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了一天,大家伙都洗洗睡了,怀清惦记着《大明通鉴》《大明地理志》,乘着月色秉烛夜读,其实是瞎蒙带猜地翻了一遍。
就跟她预想的一样,她现在所在的大明朝非她前世所知的“元明清”中的大明朝。
历史上出现过的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这个时空也存在,但这个时空隋朝的统治长达两百多年,隋朝并没有因为隋炀帝而灭亡。
前世隋炀帝真正庙号是隋世祖明皇帝,炀是他因天下大乱国家覆亡身遭惨死后被夺政的唐朝改的谥号。
在这异时空,这一世的他开凿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开创科举,修驰道,筑长城,注重民生大力发展经济,却没有历史上的三征高丽,也就避免了因战乱而引发的农民起义,是个善始善终的一代君主。
真是离了个大谱!
那还是隋炀帝吗?
据历史记载,杨广他少年时期确实荒唐,性情偏暴戾。但他在位后期政治较为清明,并不骄奢淫逸好大喜功,还注重农商,经济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大大提升,是以他死后被世人称为隋武帝。
离离原上谱,一谱接一谱!
原来这谱居然是杨广!
后人评价隋武帝前半生是个膏粱子弟,后半生兢兢业业发奋图强,是难得的一代明君!
这个评价有点高,但在这个时空,凭他在位后期做的事情来说,这话也算中肯。
隋武帝他在位三十年,退位后太子杨陵即位,更是严承其父的事业蓝图开创了盛世。
杨陵是前世历史上没有的人物,历史的走向也完全发生了改变。杨陵之后皆是守成之辈,隋朝平平静静的延续了百年,最后因隋康帝的暴政引发民变和贵族叛变,隋朝最终灭亡。
虽然隋朝的结局一样,但推迟了一百多年也就没唐高宗李渊什么事。
隋朝民变持续了十年之久,最终被当时一路从农民慢慢成长成将军的德威大将攻进洛阳城控制住局面。
德威大将在庄严的钟鼎鼓乐声中,在洛阳城称帝,史称大明德威帝,大赦天下,改元大明,以文治天下开太平盛世。
这历史变故的重大转折出现在隋武帝杨广身上,他于这个时空是一代明君的典范,完全颠覆了怀清的认知。
据说这位帝王年轻时也是不着调的,突然有一天就开窍了,一改往日作风,开启了开挂的人生,凭一己之力扭转乾坤也是可以了。
她想这隋炀帝莫不是穿越君亦或是重生的,不然很难解释他开挂的人生,当然这是怀清个人的猜测。
前世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穿越君,刘伯温、袁天罡、王莽等,古往今来总有些人走在时代的前例引导当时的人们,做历史赋予他们应该做的事,仿佛他们是历史的必然一般。
隋武帝跟他们也有点不同,这异时空的隋武帝跟前世的隋炀帝对照,更像是穿越君或是重生的。
她本人在这里也是很大的证明,难道这个时空磁场更适合穿越重生?
时空各异,历史出现偏差,有了这德威帝的大明朝也就没有接下来的唐宋元明清,那些个历史名人文坛豪杰只怕也不存在。
也难怪那些儒生不识得诗仙太白,那些美好华丽、沉博绝丽、缀玉联珠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也许都只能成为她记忆中的永恒。
一想到这,怀清就比较郁闷,心里空落落的,有点可惜。
她前世在图书馆工作,整天跟书本打交道,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近现代的文学作品,遣词用句唯美华丽荡气磅礴,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那是神话般的存在,若真的湮没实在可惜。
当然这大明盛世不是没有大儒名士,《大明通鉴》里就介绍了很多,其中就有当世最有名的大儒卫近庭。
卫大儒是一文学大家,诗画独绝,另由他所着的《闲庵笔谈》广为人知,是颇具魏晋风流的大儒名士。
今上惠安帝曾多次派人劝说卫大儒入朝为官或去国子监任职,都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只爱走遍这山川湖泊,尝遍天下所有美食。
要怀清说,这卫大儒也就是一吃货耳,不过是有学问的吃货罢了。
可惜这卫大儒爱四处溜达行踪不定,不然请他来教导大哥他们必定事半功倍。
不过不急,他们先启蒙打基础,再想办法寻访卫大儒。所谓名师出高徒,名师自然厉害,高徒的起点也不能太低了不是。
她压根就没想过,人家大儒要不要给你当名师,有点想当然了。
而且,这个时代可没有照片,你连人家卫大儒长什么样都不清楚,两眼一抹黑根本无从找起,这不是天方夜谭吗?
这还不是最可笑的,更气人的是陌上蔷薇已千寻,奈何相逢不识君!
到时候又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了。
哎,说多都是泪!
┭┮﹏┭┮
不提这个,怀清拿起另一本书《大明地理志》。
这本书有两部分,前部概述开辟以来历代地理沿革,后半部主要叙述了大明朝德威帝至先帝惠文帝的行政以及军事的区划。
这部书跟《大明通鉴》一样属于朝廷官方出版的图书,她预估往后还会陆续出版。
德威帝年号为德顺,德顺元年,悉令并省。始于山河形便,分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楚南道、淮南道、江南道、咙石道、剑南道、岭南道。(参考旧唐书地理志)
结合两本书,她大致了解了这个皇朝的历史。
德威帝、惠武帝、惠文帝,父子相继祖孙三代成就了大明现如今的盛世。并不是今上惠安帝难当大才,实在是他说,功过自有后人评,他的政绩,他的版图要由他的后人来评说。
德威帝作为开国皇帝,他一生戎马,以平叛收复失地为毕生心愿,可惜德威帝早年征战身上暗伤无数,只在位十五年。
惠武帝乃德威帝嫡长子,这位也是马上皇帝。他从会走开始就跟着德威帝南征北战,经历大大小小战争不下数百次。
德威帝驾崩后他毫无悬念登上皇位,除了收复西南地,他还几经北伐,将蛮子赶到辽宁以北,派镇北将军的戚家军驻守至今。
惠文帝是惠武帝嫡长子,他的帝皇之路就比较坎坷,所以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平衡朝堂。
《大明地理志》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帝王的政治抱负,相比前面两位功勋卓绝的马上皇帝,惠文帝虽然没有扩张版图,但他集中皇权,励志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也可以算是守成很成功的皇帝。
暂且不论今上惠安帝,大明三代帝王奠定了大明朝的基础。
目前来看,今上也是不错的,不说国富兵强民安,也是一番安定的模样。
对他们老百姓来说,安定就是最好的。
没有战争、没有天灾,不用逃荒东奔西跑,不用流离失所,就算是辛苦的建设家园也是甘之如饴!
他们望江村是隶属于河南道内青州府辖下临元县莲花镇下的一个小村庄。
青州府地处北边,但具体离真正的北境还是有些距离,她猜测就是相当于现代的山东地界。
前世山东是个好地方,矿产丰富、农业发达,还有渔业资源,还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她前世出生在浙江,但大学四年是山东度过的,穿越到这类似山东地界的青州府,她也略感神奇。
所以,一切皆有定数?!