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紫禁城。
皇宫内也得到了满清撤退的消息,内阁的几位阁老们正在与崇祯商议。
“皇上,依臣看来,建奴此番撤退并非不是一件好事。”周延儒说道。
自满清入关以来,崇祯接到了无数的坏消息,兖州被屠、杨文岳战败、通州被屠、鲁地大部沦陷等等,总之没有一样是顺心的。
朝廷调集重兵想把清军剿灭在关内,最后却被清军给灭了七七八八,如今虽然满清撤退了,可问题是满清并不是明军打退的,而是反贼。
这种情况就是朝廷想露下脸挽回一下面子,结果最后脸没有露出来,反而把屁股给露出来了。
恐怕天下人都会觉得,朝廷丢完河间,丢兖州,丢完兖州,再丢通州,接下来把京师丢了算了,真是脸都不要了。
崇祯心里想着这些,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周延儒却突然说满清撤退是好事。
这一下给崇祯整的蚌埠住了。
“好!?好在哪!?好在终于不用输了是吗!”崇祯拍案而起,冷冷的说道。
周延儒被吓了一跳,赶紧跪在地上叩头:“臣...臣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大明的皇室子孙,朕的子民百姓,难道就该被人这么屠戮吗!”崇祯喝道。
跪在地上的周延儒冷汗直冒,却被崇祯的言语震慑,急得想要辩解,却不知道从哪个地方说起。
这时候,刚刚被提拔成内阁大臣的魏藻德开口了。
“皇上,周首辅所言的意思是,接下来我明军可以腾出手来全力对付反贼,待将这些反贼一一收拾了,集合全大明的力量,区区满清弹指可破!”
周延儒一听眼睛瞬间亮起,瞌睡了有人送枕头,好你个小魏,不错,老夫记住你了。
“对对对!臣就是这个意思,还望皇上明鉴。”周延儒迫不及待的说道。
随后,陈演也出口帮腔道:“皇上,魏大人说的不错,如今咱们征召的士卒除去支援杨总督的十万,还有三十万之多,各军镇的支援也已经来到京畿之地,我大明如今可战之兵有四十万之巨,这么多军队,天下任何反贼都不可能抵挡!”
崇祯听着几人的话,情绪渐渐平静下来。
“诸位爱卿所言不错,那我等该从何方反贼开始呢?”崇祯捏了捏眉心,疲惫的说道。
陈演刚想要回答,却见周延儒给他打了个眼色,恍惚之间,陈演突然想起了什么事情。
“皇上!臣觉得当从南河之地开始!”陈演回过神斩钉截铁的说道。
“哦?为何?”崇祯不解。
“回皇上。”陈演躬身回答:“其一,南河之地距离京师太近,如果南河之反贼想要进攻京师,这一路上几乎无天险可守,可谓顺畅无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其二,根据宁南伯左良玉的奏本,他说在华夏军的治下,南河百姓纷纷与朝廷割席,甚至对朝廷憎恶非常,日夜都想让华夏军推翻朝廷,南河俨然已成为国中之国。
并且时常有其他地方的百姓乔装打扮,只为前往南河。
综上所述,华夏军已成我大明心腹大患,时日一长,只怕全天下的百姓都会相继投向南河,到那时,我大明将国之不国。”
陈演的话虽然夸大了些许,但也不无道理,但陈演以及周延儒想先打南河的目的。
是华夏军的调动,让士绅们认为,机会已经到来,再加上高名衡的那封信,这才使得周延儒给陈演暗示。
不过他们没有亲历过华夏军的恐怖,仅仅依靠着士绅和高名衡的消息,就想当然的认为华夏军是个软柿子。
而且信中还说了,士绅地主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大明,只要朝廷大军一到,士绅将会群起而攻之。
周延儒和陈演认为,内外夹击之下。
华夏军的败局已定,这场胜利也能提振天下对于朝廷的信心。
让天下各方势力都知道,朝廷不想搭理你们则罢,一但想要收拾你们,谁都跑不了!
崇祯微微闭上眼睛,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动。
“陈阁老说的不错,朕准了。”崇祯忽然睁开眼睛说道:“那便就从南河开始吧,左良玉不是在吗,就让他负责统帅军队,再让高起潜为监军,内阁和兵部负责后勤事宜,此战许胜不许败,务必要将南河反贼彻底剿灭!”
“是!”
几位阁老齐声回应道。
就在这时,贺逢圣突然出声。
“皇上,还有一件事需要皇上定夺...”
崇祯皱了皱眉:“贺爱卿尽管说。”
“此次满清入关,杨总督殉国,不知道该如何封赏?”贺逢圣说道。
崇祯思考了一会儿,这确实是件不小的事情,不管杨文岳打仗怎么样,至少他面对满清死战不退,这种态度就应该封赏,让天下的官员都向杨文岳学习。
“既然如此...加封杨文岳兵部尚书,赠太子太傅,谥忠献,封忠勇侯!赐侯府一座,赐金丝楠木棺一口,另立碑立传,传于后世。”崇祯缓缓说道。
“遵旨!”贺逢圣拱手应道。
崇祯点点头刚想起身离开,黄景昉再次把他叫住。
“皇上...”
“还有何事?”崇祯有点不耐烦了,就不能一下子说完吗,非得一句一句的说。
“这...还有一事,不知当说不当说...”黄景昉有些为难。
“黄卿但说无妨。”崇祯摆摆手说道。
“启禀皇上,此次满清撤出关内,盖因一支名为小袁营的反贼将其驱赶,对此朝廷是否该给其封赏...”黄景昉认真的说道。
崇祯还没有说话,魏藻德就噌的一下站出来。
“万万不可!皇上,若给其封赏,传出去让天下人知道,不是正说明我大明不如反贼吗?此事万不能赏,不仅如此还要派兵剿灭!我大明尊严不容侵犯!”
“可...皇上,他们此次实属有功,而且根据百姓所传,小袁营并非如同其他反贼,朝廷兴许可以拉拢一番...”黄景昉还想说些什么。
“黄大人如此为反贼说话,是收了他们的好处吧?”魏藻德讥讽道。
“你!你血口喷人!”黄景昉生气的说道:“皇上,臣对大明之忠心日月可鉴,怎会收受反贼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