练必须加速!需要更科学、更高效的方法。或许……可以从网上那些看似“夸大其词”的古武、现代搏击、乃至军用格斗术的深层理论入手?大脑的推演能力,或许能优化出更适合自己的实战技巧?
无数念头交织、碰撞、衍生出新的计划分支。
就在他沉思之际,手机再次震动!依然是那个未知号码!
林风猛地坐起身,心脏再次收紧。又来了?这次会是什么?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短信。
内容依旧简短,却完全不同:
“城南,旧港区,7号仓库,明晚11点。只见你。多余动作,后果自负。”
语气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以及赤裸裸的威胁!
时间、地点、人物清晰无比!
对方要见面!而且指定只见他一人!
林风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血液流速加快!巨大的危机感和一丝难以抑制的兴奋感同时涌上心头!
去?还是不去?
去,意味着将自己彻底暴露在未知的危险面前。对方是敌是友全然不明,那个在厂区有过一面之缘的、煞气惊人的战斗人员很可能就在现场。这无异于羊入虎口!
不去,对方显然有能力找到他,甚至可能迁怒于他的家人。那句“后果自负”绝非空言恫吓。
“风险评估:赴约风险等级:极高(死亡率预估37.6%)。拒绝风险等级:高(家人受威胁可能性89.2%,自身持续被窥探)。” “机遇评估:潜在信息获取(厂区真相、异能相关、组织目的)。潜在合作可能(极低)。潜在威慑建立(极低)。”
大脑冰冷地计算着利弊,得出的结论令人窒息——无论去或不去,风险都极高!
但绝境之中,往往隐藏着一线生机!
林风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起来。他从来都不是坐以待毙的人!
去!必须去!
但不是毫无准备地去!
他立刻行动起来。首先,再次彻底清查了手机和电脑,确保没有任何能被对方利用的后门或跟踪程序。然后,他打开新电脑,断开网络,开始疯狂调取所有关于“城南旧港区7号仓库”的信息。
卫星地图、城市规划图、附近的交通监控画面(通过一些非常规手段短暂接入)、甚至是一些城市探险爱好者拍摄的旧照片……所有能找到的公开和非公开信息被迅速汇集、分析。
“地点分析:城南旧港区,已废弃多年,周边环境复杂,水路陆路均可抵达,易于封锁和埋伏。7号仓库:大型钢结构仓库,内部空旷,有多层平台和废弃集装箱,便于隐藏。监控覆盖:无官方监控,不排除私人设置。”
一个立体的、极其不利于他的战场环境在脑中构建出来。
对方选择这里,显然是经过了周密考虑。
但他也有对方未必知晓的优势——他的大脑,就是最强的信息处理和战场模拟器!
他开始模拟各种可能的情况:对方的人数、装备、意图、可能的问题、自己的应答、逃跑路线、甚至利用仓库环境进行周旋和反击的方案……
无数种可能性被生成、推演、优化。大脑超负荷运转,额头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直到后半夜,一个初步的行动方案才逐渐成型。风险依旧巨大,但已非毫无生机。
他需要一些装备。一些不起眼,但关键时刻能救命的装备。
第二天,林风如常上学,甚至比平时更加沉默,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资料室里,美其名曰准备竞赛。实则是在不断优化晚上的行动方案,并利用资料室的电脑和网络(经过多重伪装),进行一些必要的采购信息查询和简易装备的制作构思。
放学后,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几家不同的五金店、电子市场、甚至劳保用品店,分散购买了一些看似寻常的物品:高强度鱼线、小块镜片、强光手电筒核心部件、高能量密度电池、还有几包特制的辣椒粉和生石灰粉(研磨得极细)……
回到家,他将自己锁在房间里,利用手头的工具和材料,开始加工这些“小玩意儿”。大脑提供着精确的设计图和操作指引,他的手指变得异常灵巧。
当一个微型强光致盲器(利用手电部件改造)、几个简易触发式报警绊线、以及那几包“辛辣粉尘”被巧妙地隐藏在外套内衬和裤脚的特制口袋中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了下来。
母亲敲门叫他吃饭,他平静地应了一声,将所有的紧张和决绝深深埋藏在心底。
饭桌上,他吃得比平时更多,为夜晚可能消耗的巨大体能储备能量。
晚上九点,他以“去同学家讨论竞赛题”为由,背着那个看起来依旧破旧、但内藏玄机的书包,走出了家门。
夜风微凉,吹拂着他年轻却已布满凝重的脸庞。
他没有乘坐任何会被记录信息的交通工具,而是凭借大脑规划出的最优路径,利用城市的巷道和小路,如同一个真正的幽灵,向着城南旧港区的方向快速移动。
心跳平稳,呼吸悠长,眼神在黑暗中闪烁着冷静的光芒。
今晚,他将主动踏入黑暗。
去面对那未知的、“歌谣”背后的回响。
是成为猎物,还是成为猎人?
答案,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