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4输球的阴霾像块湿冷的布,闷在孟菲斯的上空散不去。一天的休息时间攥在手里,既显得格外金贵,又短得让人喘不过气——转眼就到了研究对策的日子。
录像分析室里静得能听见投影仪的嗡鸣,气氛比G4赛后更衣室还要凝重。胡比·布朗教练没说半句指责的话,只是把太阳队G4的进攻片段反复播放,屏幕光映在每个人脸上,亮得有些刺眼。
“都看这里。”教练突然按下暂停,手指戳在屏幕上无球跑动的理查德森身上,“他们不是瞎跑,这么多无球掩护、交叉跑位,根本不是为了马上出机会——就是要扯乱我们的防守阵型。只要我们换防时慢半拍、犹豫一下,史蒂夫的球立马就传到位了。”
画面切到下一个回合,他又指着斯塔德迈尔:“还有阿玛雷,挡拆后不往里冲了,改成外弹。我们之前就怕他顺下扣篮,结果他G4投进俩中距离。现在问题来了——防出去,篮下空了;缩回来,他又能投。这等于给史蒂夫留了更大的操作空间,你们自己想,这球怎么防?”
话一落地,屋里更静了。所有人都明白,这才是灰熊防守的核心死结:怎么才能同时卡住纳什的传球、封死他的投篮,还能拦住斯塔德迈尔的终结?G3赢球,靠的是全队绷到极致的执行力,再加上点运气;可G4一输,才暴露了太阳的可怕——他们的进攻天赋,总能找到破解防守的办法。
“要不试试改策略?”助理教练憋了半天,开口提议,“偶尔用用区域联防?说不定能打乱他们的传球节奏。”
“区域联防风险太大。”布朗教练皱着眉摇头,手指敲着桌面,“太阳这群人投射太准,一联防就给他们空位机会。但……或许能在关键回合当奇招用,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战术讨论磨了快两个小时,最后教练组总算定了G5的大方向:基础还是无限换防,但对纳什要上更强的身体对抗——别让他舒舒服服拿球、传球,耗他体力;至于太阳的角色球员,只能赌他们的手感不会像G4那么热。进攻端更简单,别跟着太阳瞎快,沉下心来打内线,造杀伤、压节奏,一步步磨。
训练馆里的灯比平时亮得更久。全队训练结束后,林凯没走,抱着球站在三分线外,一遍遍地投篮,汗水顺着下巴滴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纳什G4那场的表现,像根刺扎在他脑子里——那种不管场上多乱,都能稳稳掌控节奏的能力,正是他想做到的。他的【完美节奏】已经到了LV2,能感知、能影响,可纳什不一样,那人仿佛本身就是节奏的中心。
晚上回到公寓,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跳着“泰勒·斯威夫特”的名字。自从上次餐厅被拍、传了绯闻后,他俩也就偶尔发几条信息,通电话还是头一回。
“嘿,我看了比赛。”泰勒的声音透过听筒传过来,很轻,却透着股熨帖的轻松,“你们打得够顽强了——对面那个可是mVp,输一场而已,别往心里去。”
“谢了,泰勒。”林凯坐在沙发上,紧绷的肩膀松了点,“我们今天刚研究完战术,准备拼G5。”
“其实音乐跟篮球挺像的,都讲节奏。”泰勒顿了顿,声音慢了点,“有时候你觉得节奏乱了,别硬跟着别人的鼓点跑——停下来,深呼吸,找自己的拍子。你那么聪明,肯定能想明白。”
挂了电话,林凯愣了半天。泰勒的话像颗小石子,在心里荡开圈儿——G4他可不就是这样?被太阳的快节奏带着跑,慌了神,把自己的节奏全丢了。【完美节奏】的能力,从来不是用来适应别人的,是用来把比赛拽回自己掌控的。
刚想通这点,手机又亮了,这次是林允儿的视频通话请求。屏幕一接通,就看见她顶着点没卸干净的妆,眼睛有点红,显然是刚结束工作,带着股疲惫,可一笑起来,还是亮堂堂的。
“oppA!”她开口就是韩语称呼,语气软乎乎的,“怎么看着没精神呀?是不是因为输了球不开心?”
林凯对着屏幕苦笑,点了点头。
“哎呀没关系的!”林允儿立马挥着小拳头,语气急乎乎的,“下次打回来不就行了!我看新闻说那个太阳队的13号很厉害?但我觉得oppA更厉害!G5一定能打爆他!”
她那点孩子气的认真,逗得林凯忍不住笑出声。俩人没聊篮球,就扯些日常——林允儿说拍广告时被道具师的假发套卡到头发,说工作人员给她带的草莓蛋糕特别甜,末了还反复叮嘱他别熬夜,记得好好吃饭。
挂了视频,屋里又静下来,可林凯心里的郁气散了大半。泰勒那句点透节奏的话,林允儿直白又热乎的鼓励,像两小团暖火,烘着他紧绷的神经。他才发现,这些场外的牵挂,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了他应对比赛压力时的避风港——累了、烦了,转头就能接住点温暖。
林凯打开电脑,重新调出纳什的比赛录像。这次他不看传球、不看得分,就盯着纳什在高压防守下的小动作——运球时手指的习惯、突破前的脚步、甚至是被包夹时眼神的方向。再小的破绽,只要能找到,说不定就是G5的突破口。
天王山之战,就快到了。不管是为了灰熊这支球队,还是为了他自己往前闯的路,这场球,他都必须拿出比之前好十倍的状态。凤凰城刮来的进攻风暴没停,那孟菲斯的磨砺,就只能比之前更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