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惊蛰闻雷,新苗破土
惊蛰的雷声炸响时,陈默正在灵脉泉边翻整土地。去年深秋埋下的兰草种子,该到破土的时候了。铁犁划过湿润的泥土,翻出的土块里混着细碎的灵脉泉底泥,黑得发亮,带着股清冽的腥气——这是秦先生说的“活土”,最能滋养草木。
“陈伯伯,打雷了!”小石头举着把油纸伞,踩着田埂上的积水跑过来,伞沿的水珠滴在他新做的布鞋上,晕开小小的湿痕,“秦先生说,雷声响,虫子醒,得赶紧给菜苗撒点驱虫粉!”
他怀里揣着个小布包,里面是晒干的艾草灰,混着灵脉泉边的硫磺石粉末,是老张教的土方子,据说能把藏在土里的害虫熏出来。陈默接过布包,往刚翻好的地里撒了一把,灰白色的粉末落在黑土上,像撒了层细雪。
“墨兰姐姐当年也这么做吗?”小石头蹲在旁边,看着泥土里冒出的点点新绿,那是兰草的嫩芽,裹着层透亮的种皮,像刚出生的小鸟。
“她呀,比咱们细心。”陈默放下铁犁,用手指轻轻拨开嫩芽周围的土块,“会在泉边种圈驱虫草,说这样兰草就不会被虫子咬。有次为了采驱虫草,在雾隐山淋了场大雨,回来发着烧还惦记着给草浇水。”
小石头听得入神,忽然指着泉眼的方向喊:“您看!那是什么?”
只见灵脉泉的水面上,浮着层淡紫色的雾,雾气随着雷声轻轻晃动,竟慢慢聚成了朵兰花的形状。雾气里隐约能看见个梳双丫髻的影子,正弯腰给兰草浇水,衣角扫过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
“是墨兰姐姐!”小石头激动得跳起来,油纸伞掉在地上也顾不上捡。
陈默望着那雾中的影子,眼眶微微发热。他想起墨老鬼说过,灵脉泉的灵气聚到一定程度,会映出故人的影子,那是土地在记着那些用心守护过它的人。
雷声渐渐远了,雾中的影子也慢慢淡去,最后化作点点光尘,落在刚破土的兰草芽上。嫩芽像是被这光尘滋养,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了些,叶片上的绒毛在阳光下闪着银亮的光。
“她来看新苗了。”陈默轻声说,声音里带着哽咽。
学堂的孩子们也跑了过来,围着新破土的兰草惊叹不已。秦先生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望着灵脉泉的方向,捋着胡须感叹:“万物有灵,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啊。”
慕白提着竹篮走来,里面装着刚蒸好的青团,艾草的清香混着豆沙的甜,在湿润的空气里漫开。“给你们送点吃的,”她把青团递给陈默和小石头,“春桃说,惊蛰吃青团,一年都精神。”
小石头咬了口青团,豆沙馅从嘴角流出来,他却指着兰草芽说:“慕白婶婶,墨兰姐姐刚才来过了!她还给草浇水呢!”
慕白笑着擦去他嘴角的豆沙,眼里闪着温柔的光:“我知道,她一直都在看着咱们呢。”
午后的阳光穿透云层,照在灵脉泉的水面上,泛着细碎的金辉。陈默看着泉边破土的兰草,看着田埂上追逐打闹的孩子,看着远处学堂屋顶升起的炊烟,忽然明白,所谓的传承,从来不是停留在过去的回忆里,是像这惊蛰的新苗,在前辈的注视下,勇敢地钻出泥土,迎着风雨,向着阳光,长出属于自己的模样。
铁牛扛着锄头走来,要帮着给兰草搭个小棚子,免得被接下来的春雨淋坏。“等这些兰草长大了,”他笑着说,“咱们就把花籽收起来,种遍整个雾隐山,让墨兰姐姐走到哪都能看见花!”
陈默点点头,弯腰给新苗浇了勺灵脉泉水。水珠落在叶片上,顺着叶脉滚落,像颗晶莹的泪,也像滴希望的露。
雷声彻底停了,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来,打在油纸伞上“沙沙”作响,也打在新苗上,像是在轻轻哼唱着歌谣。陈默知道,这新苗破土的声音,这春雨滋润的声音,就是灵脉馆最动听的故事,在时光里,在春风里,不断延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