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伶离开郑家时,抬头看了眼太阳,发现已经是下午两点多。
原本计划逛遍县城的想法彻底落空,她迅速调整行程:先去邮局寄山货给桂花婶,再买辆自行车方便带物资回去,最后去黑市找找有没有煤球。
心里还惦记着知青院柴房里那只大白鹅,琢磨着今晚要是能买到煤,就能炖上一锅香喷喷的铁锅炖大鹅,想到这儿,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到了邮局,许伶熟练地把装着山货的包裹递过去,报上桂花婶在京都的地址。
办理完寄件手续,她想起后世邮票收藏格外火爆,便对着柜台后的工作人员问道:“大姐,你们这儿有不同版本的邮票吗?我想多买些。”
柜台后的张大姐见许伶说话客气,又长得清爽,热情地回应:“有啊!姑娘是想要成套的,还是成套的加散票?成套的品相好,散票里偶尔能淘到少见的款式。”
“各款式都来些吧,只要品相没问题,多贵都没关系。” 许伶不差钱,对邮票收藏也只是兴趣使然,不管以后能不能增值,留着欣赏也不错。
说着,她从口袋里掏出几颗大白兔奶糖,悄悄塞给张大姐:“大姐,辛苦你帮我挑挑,这点糖您拿着尝尝。”
张大姐眼睛一亮 —— 这年头奶糖不仅要糖票,还定量供应,平时想给孩子买都难。
她连忙收下糖,笑着说:“姑娘太客气了!以后你要是还想买邮票,直接来找我,我帮你留着好货。对了,姑娘你是做什么的?看着不像本地人啊。”
“我是刚下乡到王乡大队的知青,叫许伶。” 许伶顺势自报身份,轻松和张大姐建立了初步人脉,以后再想来邮局办点事,也能有个照应。
“原来是知青啊!难怪看着有文化。” 张大姐一边帮许伶挑选邮票,一边闲聊。
许伶突然想起那款大名鼎鼎的 “全国山河一片红” 邮票,问道:“大姐,你们这儿有‘全国山河一片红’吗?”
张大姐摇了摇头,解释道:“那款邮票因为地图画得不准确,早就召回了,咱们清善县根本没流通过,听说现在市面上能找到的,都是极少数,收藏难度大得很。”
许伶虽有些遗憾,但也没太在意 —— 她不缺这点增值的钱,有则收,无则不强求。
等张大姐把挑好的邮票整理好,一算总价,竟有 38.5 元,差不多是张大姐一个月的工资。
张大姐暗自惊叹:这许知青看着年纪不大,出手竟这么阔绰,肯定是家里有实力的主儿。
离开邮局,许伶直奔黑市。交了 5 分钱的 “进门费”,走进黑市所在的小巷,才发现这里比京都的黑市差远了 —— 规模小,摊位零散,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从旧衣服到发霉的粮食都有。
她逛了一圈,别说煤球了,连像样的燃料都没找到,最后只买了几块冻豆腐,失望地转身离开。
刚走出黑市所在的胡同,就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个穿着碎花衬衫的女人突然冲了过来,抓住许伶的胳膊就喊:“姑娘,求你帮帮我!只要你救我,我给你 100 元报酬!”
许伶刚想开口,却敏锐地察觉到女人的手在用力扯自己的胳膊,眼神里还藏着一丝算计。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几声凶狠的叫喊:“别让她跑了!”
女人脸色一变,猛地将许伶往身后一推,想让她挡在前面当替罪羊。
“不知好歹。” 许伶眼神一冷,反手扣住女人的手腕,手指用力一捏,女人疼得惨叫一声。
许伶趁机一掌拍在她的后颈,女人瞬间软倒在地。
她迅速夺过女人手里的精致小皮包,闪身躲进了空间 —— 这一系列动作快得像一阵风,等追来的几个男人赶到时,只看到倒在地上的女人,早已没了许伶的踪影。
进入空间后,许伶打开小皮包,里面的东西让她吃了一惊:1000 多块现金、一块金灿灿的手表,还有两封信。
她先拆开第一封信,署名是 “陆月明”,内容竟是让女人暗中联系秦菲,务必保护好秦菲的安全。
“陆月明?是许茂森的朋友,还是间谍组织的化名?” 许伶皱起眉头,疑惑不解 —— 这个女人明明住在黑市,怎么会和秦菲扯上关系?
她又拆开第二封信,里面全是肉麻的情话,内容大胆得让许伶都有些咋舌。
在这个相对保守的年代,能写出这种情书的人,实在少见,她心里的疑虑更重了。
等外面的动静平息,许伶悄悄离开空间,远远跟着那几个抬走女人的男人。
穿过几条小巷,他们最终停在城郊一间偏僻的民房外。
只听一个男人骂骂咧咧地说:“这娘们真重,跟吃屎长大的一样!”
许伶一听这话,立刻判断出这些人不是执法员 —— 执法员就算抓人,也不会说这么粗俗的话。
她心里萌生了 “黑吃黑” 的念头:要是这些人本身就不是好人,那她取走他们的财物也不算过分;
要是能从他们身上挖出更多和秦菲、间谍相关的秘密,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