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创新产业联盟” 的快速发展,让盛庭资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此前,盛庭资本通过收购、打压等手段,在高端消费市场占据了不小的份额,尤其是在国风领域,他们原本计划通过收购 “澜心造物” 或其他中小品牌,实现市场垄断。但联盟的成立,不仅让 “澜心造物” 站稳了脚跟,还整合了分散的中小品牌资源,形成了一股足以与盛庭资本抗衡的力量。盛庭资本董事长赵宏远对此极为不满,下令投资总监张启明 “不惜一切代价,瓦解联盟,打压‘澜心造物’”。
张启明首先采取的策略是 “分化联盟”。他派人联系了联盟内几家规模较小的品牌,承诺给予高额投资,条件是这些品牌退出联盟,并与盛庭资本旗下的国风品牌合作。其中,杭州一家做宋锦的品牌创始人被 “500 万投资 + 全国渠道资源” 的条件打动,私下与张启明接触,甚至透露了联盟的部分内部信息,包括即将推出的 “非遗四季” 联名系列的设计方案和上市时间。张启明得意洋洋,认为只要策反几家核心成员,联盟就会不攻自破。
顾微澜很快通过联盟的信息共享机制,得知了杭州宋锦品牌的异动。她没有选择公开指责,而是亲自前往杭州,与该品牌创始人面谈。在对方的办公室里,顾微澜没有提及 “背叛”,而是拿出了联盟成立以来的运营数据 —— 该品牌加入联盟后,销售额增长了 300%,成本降低了 25%,还通过联盟的渠道资源,进入了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的高端商场。她平静地说:“盛庭资本给你的是短期利益,但联盟能给你的,是长期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他们收购品牌后,往往会进行整合,很多品牌最后都会失去自己的特色,你确定要冒这个险吗?” 同时,顾微澜还透露,联盟已经与国家非遗保护中心达成合作,即将推出 “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为联盟成员提供免费的人才培训,而杭州宋锦品牌作为联盟核心成员,将优先获得名额。
顾微澜的话戳中了对方的顾虑。这位创始人原本就对盛庭资本的 “整合计划” 心存担忧,害怕自己的品牌被吞噬。在顾微澜的劝说下,他最终放弃了与盛庭资本的合作,不仅主动退出了与张启明的接触,还将张启明承诺的条件和接触过程详细告知了顾微澜,为联盟应对盛庭资本的下一步行动提供了重要信息。顾微澜借此机会,在联盟内部召开了 “风险防范会议”,提醒所有成员警惕外部资本的诱惑,并完善了联盟的保密机制和退出条款,进一步巩固了联盟的凝聚力。
分化联盟的计划失败后,张启明又将矛头指向了联盟的供应链。他联系了联盟的核心复合纤维供应商,提出以高于联盟 15% 的价格,包下该供应商未来半年的全部产能,条件是停止向联盟供货。供应商负责人陷入两难 —— 盛庭资本的订单能带来短期高利润,但 “澜心造物” 和联盟是长期合作伙伴,且之前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张启明见状,又抛出了 “长期合作 + 技术支持” 的诱饵,承诺帮助供应商升级生产线,甚至暗示可以帮助供应商上市。
这一次,顾微澜采取了 “釜底抽薪” 的策略。她一方面让何工联系江南大学的教授团队,紧急开发新的复合纤维配方,寻找备选供应商,确保供应链不会因单一供应商断供而中断;另一方面,她亲自拜访供应商负责人,不仅重申了长期合作协议中的违约责任,还提出了 “利益共享” 的新方案 —— 联盟将与供应商共同成立 “原料研发实验室”,研发成果由双方共享,联盟承诺未来三年的采购量不低于当前水平,且供应商可优先获得联盟内所有品牌的原料订单。此外,顾微澜还透露,联盟正在申请 “国家级非遗产业园区” 资质,一旦获批,供应商作为核心合作伙伴,将能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
供应商负责人经过权衡,最终拒绝了盛庭资本的诱惑,选择继续与联盟合作。他坦言:“盛庭资本的条件很诱人,但‘澜心造物’和联盟更看重长期合作,还能帮助我们提升技术和影响力,这是短期利益无法比拟的。” 张启明的供应链打压计划再次落空,反而让联盟与供应商的关系更加紧密。
接连受挫的张启明,决定在市场层面发起正面攻击。盛庭资本旗下的国风品牌 “锦绣堂”,突然宣布在 “非遗四季” 系列上市前一周,推出 “国风传承” 系列,无论是产品设计、定价策略,都与 “非遗四季” 高度相似,甚至连宣传文案都如出一辙。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盛庭资本在 “截胡” 联盟的新品。更过分的是,“锦绣堂” 还在宣传中暗示 “联盟的非遗技艺不正宗”“原料品质有问题”,试图通过舆论抹黑联盟产品。
面对这种赤裸裸的抄袭和抹黑,顾微澜没有慌乱。她首先让林薇团队整理了 “非遗四季” 系列的设计手稿、专利申请文件和原料检测报告,在官方账号上公开发布,证明联盟产品的原创性和品质;其次,她联系了之前合作过的媒体和 KoL,邀请他们提前体验 “非遗四季” 系列,通过 “开箱测评”“工艺解析” 等内容,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的核心价值;最后,联盟内所有品牌联合发布声明,谴责 “锦绣堂” 的抄袭行为,并宣布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更关键的是,顾微澜利用联盟的渠道优势,提前启动了 “非遗四季” 系列的预售。联盟内 8 家品牌的线下体验店同步开展 “预售品鉴会”,消费者可以现场体验产品的工艺细节,还能获得 “非遗匠人签名版” 的专属权益。线上渠道则通过 “会员优先购”“满额赠非遗周边” 等活动,吸引核心客群提前下单。短短三天,“非遗四季” 系列的预售量就突破了 3000 件,远超 “锦绣堂” 同期的预订量。
“锦绣堂” 的抄袭系列上市后,由于缺乏核心工艺支撑,产品质量问题频发 —— 有的刺绣图案歪斜,有的原料手感粗糙,消费者投诉不断。而 “非遗四季” 系列凭借精湛的工艺、稳定的品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上市首周销售额就突破了 2000 万元,成为当月国风品类的销量冠军。盛庭资本不仅没能打压到联盟,反而因 “锦绣堂” 的质量问题,品牌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股价也出现了小幅下跌。
这场正面交锋,让 “澜心造物” 和联盟彻底站稳了脚跟。顾微澜在联盟会议上总结道:“我们能赢,不是因为运气,而是因为我们有核心技术、有团结的联盟、有对非遗的敬畏。盛庭资本只看到了市场利益,却忽略了非遗产品的核心 —— 匠心和文化。” 这场胜利也让更多中小非遗品牌看到了联盟的力量,纷纷申请加入,联盟规模扩大到了 15 家品牌,成为国内非遗创新领域的标杆。
但顾微澜并没有放松警惕。她知道,盛庭资本不会轻易放弃,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她开始着手规划联盟的下一步发展 —— 拓展国际市场,将中国的非遗技艺推向世界。而这,也将是 “澜心造物” 实现品牌升级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