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星渊的深邃黑暗被甩在身后,伤痕累累却满载荣耀与希望的“深空探索者”舰队,在秦锋的意志指引下,沿着深瞳规划的最安全航线,驶向归途。
三艘主力舰——“森之守护者号”、“星穹号”、“开拓者号”——如同浴血归来的巨兽,舰体上布满修复后的补丁与焦痕,无声诉说着星渊深处的惨烈搏杀。
“星穹号”舰桥内气氛肃穆。
雷蒙上将看着舷窗外,那艘静静伴随在旗舰旁的、由共生遗民圣树馈赠的巨型生命方舟“青藤号”,眼神复杂。
方舟通体由新生的秩序古树部分枝干与特种合金构成,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木质金属光泽,其核心驱动着圣树分离出的生命能量核心,散发着温和而坚韧的翠绿秩序波动。
数千名重获新生的共生遗民生活在其中,他们是星火文明接纳的第一个、也是意义非凡的异星盟友。
“报告上将,‘开拓者号’生态循环系统修复进度85%,伤员情况稳定。‘森之守护者号’生命能量核心运行稳定,与‘青藤号’共鸣良好。”副官的报告打破了沉默。
“嗯。”
雷蒙点点头,目光扫过星图上代表舰队的光点,最终落在前方那片逐渐清晰的、由星门锚点和星火基地构成的温暖光域,
“终于…要回家了。”
然而,归航的喜悦之下,暗流涌动。
“森之守护者号”核心研究室。
秦锋站在巨大的全息投影前,投影中心是那被“混沌密钥”强行“卡住”的“悖论之锁”病毒模型——两个相互冲突、陷入僵持的逻辑环。
旁边是深瞳构建的、关于规则阴影近期活动的分析报告:
多起低烈度渗透事件、数个小规模殖民地信号失联、以及…一种新型的、更隐蔽的空间污染痕迹。
“病毒逻辑僵持状态稳定,但极不稳定。任何对协议核心逻辑的深度操作,都可能打破平衡,重新激活死循环。”
深瞳的光球悬浮在秦锋身旁,“规则阴影的活动模式在改变。渗透、污染、制造混乱…它们在试探,也在积蓄力量。‘影狱级’的溃败,并未让它们退缩,反而可能…激怒了更高层级的存在。”
秦锋手指轻点,病毒模型旁浮现出净化之眼协议浩瀚而精密的逻辑结构图。
“混沌密钥只是权宜之计,如同用木楔卡住崩落的巨石。我们需要的是…彻底移除巨石的方法。”
他的目光落在病毒逻辑环那看似无懈可击的冲突点上,“阴影的试探,说明它们也在寻找我们的弱点。时间…不在我们这边。”
“破壁研究组进展如何?”秦锋问道。
“基于您的‘混沌变量’理论和星核之证85%权限带来的数据支持,研究组提出了‘逻辑重构’方案。”深瞳调出新的模型,
“方案核心:利用秩序混沌之力,在病毒制造的逻辑悖论内部,强行构建一个微型的、自洽的‘逻辑闭环泡泡’。
用这个‘泡泡’暂时替代被病毒破坏的逻辑结构,绕过悖论点,为后续清除病毒创造操作空间。
理论成功率:15.3%。
风险:构建过程可能直接引爆病毒。”
15.3%…比之前的0.7%已是巨大飞跃,但风险依旧致命。
“准备模拟推演。我需要亲自参与。”秦锋眼神锐利。
与此同时,“青藤号”方舟内部。
遗民首领青藤(暂命名)站在观景窗前,望着舷窗外越来越近的、庞大而充满科技感的星火基地,眼中充满敬畏与…深深的不安。
他身后,遗民长老会的成员们也在低声交流,意念中充满了对未知未来的忧虑。
“星火…如此强大…我们…真的能融入吗?”
“圣树的力量在远离故土…我们…还是完整的共生体吗?”
“那些金属与能量…会污染我们的本源吗?”
“安静!”
青藤苍老却有力的意念压下议论,“是星火的指挥官,给予了圣树和我们新生!星火的光芒,是我们新的家园!收起你们的恐惧与怀疑!学习!适应!为了族群的延续!”
话虽如此,他紧握木杖的手,指节也有些发白。
融入一个高度发达的星际文明,对封闭了不知多少岁月的遗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星火基地内部,关于共生遗民的安置与融合,也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本质是植物共生体,生理结构、能量需求、社会形态与我们截然不同!贸然引入,可能引发生态灾难或文化冲突!”
“但他们掌握着独特的生命秩序技术!那棵圣树的力量非同小可!这是宝贵的盟友和知识来源!”
“别忘了他们身上还残留着规则阴影的污染历史!安全审查必须最高等级!”
“指挥官带回他们,必然有其深意!我们应该信任指挥官的判断!”
不同的声音在议会厅、研究所、乃至街头巷尾回荡。
星火文明的包容性与潜在的排异性,在这群来自宇宙角落的“客人”面前,迎来了第一次真正的考验。
舰队缓缓驶入星火基地锚地星港。
当巨大的“青藤号”生命方舟与冰冷的金属星港对接时,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在无数好奇、审视、期待或警惕的目光中,完成了第一次物理意义上的接触。
秦锋站在“森之守护者号”舰桥,望着下方星港中那独特的木质金属方舟,以及周围攒动的人群。胸口的星核之证传来温润的波动,秩序混沌烙印安静流淌。
他知道,带回的不仅是盟友和钥匙,更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星火文明的深空纪元,在荣耀归航的余波中,即将迎来更复杂的篇章。归途的终点,亦是融合与挑战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