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阅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243章 工坊奇迹,水泥问世

京师西郊,皇家格物院下属的“天工坊”内,气氛与窗外凛冽的寒冬截然不同,炽热、忙碌,却又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焦灼。

巨大的砖窑经过改造,炉火日夜不熄,鼓风的水排吱呀作响,将热浪源源不断送入窑室。工匠们赤着上身,汗流浃背,古铜色的皮肤在炉火映照下泛着油光,眼神却紧紧盯着窑口,仿佛那里即将诞生的不是砖石,而是某种能够点石成金的圣物。

宋应星站在窑前,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原本整洁的衣袍沾满了灰烬和汗渍,手中紧紧攥着一卷图纸,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脚下,散落着几块颜色暗沉、结构松散、甚至有些开裂的“灰块”。这已是本月第三次开窑,结果似乎依旧不尽人意。

“院长……这……”一个老工匠颤巍巍地捧起一块失败的“作品”,声音沙哑,“配比已是按您最新的方子调整了,煅烧时辰也分毫不差,火候更是弟兄们轮班盯着……可这……还是不成啊!”

另一名年轻些的工匠喘着粗气从窑口退开,抹了把脸上的黑灰,沮丧道:“宋院长,这‘硅酸盐水泥’莫非真是天上才有的物事?咱们这凡间的土石,怕是……怕是炼不出来吧?”

一股无力感悄然在工匠间蔓延。他们信任宋院长,更崇敬那位深居宫中却仿佛无所不知的年轻天子。天子通过宋院长传下的诸多“格物妙法”,已让他们见识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可这次,这名为“水泥”之物,要求之高、工序之繁,远超之前的肥皂、玻璃乃至炼钢。一次次失败,消耗的不仅是物料,更是人的心气。

宋应星闭上眼,脑海中飞速回想着陛下通过密信传递给他的那些关键词语——“石灰石、粘土、铁粉”、“适当配比”、“高温煅烧”、“形成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熟料”、“再加入适量石膏磨细”……每一个词他都反复揣摩,与古籍《天工开物》中的记载相互印证,自认为已把握精髓,可为何实践起来总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猛地睁开眼,眼中血丝遍布,却闪烁着学者特有的执拗光芒:“不!陛下所言,必有其理!非是法门不对,定是我等仍有未察之微末!记录!将此次所有用料分量、研磨细度、窑温变化、煅烧时长,再细细核对一遍!一丝一毫都不能错漏!”

就在工坊内气氛凝重,众人准备再次投入繁琐的复盘工作时,坊外忽然传来一阵清晰而富有节奏的马蹄声,以及低沉的喝令与甲胄摩擦的铿锵之音。

“戒严!”

“闲杂人等回避!”

工匠们愕然抬头,只见一队精悍异常的锦衣卫缇骑已无声地控制了工坊各处出入口,眼神锐利如鹰,扫视着每一个角落。紧接着,一辆看似朴素却异常坚固的马车在重重护卫下,停在了工坊大门前。

车帘掀开,先下来的竟是司礼监掌印太监方正化。他目光如电,迅速扫视全场,微微点头,这才侧身恭迎。

下一刻,一位身披玄色斗篷,内着暗纹锦袍的年轻人弯腰下了马车。他身形挺拔,面容虽年轻,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威严,目光开阖之间,仿佛能洞彻人心,又带着一丝对眼前一切的好奇与审视。

不是当今天子崇祯皇帝朱由检,又是何人?

“陛……陛下?!”

宋应星惊呆了,慌忙就要带领众人下跪行礼。工坊内的工匠们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面见天颜,而且还是在这烟熏火燎之地!

