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3)

曹雪芹:“我这‘补天’的志向,一直都没放弃过,哪怕到了晚年,我朋友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沾)》里还劝我呢:‘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着书黄叶村。’

意思就是说,因为我是罪臣之后,还有其他一些原因,个人奋斗到处碰壁,敦诚就劝我别硬撑了,不如专心写书。

我也没辜负他的期望,在西山隐居的十多年里,凭着一股韧劲,把旧作《风月宝鉴》‘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才写成了《红楼梦》这本大着作。”

朱厚熜:“你瞧瞧人家,再看看你@朱厚照 你要是能老老实实当好皇帝,让咱大明继续风光,我就只能继续当我的兴王,你也能有孩子继承皇位了。”

朱厚照:“你还说我,你要是能一直把你的嘉靖新政搞下去,别一门心思修仙修道,咱大明一样能辉煌。”

朱棣:“你们俩咋又掐起来了?不过,好像说的都有点道理。”

朱佑樘:“我都想退群了,可不想被厚照连累,这妥妥的坑爹啊。幸亏太祖爷还没看到消息,@曹雪芹 你接着说。”

曹雪芹:“我南游回故乡,再回到北京后,还在接着写《红楼梦》。乾隆二十七年,也就是1762年,我四十八岁的时候,小儿子夭折了,我伤心过度,卧床不起,就在这一年的除夕,我在北京去世了。”

朱翊钧:“这么有才华的人,走得这么早,太可惜了。《红楼梦》这本书,肯定花了先生一辈子的心血。”

朱由检:“是啊,听说这书把世间各种事儿、人情冷暖都写绝了,要是能读一读,对这世上好多事儿估计都会有新的看法。”

朱厚照:“哎,虽说曹雪芹先生确实让人佩服,但咱大明的事儿也不能忘呀。我在位的时候,虽然做事风格跟你们不太一样,但也不是啥都没干。”

朱厚熜:“你那些所谓的作为,大多都是任性胡来。哪像我刚登基的时候,推行新政,打压司礼监的权力,撤掉镇守太监,把宦官势力狠狠收拾了一顿,给大明带来了新气象。”

朱佑樘:“@朱厚熜 你新政那事儿确实值得表扬,可后来你沉迷修仙修道,把朝政都荒废了,这也是事实。咱们当皇帝的,得把天下大事放在首位,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耽误了国家大事。”

朱瞻基:“好了好了,都别争了。咱们还是听听雪芹先生还有啥想跟咱们说的,说不定对咱们反思自己以前的事儿有帮助呢。”

曹雪芹:“我这辈子虽然经历了不少坎坷,但能留下《红楼梦》,也没啥遗憾了。这世间的兴衰荣辱,就跟书里写的故事一样,变得太快了。就说咱大明,从太祖爷打下江山,多威风啊,可也经历了好多波折。希望你们都能从过去的事儿里吸取教训,就算不在一个时代,也能以史为鉴。”

朱元璋:“哼,我一路看下来,你们这些子孙啊,有的让我挺欣慰,有的真让我恨铁不成钢。都好好反省反省,别给咱大明的基业抹黑。”

群里一下子安静了……

朱由检:“我提议,咱们最后开个反思会,好好想想自己都干过啥事儿。”

朱元璋:“提议不错,不过现在是聊四大名着的时候,@曹雪芹 你接着说。”

曹雪芹:“我最大的贡献就在文学创作这块儿。我写的《红楼梦》那规模老大了,结构严丝合缝,情节错综复杂,描写还特别生动,塑造了好多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称得上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都有一号。

我给咱中华民族,还有全世界人民,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这书不光对后来的作家影响特别大,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这些领域,都衍生出了好多优秀作品。

学术界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的作者、版本、文本、故事背景这些方面的研究和讨论,都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

朱厚照:“说起专门的学问,我就想起阳明心学。想当年,阳明心学可火了。”

朱厚熜:“又不是你的,那是王阳明的。”

