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星轨道外的“晶格化”现象,并未因人类的警惕而停止,反而以一种稳定而不可逆转的速度持续蔓延。
最初只是那片被“裁决之眼”固化过的区域,但很快,如同病毒扩散般,冰冷的、散发着微弱幽光的规则晶体开始向四周的空间“生长”。它们并非实体物质,更像是一种空间结构本身的“病变”,一种物理常数的局部扭曲。光线经过这些区域会发生诡异的偏折,引力参数出现微小但可探测的异常,甚至连时间的流逝速度都似乎受到了影响。
监测数据如雪片般传回新京,描绘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一个以木星轨道外侧某点为起始的、不断扩大的“晶格化球壳”正在形成,缓慢而坚定地包裹向内太阳系。
“薪火”计划实验室,气氛凝重到了极点。艾琳娜博士带领的团队正在全力分析晶格化现象。
“能量频谱分析……无法归类!它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形式,更像是一种……‘规则实体化’的体现!”艾琳娜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它的蔓延并非能量驱动,而是基于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逻辑感染’。”
“逻辑感染?”林凡皱眉。
“可以这么理解,”陈星在一旁补充,他调出复杂的数学模型,“它像是一种预设的‘程序’,一旦激活,就会按照其内在逻辑,将周围的空间‘编译’成那种晶体结构。我们的空间,正在被‘重写’!”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背脊发凉。如果任由其蔓延,整个太阳系是否会变成一个巨大的、结构固定的“晶体牢笼”?到那时,人类文明或许连存在的“基础”都会改变!
“能阻止吗?或者干扰?”韩萧急切地问。
“我们尝试了所有已知的能量冲击、场干扰甚至灵能共振手段,”艾琳娜摇头,“毫无效果。它的‘存在优先级’似乎远高于我们掌握的一切力量。这很可能……是‘同化者’的手段,一种缓慢而彻底的‘格式化’过程。”
与此同时,“薪火”计划在其他方面的研究也遭遇了瓶颈。对月球、火星、柯伊伯带遗迹的深入研究,除了进一步确认“先驱者”文明曾经的辉煌与悲壮抵抗外,并未找到直接可用的、对抗“同化”的技术或方法。“沉寂协议”似乎是一种极其彻底的自我封存,几乎没有留下任何重启的借口。
内部压力也与日俱增。
“星海寻求会”虽然被安全部门严密监控,但其成员利用深空探测网络漏洞,成功向天鹅座x-1方向发送了一段极其简短的、包含人类文明识别码和“请求接触”信息的信号。尽管信号功率微弱,成功联系上的概率渺茫,但这一行为本身,已经严重违反了“冻结”令,带来了不可预测的风险。
而“回归教派”则在一次秘密集会中,其大祭司公然宣称“晶格化”是“神国降临”的征兆,是“同化”恩典的开端,号召信徒主动拥抱这种“净化”。虽然集会被迅速取缔,大祭司被捕,但这种极端思想的扩散,加剧了社会的割裂与不安。
内忧外患,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就在这绝望的氛围几乎要达到顶点时,转机出现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林凡自身的研究。
在持续解析体内力量与远古警告共鸣的过程中,林凡发现,当他将意识高度集中,全力运转那融合了真实、因果、轮回之力的本源时,其散发出的微妙波动,竟然能引起周围极小范围内“晶格化”趋势的**暂时停滞**!
虽然范围极小(仅限他周身数米),时间极短(只有数秒),并且消耗巨大,但这无疑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他的力量本质,似乎与这种“规则重写”的“同化”之力,存在着某种根本性的**对立**!
“不是力量层级的对抗,”林凡在实验中明悟,“而是‘存在定义权’的争夺!”
“同化者”的“晶格化”,是在强行将多元、动态的宇宙“定义”为单一、静态的晶体结构。而林凡的力量核心,无论是“真实之光”对自我存在的坚守,“因果之光”对万物联系的洞察,还是“轮回印记”对生灭循环的维系,都在本质上**肯定着变化的必然性与多元的可能性**!
他的力量,本身就是对“同化”的一种否定!
这个发现,如同在无尽的黑暗中点燃了一簇真正的火种!
林凡立刻将这一发现与“薪火”计划的核心团队分享。艾琳娜等人受到启发,开始调整研究方向,不再执着于寻找“先驱者”的武器或盾牌,而是尝试从人类文明自身特质中,寻找那些内在的、与“同化”逻辑相悖的“火种”。
艺术的不可复制性、情感的复杂与矛盾、个体意志的自由选择、对未知永不停歇的好奇心、甚至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能力……这些曾经在展示中被视为“软实力”的东西,此刻却被重新审视,它们或许正是抵抗“绝对统一”的宝贵特质。
“薪火”计划的研究,终于找到了一个虽然艰难、却充满希望的方向——不是模仿高等文明,而是**深度发掘并升华自身文明的内在抗性**。
然而,就在林凡和“薪火”团队为这一线曙光而振奋时,太阳系外围的监测网络传来了最紧急的警报——
那片不断扩大的“晶格化”球壳,其蔓延速度**骤然加快了十倍**!并且,在球壳的中心,那最初“裁决之眼”降临的位置,一个由纯粹规则晶体构成的、模糊的**巨大独眼轮廓**,正在缓缓浮现!
“同化者”……似乎失去了耐心,或者,准备进行下一阶段的“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