“不必多礼。”朱由检的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他抬手虚扶,“朕听闻宋卿这边又开一窑,心痒难耐,特来看看。怎么样?可有进展?”他一边说,一边自然而然地走向那还在散发着余热的窑口,目光掠过地上那些失败品时,并无丝毫责备之意,反而蹲下身,拾起一块碎片仔细察看。

方正化亦步亦趋,警惕的目光从未离开过皇帝左右以及任何可能藏匿危险的地方。

宋应星连忙跟上,心中又是激动又是惭愧,躬身道:“臣……臣有负圣恩!此番……此番又未能竟全功。成品脆而不坚,遇水亦不能速凝,实在……实在有愧陛下信重!”

朱由检用手指捻开那灰块,仔细观察其结构和色泽,又放到鼻尖轻嗅了一下那股生石灰混合着其它矿物的独特气味。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物理化学知识在他脑中飞速运转,与眼前的实物和宋应星描述的工艺过程相互对照。

“配料记录给朕看看。”朱由检伸出手。

宋应星赶紧将一直攥在手里的图纸和记录奉上。朱由检快速浏览,目光如炬,很快停留在几个数据上。

“石灰石煅烧得不错,活性很高。”他先是肯定了一句,让宋应星和周围工匠的心稍稍放下些许。但紧接着,他指尖点向一组数字,“问题是出在这里。粘土的铝硅含量偏高,而铁粉的添加量不足,未能有效降低熔融温度,导致煅烧时部分区域过火结块,部分区域却又反应不完全。”

他又指向另一处:“此外,研磨的细度恐怕还差些火候。‘差若毫厘,谬以千里’(引用《礼记·经解》),颗粒越细,水化反应越快越充分,最终强度才越高。朕不是说过,要磨到手指捻之无砂感为止么?”

宋应星恍然大悟,额角渗出冷汗:“臣……臣愚钝!只道研磨已足够精细,未能真正体悟陛下‘无砂感’之标准!铁粉用量亦是拘泥于古籍记载,未敢轻易追加……”

朱由检站起身,目光扫过周围那些因为皇帝竟如此精通“贱业”而目瞪口呆的工匠们,语气变得沉凝而有力:

“格物之精,就在于这毫厘之间。不要怕犯错,每一次失败,都是迈向成功的阶梯。记住,‘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用陆游诗)。数据是基础,但最终的标准,要靠你们的双手和眼睛去反复验证、感悟。”

他看向那巨大的窑炉,眼中闪烁着超越时代的光芒:“此物,看似不起眼,一旦成功,其功可抵百万雄师,利更在千秋万代!筑城,则固若金汤;修路,则平坦如砥;固堤,则安澜镇波;建厂,则风雨不侵!它将是朕重塑大明江山的基石之一!”

皇帝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重重敲在每个工匠的心头,将他们方才的沮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参与伟大事业的澎湃激情与无限自豪。

“请陛下示下!”宋应星深吸一口气,目光变得无比坚定。

朱由检微微一笑,从容不迫地开始下达具体指令,其内容之精细,令老工匠们都暗自咋舌:

“取新料。石灰石七份,粘土两份半,铁矿粉半份。给朕磨!用新造的那台水力碾磨机,加磨两个时辰!朕要它们粉身碎骨,细腻如尘!”

“窑温再提高三成,保持这个温度,煅烧四个时辰!盯紧火色,呈亮白炽色为佳!”

“预备好石膏,待熟料出窑冷却后,按百分之……呃,按百份熟料掺三份石膏的比例,一同送入磨机,给朕磨成最终的水泥粉!”

“遵旨!”这一次,所有人的回答整齐划一,充满了无穷的信心和力量。

在皇帝的亲自指导下,整个工坊如同最精密的仪器般高速运转起来。水力驱动的大型石磨轰隆作响,将混合矿料碾磨得无比细腻。窑火燃烧得更加炽烈,将窑壁都烧得通红。工匠们全神贯注,每一个步骤都力求完美。

朱由检并未离开,他就站在工坊一角,负手而立,静静地等待着。方正化默默地为皇帝搬来一张榆木凳子,朱由检却摆摆手,他的全部心神,都已系于那熊熊燃烧的窑火之中。这一刻,他不再是身居九重的帝王,更像是一位等待实验结果的首席科学家。