朱厚照:“@朱厚熜 我又没说是我的,王阳明是我正德朝的大臣。老道士,你管得也太宽了吧,我吃你家大米啦?要你管我,你赶紧接着修道去。”

朱高炽:“吃了。”

朱由检:“吃了。”

……

朱允炆:“哈哈,老爹又要被收拾了,这坑得太狠。”

曹雪芹:“我这叫‘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我家从特别风光,一下子变得衰败不堪,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哀和世道的残酷,也让我摆脱了原来那个阶层的俗气和狭隘,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注定要衰败,当然,也让我有点幻灭和伤感。我把自己的悲剧经历、诗一样的情感、探索精神还有创新想法,都写进《红楼梦》里了。”

曹雪芹:“我既热爱生活又有点梦幻的感觉,既想融入世俗又想超脱,这就是我在探索人生过程中的矛盾。

我可不是厌世的人,我也没觉得人间啥都是空的,也没真看透红尘,要是真的劝人从所谓的尘梦中醒来,我就不会为了尘世的悲伤哭得稀里哗啦,也不会对现实生活这么执着。

我就是带着特别深的感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对世俗的沉迷和对超脱的向往,写出了沉迷其中又痛苦的人生真相,还有大家都希望解脱的想法,写出了矛盾的内心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曹雪芹:“@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我说完啦,可以退群了不?”

朱佑樘:“我也想退群。”

朱元璋:“@曹雪芹 这么着急?再等会儿,咱们再聊聊你们作品里的角色。”

朱元璋:“@朱佑樘 你敢退一个试试?”

朱佑樘:“好吧太祖爷,我开玩笑的。”

朱佑樘:“@朱厚照 等回家看我怎么收拾你。”

曹雪芹:“好嘞。”

朱允炆:“现在有点晚了,要不明天再聊你们作品里的角色吧@曹雪芹 @罗贯中 @施耐庵 @吴承恩。”

朱允炆:“@朱元璋 皇爷爷,珍珠白玉翡翠汤做好啦,该吃饭咯。”

吴承恩:“收到。”

罗贯中:“收到。”

施耐庵:“收到。”

曹雪芹:“收到。”

曹雪芹:“@朱允炆 建文帝,你刚说的是啥菜?”

朱元璋:“@曹雪芹 珍珠翡翠白玉汤呢,就是用白菜帮子、像翡翠一样绿的菠菜叶儿,还有白白的馊豆腐,再加上像珍珠一样的剩锅巴碎米粒儿做的汤。做法就是煮,味道是鲜咸口的。”

朱标:“当年我爸小时候家里穷,有一回,我爸饿晕在街上,被路过的老婆婆救回家,老婆婆把家里仅有的豆腐、菠菜,连带着红根绿叶,再浇上一碗剩米饭一起煮了,给我爸吃。我爸吃完立马就精神了,从老婆婆那儿知道这叫‘珍珠翡翠白玉汤’。”

朱允炆:“要不是老婆婆救了我皇爷爷,哪还有四叔登基这事儿呀,哈哈哈。”

吴承恩:“这名字听起来可真高大上。”

马秀英:“@朱元璋 重八,@朱标 标儿,@朱允炆 允炆,赶快回家吃饭。”

朱棣:“……”

朱棣:“没我啥事?”

朱高炽:“@朱棣 爸爸,咱也回家吃吧。”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三国争霸之再造大汉靖康逆旅:系统携我定乾坤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三国群美传原始霸主:天启之力伴我行大明:老娘,别拦着!妹子快救咱魂穿李承乾,李世民被整麻了全族扶我青云志,我赠族人朱紫袍穿越之侯府千金外传世态炎凉,天生我才撞南墙魅力太高也是错?曹操都成迷弟了我的AI我来养大唐:投资武则天我成了万古一帝梦回贞观,我成王珪次子流放路上,从征服女帝开始称霸双经问渡风起赣南石器星辰我在一万年前重启文明闲话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