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系聚会散场时,暮色已经漫进了森林的缝隙,甜香罩的光渐渐淡了些,却把最浓的甜都凝进了大家手里的“甜香信物”里——这是画笔们和甜叶精灵一起赶制的小礼物,每一件都裹着星糖母的暖、甜叶菊的清。
草莓画笔把星子糖屑揉成了小小的糖心珠,串在甜叶梗上,做成了串甜香手链:“戴在身上,走到哪都有甜香跟着!”她给每个小孩、每只松鼠和小兔子都系了一串,手链刚碰到皮肤,就融进了层淡甜的光,连小孩们跑跳时,衣角都飘着星星的甜。
樱花粉画笔用糖霜在树叶上拓了甜香城堡的剪影,再刷上一层月牙蜜露,做成了张“甜香书签”:“夹在书里,连字都能裹上甜意!”她把书签递给教书先生,先生刚把书签夹进书页,字里行间就飘出了淡粉的甜,连翻书的指尖都沾了暖香。
薄荷绿画笔则往掏空的坚果壳里装了些混合甜汁凝结的糖砂,做成了个“甜香小罐”:“打开就能闻到森林的甜!”小松鼠们捧着坚果罐,把它藏进树洞的粮仓里,连储存的松果都浸着甜叶的清,啃起来再也没有了涩味。
甜叶精灵们把最后酿好的甜露装进了蒲公英的绒球里,做成了“甜香绒囊”:“吹出去,就能长出新的甜!”它们分给渔翁和阿婆,阿婆刚把绒囊吹向院角的菜地,菜地里的青菜立刻裹上了层淡绿的糖霜,连黄瓜都泛着甜香,咬一口脆生生、甜丝丝。
渔翁的糖香罐里,糖苗已经结出了个拳头大的糖果,果壳是焦糖色的硬糖,敲开后,里面裹着层甜叶酱,最中心是颗闪着光的星子糖芯——这是星糖母和甜叶精灵共同孕育的“长情甜果”,据说能让甜香留得更久。他把糖果切成小块,分给村里每户人家,大家含在嘴里,甜意从舌尖漫到心底,连夜里做的梦都裹着甜。
聚会散后,甜香信物的甜意慢慢融进了日常里:
- 戴甜香手链的小孩们在巷子里追逐,手链碰在一起,“叮铃”的响声里都裹着甜,他们跑过的地方,沙地上冒出了小小的甜芽;
- 教书先生的书签让整个书房都浸着甜,学生们背书时,连枯燥的字句都变得软绵,课堂上的读书声都飘着甜调;
- 松鼠们的坚果罐让树洞成了森林的“甜香驿站”,路过的小兽都能闻到甜,连刺猬都背着尖刺来蹭甜香,尖刺上沾的糖砂又落在了别处,长出了新的甜叶菊;
- 阿婆菜地里的蔬菜都成了“甜香菜”,煮出来的汤不用放糖就带着清润的甜,连村里的老黄牛都爱吃,吃了甜菜后,挤出的牛奶都泛着淡甜的光。
画纸里的甜香镜映着这一切,镜面的甜香越来越浓,竟在画里的甜香城堡旁,长出了片小小的森林、一条窄窄的巷子——江滩、村庄、森林,都在画里有了对应的甜香角落。那只驮着月牙糖屑的小甲虫晃着触角,翅膀沾的甜露落在画里的土地上:“月亮说,真正的甜,是能融进日常、留存在心里的暖。”
草莓画笔趴在画里的甜叶树上,笔毛沾的甜汁落在画纸外,正好滴在一个小孩的甜香手链上,手链立刻亮了起来,小孩笑着跳起来:“你看!我的手链在发光!”
甜香还在漫,从江滩到村庄,从森林到画里,每一处都浸着清润又温暖的甜,而那些甜香信物,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甜种子,在日常里悄悄发芽,让甜意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