数个时辰在紧张的忙碌中悄然流逝。当窑火渐熄,温度稍降,工匠们用特制的长铁钩将烧结好的块状熟料拖出时,一股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

那塑料呈现出一种漂亮的灰黑色,结构致密,敲击之声清脆。

“快!冷却!研磨!”宋应星声音嘶哑地催促着,眼睛一眨不眨。

最后的工序完成。当一小袋灰绿色、细腻异常的粉末被呈到朱由检面前时,整个工坊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

朱由检亲手接过一把,仔细捻摸,满意地点点头:“细度够了。”他吩咐道:“取清水来,和泥!”

清水倒入水泥粉中,快速搅拌,很快变成了一摊灰浆。朱由检亲自动手,将其填入预先准备好的木模中,抹平表面。

然后,便是等待。

时间仿佛变得格外缓慢。工坊内静得能听到彼此粗重的呼吸声和炉火的余烬噼啪声。所有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块小小的灰浆石块。

一刻钟……两刻钟……

朱由检用手指轻轻触碰表面,已然微凝!

一个时辰后,触摸之下,竟已初步硬化!且表面光滑平整,与之前那些粗糙开裂的失败品天壤之别!

“成了……成了!陛下!成了啊!”宋应星扑到近前,声音因极度激动而变调,眼泪几乎夺眶而出!他毕生钻研工技,从未有一刻如现在这般,感受到知识化为现实力量的巨大冲击!

工匠们更是欢呼雀跃,相拥而庆!老工匠抚摸着那坚硬的石块,如同抚摸绝世珍宝,喃喃道:“神物……真是神物啊!点泥成石,化腐朽为神奇……”

朱由检脸上终于露出了畅快淋漓的笑容,那是理想照进现实的光芒。他朗声道:“好!此物当名为‘水泥’!传朕旨意!”

他目光灼灼,语速加快,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一、天工坊即刻扩大水泥生产,工匠皆有重赏!宋爱卿,由你总揽,尽快制定标准工艺流程与配比!”

“二、工部及京营即刻抽调人手,朕要在三天内,看到从格物院到西直门的那段坑洼官道,用水泥和碎石混合铺设平整!”

“三、令河工都督府派人前来学习,开春之后,永定河最险的那几段堤坝,给朕用水泥加固!”

“朕要让这满京城的百姓和文武百官都看看,朕所说的‘格物致知’,‘实业兴邦’,绝非虚言!这,就是朕送给大明的新年贺礼!”

旨意一出,如同给这台刚刚诞生的强大机器注入了最后的动力,整个格物院乃至相关的衙门都随之高效运转起来。

三天后。

一段宽阔平整、灰白色的神奇道路出现在京城,引发了万人空巷的围观。百姓们踩着坚硬如石、雨后也不泥泞的道路,惊愕万分,议论纷纷,皆称之为“天路”。

“乖乖,这比皇宫里的金砖还平整哩!”

“听说叫水泥路?这水泥是个啥仙法?”

“是皇上让格物院弄出来的!说是以后咱北京城全是这种路!”

“圣天子在上!真是活菩萨啊!”

消息迅速传遍朝野。温体仁在府中听闻后,默然良久,最终只是阴沉地哼了一声,看着窗外开始飘落的雪花,不知在想些什么。而更多务实或心怀期待的官员,则真正开始审视皇帝大力推崇的“实学”,其背后所蕴含的可怕力量。

紫禁城中,朱由检听着方正化汇报京城民众对水泥路的欢呼,只是淡淡一笑。

他站在乾清宫的暖阁内,望着窗外渐渐被洁白覆盖的琉璃瓦,手中把玩着一块冰冷坚硬的水泥石块。

“方正化。”

“奴婢在。”

“路,只是开始。接下来,是城防,是工厂,是水坝……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少年的皇帝眼中,倒映着窗外愈演愈烈的风雪,却燃着足以融化严寒的火焰。

“而这,仅仅是一把微不足道的钥匙。”

