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龙江宝船厂的清晨,是在十万记的斧凿声与号子声中苏醒的。

寅时刚过,郑和身着寻常的青袍,站在船厂最高处的望楼上,目光如这初升的朝阳,冷静地抚过脚下这片宏大的基业。八十座船台沿江铺展,如同八十枚巨大的棋盘,其上初具雏形的宝船,是沉睡的巨兽,在晨光中散发出松木、桐油与汗水交织的、生机勃勃的气息。

船厂总管事李工拖着疲惫的身躯登上望楼,眼角的血丝见证了他又一个不眠之夜。他恭敬地递上厚厚的工单文书:“郑公公,这是今日的工单及各坊进度,请过目。”

郑和接过,快速翻阅,纸页的沙沙声与他沉稳的语调形成对比:“龙骨铺设进度尚可。二百丈的主桅杆,为何标注‘延误’?”

李工心中一紧,忙回道:“回公公,紫金山南坡那棵选定的巨楠,昨日砍伐时出了意外,缆绳断裂,巨木卡在半坡,险象环生,工匠们束手无策。”

郑和立即合上文书,没有丝毫犹豫:“带我去看。”

南山伐木场,地势陡峭。那棵需五人方能合抱的千年金丝楠木,如同一头被触怒的山神,以一种极其危险的姿态斜倚在山坡上,粗大的根系部分已离土,却因角度与重量,被几块巨岩和自身的力量卡死。碗口粗的旧缆绳断裂处,麻丝狰狞地外翻着,像被撕裂的筋肉。数十名匠人围在四周,脸上交织着焦虑与无奈。

郑和未理会众人的行礼,径直蹲下身,手指捻过断裂的缆绳茬口,又仔细观察山坡的土质与巨木卡住的角度。“取备用的南海铁力木缆绳来。”他站起身,语气不容置疑,“再调三百名精壮工匠,带上船厂所有的滑轮与绞盘。”

李工闻言,面露难色,凑近低声提醒:“郑公公,那铁力木缆绳坚韧无比,存量不多,是预备着最后吊装宝船主桅时所用的珍品,用在此处……”

“船无桅不行,木不下山何来桅?”郑和打断他,目光依旧锁定在那棵危木上,“利器当用在要害处。执行吧。”

命令如山,整个船厂的力役被高效调动。正午时分,南山坡上已架设起层层叠叠的滑轮组,粗韧的铁力木缆绳如巨蟒般盘绕在地。郑和登上一处高岩,手持红绿双旗。阳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山岩上,汗水很快浸湿了青袍的后背。

“听我号令!”红旗猛然挥下,“一、二、拉——!”

三百人齐声呐喊,声震山林。缆绳瞬间绷紧,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巨木微微颤动,开始极其缓慢地移动。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成功在即时,东南角一组缆绳突然发出刺耳的摩擦尖鸣,负责那处的工匠被带得一个趔趄。

“停!”郑和厉声喝道,绿旗高举。全场瞬间静止,只剩下缆绳兀自震颤的余音。他跃下岩石,快步走到出问题的滑轮组前,仔细观察缆绳的走向与受力点。“东南角缆绳角度有偏,受力过于集中。调整西向第三组滑轮,角度往西偏三分。”

他亲自动手,与工匠一同校正滑轮的位置,泥土与木屑沾满了袍襟也浑然不顾。

“再试!”

号令再起,巨木这次平稳了许多,沿着预设的滑道,一寸寸向山下的平缓地带移动。当这庞然大物最终安然落地,激起一片烟尘时,整个伐木场爆发出劫后余生般的欢呼。李工激动得老泪纵横。

郑和脸上却无多少喜色。他再次走到那根最初断裂的旧缆绳前,拾起断口,仔细审视。“李工,你来看。”他指着断面,“外侧麻丝磨损严重,参差不齐,内侧却相对完好。这非一朝一夕之力,是有人用砂石反复打磨所致。”

李工俯身细看,脸色顿时煞白:“这……这是人为破坏?!”

