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关于舆图的商议尚未得出个明确结果,正当瓜尔佳氏凝神思索、祥青欲再言之际,门外廊下忽然传来一阵清脆又带着急促喘息的笑语声,如银铃般划破了殿内的沉寂,伴随着轻快凌乱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可算是能回来了!外祖母好不容易进宫来,我却被老祖宗扣在慈宁宫说了小半天的话,可急死我了!”
话音未落,门帘一掀,桑宁带着一身热气跑了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身浅碧色锦缎宫装,因跑得急,衣襟微微有些松散,脸颊红扑扑的仿佛染了胭脂,额角与鼻尖还沁着细密的汗珠,几缕碎发黏在颊边,更显娇憨生动。她一手攥着绣帕,一手提着裙裾,俨然是一路从慈宁宫疾步赶回的模样。
祥青见她这般模样,忍不住蹙起眉头,拿起桌案上的团扇,一边为她轻轻扇风,一边嗔怪道:“外头日头这么毒,还跑得这样急,仔细中了暑气!”语气虽带责备,眼中却满是心疼。
桑宁拿起帕子胡乱擦了擦汗,冲着祥青甜甜一笑,撒娇道:“这不是急着回来见您老人家嘛!怕您等久了!”
瓜尔佳氏笑着摇头,递过去一杯温茶:“行了行了,快过来喝口茶歇歇,缓口气。你外祖母这次又跑不了。”
桑宁接过青瓷茶盏,也顾不得仪态,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了大半杯,温热的茶水入喉,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喘匀了些,转而对着瓜尔佳氏抱怨道:“玛玛您可别说!上回外祖母进宫,我就去换了身衣裳的功夫,回来就听说外祖母已经请辞要出宫了,连晚膳都没能和我们一起用!我可记着呢!”
圆姐半倚在暖榻上,看着妹妹娇憨的模样,心中的阴霾也被驱散了些,眉眼间不由染上真切的笑意,温声提议:“既然宁儿这般舍不得,那姐姐就叫春桃去乾清宫请个旨,求皇上开恩,破例让姑母用了晚膳再出宫,可好?”
桑宁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立刻对着帘外候着的春桃招手:“当真?太好了!春桃你快去!快去!”
春桃早已听得里面笑语,此刻忙掀帘进来,忍着笑,利落地福身应道:“嗻!宁主子莫急,奴婢这就去乾清宫禀报。”说着便退了出去。
圆姐笑吟吟地望着桑宁:“这下可满意了?”
桑宁连连点头,笑得见牙不见眼:“满意!满意极了!绯云!你快去膳房,让他们多备几道外祖母爱吃的菜来!记得要那道火腿鲜笋汤和糟鹌鹑!”
一连串吩咐完,桑宁这才觉得方才跑得太急,此刻松懈下来,竟有些气短,捂着胸口慢慢挨着炕沿坐下,细细喘息着:“哎呀,方才跑得太急,险些岔了气,这会儿还觉得心口咚咚地跳呢。”
祥青无奈地看着她,拿过团扇又替她扇了几下:“那你还一坐下就惦记着吃点心?也不怕噎着!”
桑宁吐了吐舌头,诉苦道:“在慈宁宫里陪着老祖宗说话,坐得笔直,规矩大得很,只能小口小口抿些茶水,点心都不敢多用,怕失仪。茶水喝了一肚子,我就光瞅着老祖宗跟前那碟子刚出炉的奶糕,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
圆姐被她夸张的形容逗得笑出声来:“那你没壮着胆子跟老祖宗讨要一些?”
“要了要了!”桑宁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手帕包,小心翼翼地打开,“老祖宗赏了我好几块呢!我闻着香极了,自己都没舍得吃,想着姐姐月子里的点心定然清淡,特意都给姐姐带回来了!哎呀……”她打开手帕,只见里面的奶糕因为一路奔跑颠簸,已经碎成了好几块,“都压碎了……不成样子了……”
圆姐心中感动,柔声道:“碎了怕什么,点心又不是看样子的,是吃味道的。姐姐不嫌弃。拿来给姐姐尝尝?”
桑宁闻言又高兴起来,仔细地从碎块里挑出一块相对完整的,递到圆姐嘴边:“这块瞧着还好看些,姐姐你尝尝,可香了!”
圆姐就着她的手,小口咬了一点,点头赞道:“嗯,确实香甜酥软,老祖宗小厨房的手艺就是好。”
祥青看着姐妹俩这般亲昵无间,眼中满是欣慰,对瓜尔佳氏道:“看她二人这般亲近,互相惦记着,我同大嫂也能放心了。”
桑宁一边看着帕子里剩下的点心碎,一边用力点头:“那是自然!我与姐姐血脉相连,又一同在这深宫里相伴,自然是顶顶亲近的!”
她说着,目光又落回那些酥脆的点心碎上,舔了舔嘴唇,脸上露出几分馋意,小声嘟囔道:“姐姐,这些碎了的味道其实是一样的,要不……要不就便宜了妹妹我吧?丢了怪可惜的……”
圆姐看着她那馋嘴又不好意思的模样,噗嗤一声笑出来,伸手虚点了一下她的额头:“绕了这么大圈子,原来还是你这丫头自己馋嘴!吃吧吃吧,都是你的!”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轻松的笑声,先前因舆图而带来的紧张气氛被冲淡了不少。
晚膳时分,为了照顾月子里的圆姐,膳桌就直接摆在了西暖阁内,虽不能同席,但也能隔着屏风说说话,气氛甚是温馨融洽。桌上摆满了各色精致菜肴,其中自然少不了桑宁特意点名要的火腿鲜笋汤和糟鹌,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正当几人边用膳边话家常时,外头传来通传,竟是梁九功亲自来了。
梁九功躬身进来,脸上带着笑,身后跟着两排小太监,每人手中都拎着精美的食盒。
“给李主子请安,给钮祜禄主子请安,给二位福晋请安。”梁九功行礼后,笑呵呵地道,“皇上听闻国公夫人也在宫中用膳,特意吩咐御膳房添了几道可口的小菜,命奴才给送过来,请二位主子和福晋慢用。”
瓜尔佳氏和祥青连忙起身,向着乾清宫方向行礼:“臣妇谢皇上恩典,有劳梁总管了。”
梁九功连称不敢,指挥着小太监们将食盒中的菜肴一一取出摆上。皆是些做工精致、口味清淡又滋补的佳肴,显然是用心挑选过的。
这份突如其来的皇恩,既彰显了皇帝对永和宫的宠爱,也给了祥青极大的体面,殿内的气氛愈发显得其乐融融,笑语更盛。
然而,在这份融融暖意之下,瓜尔佳氏与祥青交换了一个眼神,彼此心中都明白,那关于舆图的难题,依旧悬而未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