(第243章 完)

UU阅书推荐阅读:楚天子男儿行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大秦:开局祖龙先祖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观音婢矛盾难以调和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大明:不交税就是通鞑虏东鸦杂货店盛嫁之庶女风华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长乐歌蒙古人西征不想当大名的武士不是好阴阳师马谡别传水浒:开局大郎让我娶金莲大汉废帝失忆美娇妻,竟是大周女帝明末小土匪神武太医俏女帝大秦:从缉拿叛逆开始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打造异世界钢铁洪流关外县令穿越南宋当皇帝越战的血精灵之最强道馆训练家集齐九大柱石,重启大秦复兴之路明末:有钱有粮有兵我无敌!从大唐山峰飞跃而下爹爹万万岁:婴儿小娘亲锦衣盛明抗战游击队大唐开局救治长孙无垢汉武:普天之下,皆为汉土!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清末大地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大魏霸主三国之凉人崛起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明:启禀父皇,我抓了北元皇帝风起了无痕存储诸天契约休夫:全能王妃逍遥世子爷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大周逍遥王爷明末之席卷天下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
UU阅书搜藏榜:抗战游击队我的大唐我的农场我在大宋当外戚在群里拉家常的皇帝们神话之我在商朝当暴君(又名:洪荒第一暴君)绝色大明:风流公子哥,也太狂了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谁接头楚牧有个妹妹叫貂蝉民国谍海风云(谍海王者)挥鞭断流百越王华之夏第一卷中原往事晚唐:归义天下大明极品皇孙,打造日不落帝国重生南朝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北朝奸佞造反!造反!造反!造反!造反!我主明疆抗战之血怒军团我在盘庚迁殷时发起翦商大汉奸臣英雌医鸣惊仙三国之佣兵天下大唐极品傻王救命,系统要害我始皇别伪装了,我一眼就认出你了开局被抓壮丁,从领媳妇儿开始崛起重生女尊世界但开局就进了送亲队烽火淞沪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大唐重生兵王北宋不南渡长安之上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庶民崛起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穿越后被分家,搬空你家当大清疆臣。大秦反贼中华灯神回到明末做枭雄魅影谍踪他是言灵少女九灵帝君锦衣黑明大明:我想摸鱼,老朱让我当帝师谍战从特工开始老朱你说啥,我跟马皇后混的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UU阅书最新小说:多子多福,开局就送绝美老婆退隐江湖那些年开局天幕曝光:我未来统一全球跛王爷青铜账簿与铁王座开局反杀捉刀人,我成了大乾凶徒晚清三杰恩仇录天启:朕登基后,东林党麻了解差传红楼:父不争气,我亲自上阵荣国府,抱歉,不稀罕大明:最强兵王从边关开始重生红楼的香艳人生科举逆袭:从农家子到一品阁老穿成太子,本想摆烂,却被人陷了魂穿大唐:开局便被长乐赖上了救女主?问题不大,看我爆兵百万在造大明灵异中篇小说选大明养生小帝姬大明老六寒门书生开局死谏朱元璋宸晏匠梦:林衍的火器传奇开局砍树,我砍出个五代盛世医女楚汉行明末狠人:苟在辽东开荒建后宫神幻宇宙梦王橹窗着魂穿水浒:我竟成了童贯义子赵大:我的水浒我的国大秦:开局人屠,杀敌就变强我靠九阳神功横推武当大楚最惨驸马,开局遭背叛明末:坐拥十万死士,你让我低调时空基石我竟然穿越到了sprunki不是哥们,你收集古人啊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逃荒是不可能的大明太监秘史大明:开局要被诛满门?我人麻了穿越古代,我竟然成了武圣重生三国之公子刘琦水浒:爆杀宋江,再造梁山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三国:开局结拜关羽,专刀天选者祖宗们,时代变了穿越大唐,全靠小公主!龙椅上的欲望:情锁宫闱之殇京城,我挡住了吴三桂和清军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金沟枭雄:从伙计到东三省巡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