“立即彻查今日及昨日接触过此缆绳的所有人等。”郑和的声音冷峻如铁。

船厂的效率此刻展现无遗。一个时辰后,涉事的一名工匠在仓库中被揪出,从他住处搜出了磨坏的砂石和未用完的银钱。面对郑和,他瘫软在地,涕泪横流:“是……是朝中某位大人府上的管家指使的……小的鬼迷心窍……他们说,不能让……不能让内官建此不世之功……”

郑和沉默地听着,目光投向船厂方向,那里,宝船的轮廓在夕阳下如同剪影。片刻后,他挥了挥手:“押送应天府,交由府尹依法审理。今日之事,封锁消息,不得外传,违令者重处。”

处理完这桩阴险的插曲,郑和未作停歇,立刻赶往核心船坞。这里,最大的宝船“清和号”正在建造中,其船体已高达数丈,巍然耸立,工匠们像蚂蚁般在巨大的骨架间忙碌。

“郑公公来得正好!”船匠大师傅姓徐,是三代传承的造船世家,此刻他眉头紧锁,“水密隔舱的测试,还是出了问题。”

在“清和号”巨大的底舱内,工匠们正用一个巧妙的水车系统,将江水注入新建成的一个水密隔舱。这是郑和借鉴前代江船经验,并结合海外见闻大力推行的新设计,通过将船底分割为多个独立的密封舱室,极大提升了航行的安全性。

“漏水了!”靠近舱壁的一名工匠突然喊道。

郑和立刻俯身,果然在隔板与船底的接缝处,看到几缕极细的水流正在渗出。他用手蘸了点水,在舌尖尝了尝:“是江水。问题出在密封工艺上。”

“我们已经用了最好的桐油、石灰和细麻调制的灰浆,反复填塞了三遍……”徐师傅语气中带着困惑与不甘。

郑和凝神思索,手指无意识地在舱壁上轻叩。忽然,他抬眼:“我记得,前朝《武经总要》中提及一种用于城防水利的配方,以桐油、石灰、细麻为基,但需加入适量糯米浆,以增其黏合与韧性。另,《漕船制式》杂篇似有类似记载。”

他立即命人取来材料,在工棚内亲自挽袖调配。工匠们围在一旁,惊讶地看着这位位高权重的内官,对油温、石灰细度、麻絮长短乃至糯米浆的浓稀都把握得极其精准。

“桐油需文火慢熬,待其泛起青烟,去尽水分;石灰要过三重细筛,取其最粉腻者;麻絮需一寸寸捻实,不可缠结……”郑和一边操作,一边清晰讲解,动作熟练得如同积年老匠,“最关键便是这糯米浆的浓度,需以木棒提起,能拉出细长不断的丝线方为合格。”

新的密封材料调制完毕,郑和亲自带着工匠,用特制的木槌和铁凿,将混合灰浆一寸寸砸入隔板接缝。他神情专注,汗水顺着额角滑落,与工匠别无二致。

“郑公公……您以前在宫里,也学过这个?”一个年轻工匠忍不住好奇,小声问道。

郑和手上动作不停,微微笑了笑:“昔年在燕王府当差,整理过前朝遗留的造船典籍。《漕船制式》《海舟图说》,乃至一些残破的番邦船图,都曾仔细读过、揣摩过。纸上得来终觉浅,如今正好验证。”

夜幕悄然降临,船坞内点起无数灯笼火把,将“清和号”映照得如同白昼中的神物。再次注水测试,一个时辰过去,隔舱内部干燥如初。工匠们发出一阵低低的欢呼,徐师傅看向郑和的目光,充满了敬佩。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今日可以收工时,一个更严峻的问题,在最后的全面巡查中被郑和敏锐地发现了。

“清和号”的船体在初步成型后,进行了一次模拟载重的稳定性测试。通过在船舷两侧施加代表货物与压舱石的重量,观察船体的平衡。测试数据却显示,船身在施加重量后,出现了一丝极其微小、但确实存在的右倾。

