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栖族带来的“生命礼赞”如同甘霖,滋润了灰烬堡垒西南角那片试验田,也滋润了人们近乎干涸的希望。虽然范围有限,但它证明了改变是可能的,废土并非永恒的死寂。培育室的人员日夜守在那片被净化的土地旁,记录着作物惊人的长势,并将收获的第一批快速成熟的块茎和叶菜优先供给伤员和儿童。那久违的新鲜食物味道,本身就像是一种疗效显着的良药。
然而,现实的困境依旧冰冷。灵栖族的援助如同神启,可遇不可求。堡垒的生存,终究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
疤脸回收队带回来的几块老式聚变电池,经过技术小组小心翼翼的并联和能量导出,暂时稳定了堡垒核心区的能源供应,让修复工作和基础防御系统得以维持。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能源危机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依旧高悬。
“我们必须找到更稳定、更可持续的能源,或者……找到能让我们以更低能耗运转下去的方法。”夜莺在技术工坊里,对围拢过来的螺丝等人说道。她的目光落在那些从“清道夫”和公司残骸中逆向研究出的零件和图纸上。
“公司的技术效率很高,但依赖稀有材料和精密加工,我们无法复制。”螺丝指着一块结构复杂的能量核心残片,“但他们的设计思路……尤其是这种小型化、模块化的能量转换理念,或许可以借鉴。”
“借鉴,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夜莺点头,她拿起一块暗金色的“活金”合金样本,感受着其中那微弱的、与灵能共鸣的脉动,“我们的优势在于‘融汇’,在于材料与能量的‘活性’。能不能尝试设计一种……不需要高纯度晶矿或稀有元素,而是能够利用环境中弥漫的微弱辐射能、地热差、甚至是‘锈蚀’环境中那种混乱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稳定输出的能量收集装置?”
这个想法很大胆,甚至有些异想天开。传统的能量收集技术都力求避开或净化废土中充满干扰和污染的能量环境。
但技术小组的成员们眼睛却亮了起来。他们早已习惯了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
“理论上……如果利用‘活金’对多种能量波段的亲和性,结合灵能网络进行初步的筛选和稳定……或许可以制造出一种‘广谱能量吸附矩阵’?”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兴奋地提出设想。
“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实验,尤其是灵能频率与不同能量类型的匹配参数……”螺丝陷入沉思,手指在布满灰尘的工作台上无意识地划动着复杂的公式。
就在技术小组开始向着这个全新方向艰难探索时,外出巡逻的一支小队,在堡垒东北方向约十公里处的一片地震塌陷区,有了意外发现。
那里原本是一处旧时代的矿业小镇,在一次剧烈的地质变动中大半陷入了地底。巡逻队原本只是在边缘地带例行侦察,却在一处新暴露出的、像是图书馆或资料馆的废墟裂缝中,发现了一些被特殊合金箱保护着的、竟然尚未完全损坏的存储介质——一种老式的光学晶体存储盘!
消息传回,整个堡垒都为之震动。在废土,知识往往比武器和食物更加珍贵,尤其是来自旧时代、未被污染和扭曲的原始知识!
夜莺亲自带领一队技术和护卫人员赶往发现地点。塌陷区极其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坍塌。他们利用绳索和简易工具,小心翼翼地降入裂缝,进入了那座半埋在地下的建筑残骸。
内部一片狼藉,大部分物品早已化为尘土。但那几个散落在角落的银色合金箱,在头灯的照射下闪烁着冰冷而坚实的光泽。箱体上有模糊的标识,似乎是某个区域性地质勘探或环境监测机构的标记。
技术人员用携带的便携式能量源和经过改造的读取设备,尝试激活这些存储盘。令人惊喜的是,大部分盘片虽然数据有部分损坏,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可以被读取!
里面存储的,并非他们最初期望的武器蓝图或高能物理公式,而是海量的、极其详尽的地质结构数据、水文资料、大气成分历史记录、以及……全球生态数据库的碎片!
这些数据,对于旧时代来说,可能只是基础科研资料。但对于挣扎在废土上的灰烬堡垒而言,这无异于一座无价的宝藏!
“看这里!这片区域的深层地下水脉走向图!如果我们能打通……”一个技术人员指着屏幕上复杂的三维图谱,声音激动。
“还有这个!附近山脉的矿物分布,包括几种我们急需的、用于合成‘活金’催化剂的稀有元素!”另一个也惊呼道。
“大气环流模型……或许能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布置风力发电阵列,甚至预测小范围的酸雨或辐射尘暴……”
知识的光芒,在这黑暗的地下废墟中闪耀,驱散了人们心头的阴霾。这些数据,为他们提供了理解脚下这片土地、更高效利用自然资源、甚至规避环境风险的钥匙!
夜莺抚摸着那些冰凉的存储盘,心中百感交集。这难道是巧合吗?在他们最需要方向和基础的时候,这些尘封的知识重见天日。
不,这不是巧合。这是文明火种不灭的证明。是无数前人积累的智慧,在废墟中等待着后来者的发现,等待着为新的生长提供养分。
“将所有数据备份,优先解读与能源、资源和地质稳定相关的部分。”夜莺下达指令,“这些知识,将成为我们‘深根’的又一份养料。”
带着这意外的收获返回堡垒,技术小组立刻投入到对这些海量数据的分析和应用中。根据新的水文资料,他们开始规划挖掘深层水井;根据矿物分布图,疤脸开始筹划下一次风险更高但目标明确的回收任务;根据地质结构数据,他们重新调整了能量栅格的铺设路线,避开了几条不稳定的断层带……
知识的注入,让堡垒的修复和发展工作变得更加有的放矢,效率显着提升。那种在绝境中盲目摸索的无力感,被一种基于认知的、脚踏实地的希望所取代。
然而,就在堡垒因为这“石缝中发现的知识之光”而焕发新的活力时,负责监控北部“枯萎林海”方向的灵能网络节点,再次传来了令人不安的波动。
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空洞”感或混乱的“涟漪”。那波动……带着一种清晰的、冰冷的、如同精密仪器扫描般的“探查”意味,并且,其中夹杂着一丝与“清道夫”和公司科技同源,却又更加深沉、更加诡异的……生命反应?
夜莺站在指挥塔上,望向北方那片被不祥传闻笼罩的土地,眉头紧锁。
知识的阳光刚刚照亮前路,新的阴影却已在不远处悄然蠕动。废土的棋局,似乎从未停止过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