“这……这怎么可能?”徐师傅拿着测量的标尺,难以置信,“龙骨绝对平直,左右船肋的尺寸、重量,都是对称打造,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

郑和沿着巨大的龙骨走了一圈,又登上脚手架,从不同角度审视这艘巨舰的骨架。船厂的其他官员和工匠也都围拢过来,气氛瞬间变得凝重。宝船的设计关乎数百人性命与使命成败,任何一点微小的偏差,在茫茫大洋中都可能是致命的。

“问题不在木材,也不在建造的对称性上。”郑和沉思良久,目光锐利地扫过船底的支撑结构,“是船台。承载‘清和号’的这座船台,经过数月重压,地基可能出现了我们未曾察觉的不均匀沉降。”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立刻派人测量,果然发现船台底部右侧的地基,比左侧沉降了约半寸。就是这微不足道的半寸,在巨舰成型放大后,导致了重心的细微偏移。

“必须立即校正!”郑和斩钉截铁,“否则后续铺设船板、安装桅杆,误差会越来越大,终成顽疾。”

然而,如何校正一艘已重达数千吨的巨船骨架?这难题让所有经验丰富的老师傅都犯了难。强行顶升,可能导致龙骨变形或断裂,前功尽弃;拆卸重建,时间上根本不允许。

郑和围着船台缓缓踱步,时而蹲下查看地基,时而用手轻叩支撑的巨木。夜风吹拂着火把,将他时而凝滞、时而移动的身影投在船体上,仿佛正与这未成形的巨兽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突然,他停住脚步,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们不直接动船,”他指向船台底部那些密集的支撑柱,“我们动船台。利用水的浮力。”

他迅速召集所有工匠首领,在地上用石灰画出简图:“立即在船台右侧下方,开挖一条浅沟,引入江水。同时,准备一百个最大的皮囊,以及所有能搜集到的毛竹。”

命令虽让人困惑,但无人质疑。连夜,船厂右侧灯火通明,一条浅沟迅速挖成,江水汩汩涌入。一百个巨大的牛皮气囊被充满气,固定在船台右侧的支撑柱底部。同时,工匠们按照郑和的指示,将一根根粗大的毛竹打通关节,连接成数十根长长的水管。

“将竹管一端接入浅沟,另一端,”郑和指挥着,“对准那些皮囊与支撑柱的缝隙,持续注水!”

随着竹管中江水不断冲击支撑柱底部和皮囊,地基的泥土在水的浸润和冲刷下,开始变得松软、流动。沉重的船台在自身压力下,开始极其缓慢地、几乎无法用肉眼察觉地向下沉降。而左侧地基保持干燥坚固,纹丝不动。

这是一个极其缓慢而精细的过程。郑和彻夜未眠,亲自守在船台边,用手触摸支撑柱,用水平仪反复测量,判断沉降的进度。

“停!”黎明时分,当第一缕阳光照在“清和号”的龙骨上时,郑和发出了命令。堵塞竹管,排空浅沟。

经过精确测量,船台右侧地基在水的软化下,恰到好处地多沉降了半寸。现在,整个船台恢复了水平,“清和号”的龙骨笔直地横卧其上,重心稳如磐石。

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看向郑和的目光已不仅是尊敬,更带着一种看待神人般的惊叹。徐师傅激动得声音发颤:“郑公公此法,巧夺天工!老朽造了一辈子船,从未想过能以水治地,校正巨舰!”

郑和疲惫地揉了揉眉心,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万物皆有其理,顺势而为而已。抓紧时间,今日必须完成右舷第三批船肋的安装。”

他回到船厂衙署时,天已大亮。案头等待批阅的文书又堆积如山。但他还是先摊开了那幅巨大的航海图,在图纸边缘的空白处,用蝇头小楷添注下昨夜的心得:

“水密隔舱接缝宜呈斜角,可分水压……”

“主桅基座需加铁箍,以抗风浪扭力……”

“巨舰船台地基须以石料深夯,水测法可校微差……”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我的99位大佬夫人不当官了,逃荒保命要紧!开局乱世成流民,我携妹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